三月的江南已褪去冬的寒意,庭院里的梧桐枝抽出嫩黄的新芽,去年种下的海棠树也冒出了粉白的花苞,风一吹,带着草木的清香,轻轻拂过窗棂。苏晓棠坐在书房里,指尖摩挲着《烟火里的情书》正式出版的样书——米黄色封面上的照片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书脊上烫金的书名像撒了层细碎的星光,她忍不住又翻了一页,看到扉页上自己写的那句“献给最爱的家人”,嘴角不自觉弯起。
“妈妈,出版社的叔叔打电话啦!说你的书卖得可好了!”念念举着智能手机跑进来,小脸上满是兴奋,马尾辫随着跑动轻轻晃动。她最近总爱把“我妈妈是作家”挂在嘴边,去明德中学时还特意让苏晓棠签了本样书,送给班主任当礼物。
苏晓棠放下书,接过电话手表,里面传来出版社编辑的声音:“苏老师,恭喜啊!《烟火里的情书》首印一万册已经卖完了,我们正在加印,很多书店都反馈说读者特别喜欢书里的生活细节,还有家长说看了书之后,也开始和孩子一起写‘家庭日记’了。”
听到这话,苏晓棠心里满是暖意。当初写这本书时,她只是想把自己和江亦辰、念念的日常记录下来,没想到能给这么多家庭带来启发。“太感谢你们了,也谢谢读者的认可。”她轻声说,又和编辑聊了几句加印的细节,才挂了电话。
江亦辰正好从实验室回来,手里提着一个快递箱,看到苏晓棠脸上的笑容,笑着问:“是不是出版社又带来好消息了?”他今天特意提前下班,就是想和苏晓棠分享一个好消息——《地质学报》的审稿结果出来了,他的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下个月就能刊登。
“是啊,书卖完了,正在加印。”苏晓棠走过去,帮他接过快递箱,“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江亦辰拆开箱子,拿出一本崭新的期刊,封面印着《地质学报》的字样,他翻到其中一页,指着自己的名字说:“我的研究报告通过审稿了,这是样刊,下个月正式发行。”
苏晓棠凑过去看,期刊上的文字虽然满是专业术语,但她能感受到江亦辰的用心——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表,都是他在实验室里熬了无数个夜晚才整理出来的。“太好了!”她忍不住抱住江亦辰,“我们的书和你的研究报告,终于都要和大家见面了。”
念念在旁边看着,也跑过来抱住他们的腿:“爸爸妈妈好厉害!我们是不是要庆祝一下呀?”江亦辰笑着抱起她,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当然要庆祝,周末带你去吃你最爱的西餐厅,再去游乐园玩,好不好?”念念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期待。
周末的清晨,阳光格外明媚。一家三口收拾好东西,开车去了市中心的西餐厅。念念穿着粉色的小裙子,坐在座椅上,兴奋地看着菜单:“我要吃牛排,还要草莓冰淇淋!”江亦辰笑着帮她下单,又给苏晓棠点了她爱吃的黑松露意面。
吃饭时,江亦辰拿出手机,翻出实验室同事发来的消息:“我们团队打算申请一个新项目,把新疆发现的那种环保矿物质做成净水设备,先在当地的乡村试点,如果效果好,再推广到全国。”苏晓棠听了,由衷地为他高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事,能帮到很多人。”
“等项目启动了,可能要经常去新疆出差。”江亦辰看着苏晓棠,眼里带着一丝歉意,“到时候又要辛苦你照顾家里和念念了。”苏晓棠摇摇头,笑着说:“你放心去做你的研究,家里有我呢。再说,你去新疆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视频,我还能跟你分享书里的读者反馈,就像上次你在新疆考察时一样。”
饭后,三人去了游乐园。念念拉着江亦辰的手,先去玩了旋转木马,又去坐了海盗船。苏晓棠跟在他们身后,拿着相机拍照——阳光下,江亦辰弯腰帮念念整理头发,念念笑着举起手里的,画面温馨得像幅画。她把照片存进手机,想着晚上要贴进“时光情书”里,旁边还要写下今天的趣事。
傍晚时分,三人坐在游乐园的长椅上,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念念靠在苏晓棠怀里,嘴里吃着,小声说:“妈妈,今天真开心。”苏晓棠摸了摸她的头:“以后爸爸妈妈会经常带你来玩,等爸爸的新项目有进展了,我们还可以去新疆看爸爸,好不好?”念念用力点头:“好!我还想看看爸爸说的那种能净化水的石头。”
回到家,苏晓棠把今天拍的照片洗出来,贴在墨绿色的“时光情书”里。她拿起笔,在照片旁边写道:“三月的周末,带念念去了西餐厅和游乐园。亦辰的研究报告通过审稿,我的书也加印了,是值得纪念的一天。看着念念的笑容,突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家人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江亦辰坐在她旁边,翻开自己的黑色本子,写下:“今天和晓棠、念念一起庆祝,看到她们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满足。新项目即将启动,虽然会很忙,但一想到能为环保事业出份力,想到晓棠和念念的支持,就充满了干劲。期待下个月研究报告的正式发行,也期待晓棠的书能帮助更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