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一次染绿了枝头,小区里的樟树抽出新叶,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片,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晓棠送念念上学回来,刚走进家门,就看到江亦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眉头微微蹙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怎么了?遇到什么难题了吗?”苏晓棠放下包,走过去坐在他身边,轻声问道。江亦辰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很快又恢复了温和的笑容:“没什么,就是在看一份关于乡村环保技术推广的合作方案。”他把文件递给苏晓棠,“我们团队研发的新环保技术,已经在城市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很严重,我想把这项技术推广到乡村去,帮助他们解决废水处理和垃圾分类的问题。”
苏晓棠接过文件,认真地翻阅起来。文件里详细介绍了乡村环保现状、技术推广的可行性方案和预期效果。“这个想法很好啊,”苏晓棠看完后,眼睛一亮,“农村的生态环境很重要,把环保技术推广到乡村,不仅能改善当地的环境,还能让村民们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我也是这么想的,”江亦辰点点头,“但乡村地区的情况比较复杂,资金、技术接受度、后期维护都是问题。而且,很多乡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推广起来难度不小。”他顿了顿,“不过,我已经联系了几个环保公益组织和当地政府,他们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愿意提供支持。”
“那太好了!”苏晓棠笑着说,“只要有决心,有支持,就一定能成功。如果你需要帮忙,我也可以尽一份力,比如写一些宣传文案,或者联系媒体朋友,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好啊,”江亦辰握住她的手,眼里满是感激,“有你的支持,我更有信心了。”
接下来的日子,江亦辰变得更加忙碌了。他不仅要处理城市企业的合作项目,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乡村环保技术推广项目上。他经常要出差,去各个乡村考察调研,和当地政府、村民代表沟通交流,制定个性化的推广方案。
苏晓棠也没闲着,她一边忙着筹备第四本书的写作,一边帮江亦辰整理项目资料、撰写宣传文案。她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系了一些媒体朋友,对乡村环保技术推广项目进行了报道,让更多人关注到乡村环保问题。
念念也非常支持爸爸的工作。她在学校里发起了“环保小卫士”活动,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环保知识,开展垃圾分类实践,还把爸爸的环保项目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们,呼吁大家一起关注环保,爱护环境。
有一个周末,江亦辰没有出差,他带着苏晓棠和念念,一起去了距离市区不远的一个乡村考察。这个乡村风景优美,有清澈的小河、绿油油的田野,但河边和田间地头散落着不少垃圾,村里的废水也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小河里,河水已经变得有些浑浊。
“爸爸,这里的河水好脏啊,”念念皱着小眉头,指着浑浊的小河说,“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让河水变得干净起来?”“当然可以,”江亦辰摸了摸她的头,“这就是爸爸这次来的目的。我们要把环保技术带到这里,帮助村民们处理废水和垃圾,让这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村里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带着他们参观了村里的废水排放口、垃圾堆放点,详细介绍了村里的环保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江教授,我们也想改善村里的环境,但苦于没有技术和资金,”村支书叹了口气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垃圾分类和废水处理都很难推进。”
“您放心,”江亦辰认真地说,“我们的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不高,非常适合乡村推广。而且,我们会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和设备安装指导,后期也会安排专人进行维护。”他顿了顿,“资金方面,我们已经联系了环保公益组织,他们会提供一部分资助,剩下的部分我们团队也会尽力筹集。”
村民们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握住江亦辰的手:“江教授,真是太感谢你了!如果村里的环境能改善,我们这些老人和孩子就能过上更舒心的日子了。”
苏晓棠也在一旁鼓励大家:“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把村子建设得更美丽、更宜居。”她还和村里的妇女们聊了起来,教她们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和垃圾分类方法。
念念则和村里的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她给他们讲城市里的环保故事,教他们唱环保儿歌,还和他们一起捡垃圾,用实际行动呼吁大家爱护环境。
中午,村民们热情地留他们在家里吃饭。饭菜都是地道的农家菜,有新鲜的蔬菜、土鸡汤、炒鸡蛋,虽然简单,但味道非常鲜美。江亦辰和村支书、村民代表们一边吃饭,一边继续讨论项目的具体实施细节,确定了设备安装时间和技术培训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