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来得悄无声息,第一场雪落时,苏晓棠正坐在书房里校对散文集的初稿。窗玻璃上凝着一层薄霜,她伸手擦了擦,突然看到外面飘起的雪花——细碎的雪粒像白砂糖似的,慢悠悠地从天空落下,转眼间就把庭院里的梧桐枝染成了白色。
“下雪啦!”念念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带着孩童特有的雀跃。苏晓棠放下笔走到窗边,正好看到念念穿着粉色羽绒服,举着一个红色的小铲子在院子里转圈,江亦辰跟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把扫帚,怕她滑倒时能及时扶一把。
雪越下越大,原本细碎的雪粒变成了鹅毛大雪,很快就给青石板路铺了层厚厚的“棉絮”。念念兴奋地蹲在雪地里,用手捏雪球,小脸冻得通红,却一点也不在意。江亦辰走过去,把她的围巾往上拉了拉,遮住半张脸:“别玩太久,小心冻感冒了,等会儿我们在屋里烤红薯吃。”
“好!”念念用力点头,又捏了个小雪球,小心翼翼地递到江亦辰手里,“爸爸,这个给你,我们一起堆雪人好不好?”江亦辰笑着接过雪球:“好,等妈妈忙完工作,我们一起堆个大大的雪人。”
苏晓棠靠在窗边,看着父女俩的身影,心里满是暖意。她拿起手机,对着院子里的雪景拍了张照——雪花落在梧桐枝上,江亦辰弯腰帮念念拍掉身上的雪,画面温馨得像幅水墨画。她点开备忘录,快速写下:“江南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早了些。念念在院子里玩雪,亦辰跟在她身后,像个守护神。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屋里很暖,心里也很暖。”
校对完最后一页初稿时,雪已经停了。苏晓棠伸了个懒腰,走出书房,正好闻到厨房里传来的红薯香味。江亦辰正蹲在电烤炉前,小心地翻动着里面的红薯,念念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眼睛盯着烤炉,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妈妈,红薯快熟啦!”念念看到苏晓棠,立刻站起来拉着她的手。苏晓棠摸了摸烤炉的外壳,有点烫:“还要等一会儿,刚烤好的红薯很烫,要凉一凉才能吃。”江亦辰笑着说:“我买的是蜜薯,烤出来会流油,特别甜。刚才在超市看到新鲜的草莓,也买了一盒,等会儿给你做草莓酸奶。”
苏晓棠走到院子里,看着厚厚的积雪,忍不住伸出手接了片雪花。雪花落在手心里,很快就化成了水,带着一丝清凉。她想起在新疆时遇到的雪——那里的雪下得又大又急,落在戈壁上,一眼望去全是白茫茫的一片,风裹着雪粒打在脸上,又冷又疼,和江南的雪完全不同。
“在想什么呢?”江亦辰走过来,把一件厚外套披在她身上。苏晓棠笑着说:“在想新疆的雪,那里的雪比这里的冷多了,你还记得吗?有次我们去野外考察,突然下起了雪,你把外套脱给我,自己冻得嘴唇都紫了。”江亦辰揉了揉她的头发:“当然记得,那时候就想着,不能让你冻着。现在好了,我们不用再去那么冷的地方,在家就能安稳地看雪。”
红薯烤好时,客厅里弥漫着香甜的味道。江亦辰用筷子把红薯夹出来,放在盘子里晾着。念念急得直跺脚,时不时伸手摸一下盘子,又赶紧缩回去——太烫了。苏晓棠看着她的样子,忍不住笑:“别急,等凉一点再吃,不然会烫到舌头的。”
等红薯不那么烫了,江亦辰剥开一个,里面的果肉是橙红色的,还冒着热气,甜香扑鼻。他先掰了一小块,吹凉了递给念念:“小心点吃,别烫着。”念念接过,小口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好甜!比糖果还甜!”
苏晓棠也拿起一个红薯,咬了一口,软糯香甜,确实比平时买的红薯好吃。她看着江亦辰和念念吃得开心,突然觉得,这样的冬日午后真好——外面是皑皑白雪,屋里是温暖的灯光,身边是最爱的人,还有香甜的烤红薯,简单却满是幸福。
下午,出版社的编辑发来消息,说散文集的初稿已经通过审核,接下来要确定封面设计和排版。苏晓棠和编辑视频通话,讨论着封面的风格。“我想把封面设计成暖色调的,比如米黄色或者浅棕色,上面可以加一些手写的文字,像‘情书’里的字迹一样。”苏晓棠对着屏幕说,“还有,我想在书里加一些我们拍的照片,比如周庄的风景,还有家里的日常,这样会更有生活气息。”
编辑点点头:“这个想法很好,我会让设计部按照你的要求来做,大概下周就能出初稿,到时候再发给你看。”挂了电话,苏晓棠心里松了口气——散文集从构思到初稿完成,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现在终于有了进展,她忍不住想和江亦辰分享这个好消息。
江亦辰正在书房里整理地质样本的数据,看到苏晓棠进来,笑着问:“和编辑聊得怎么样?”苏晓棠走过去,坐在他身边:“初稿通过了,接下来要确定封面和排版,我想在书里加一些我们的照片,编辑也同意了。”江亦辰放下手里的工作,握住她的手:“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需要我帮忙整理照片吗?我手机里存了很多我们的合照,还有念念的照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