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亦辰点点头,心里甜得像浸了蜜。可这份甜蜜没持续多久,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实验室的工作群消息——甲方临时提出要补充一份详细的技术白皮书,要求三天内提交,里面需要包含所有算法的底层逻辑推导和实验数据的完整复盘。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拿起手机快速回复“收到”,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时,语气里的轻松不自觉地淡了几分。
苏晓棠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变化,夹菜的动作顿了顿:“怎么了?刚回来就皱着眉,是工作上还有事?”
“嗯,甲方要补一份技术白皮书,三天内交。”江亦辰把手机放在桌上,拿起水杯喝了一口,“得把之前的实验数据再梳理一遍,还有很多公式要重新推导验证,估计这几天又得晚点回来了。”
他说这话时语气很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工作,但苏晓棠的脸色却微微沉了下来。她放下筷子,指尖轻轻叩了叩桌面:“江亦辰,你这项目刚结束,连口气都不让喘吗?这半个月你天天凌晨才回来,念念昨天还问我,爸爸是不是不喜欢回家了。”
江亦辰愣了一下,看向女儿。江念棠正低头扒着饭,小眉头微微蹙着,小声说:“爸爸好久没给我讲睡前故事了。”
他心里一软,正要开口安抚,苏晓棠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带着一丝压抑的委屈:“我知道你工作忙,责任重,可你也不能把家当成旅馆啊?上次念念发烧,半夜我抱着她去医院,给你打了三个电话你都没接,最后还是张姐接了电话说你在封闭测试。我不是不支持你的工作,可
江念棠扒饭的动作停住了,小嘴巴抿成一条直线,眼眶悄悄红了。暖黄的灯光落在她纤瘦的小肩膀上,衬得那点委屈格外让人心疼。
江亦辰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攥了一下,密密麻麻地疼。他下意识想去握苏晓棠的手,却被她轻轻避开,指尖落空的瞬间,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冰箱运行的细微嗡鸣。
“我不是怪你工作,”苏晓棠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她别过脸,避开他的目光,“可家不是你累了才回来歇脚的地方,念念需要爸爸,我也需要……需要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丈夫,而不是手机里的一条消息、深夜里一盏等你回家的灯。”
“晓棠,对不起。”江亦辰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站起身,想去抱她,却被她后退一步躲开。这个动作让他心里更沉,他才发现,自己以为的“默默支持”,背后藏着苏晓棠那么多没说出口的委屈。“上次念念发烧,我……”他想解释当时的紧急情况,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再紧急,也不该让她一个人扛下所有。
苏晓棠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我知道你在实验室里熬通宵、啃难题,是为了项目,为了这个家。可江亦辰,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要的不是你功成名就,是你平平安安、按时回家吃一顿热饭。你总说错题本要记录问题、复盘原因,那我们的生活呢?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被你忽略的陪伴,也是一道‘错题’?”
最后那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江亦辰心上。他愣在原地,看着苏晓棠泛红的眼眶,看着女儿低头抹眼泪的样子,突然想起自己那本深蓝色错题本——上面记满了科研项目的瓶颈、算法的漏洞,却从未记录过生活里的“疏漏”,从未想过,他自以为的“为家奋斗”,其实已经让家人受了委屈。
他缓缓坐下,双手撑在餐桌上,指尖微微泛白。沉默了许久,他才抬起头,目光里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你说得对,晓棠。这道‘错题’,我确实犯了。”
他起身走进书房,片刻后拿着那本深蓝色错题本走出来,钢笔已经握在了手里。他在餐桌旁坐下,翻开本子,找到最新的一页,笔尖在纸上落下,发出沙沙的声响。
苏晓棠和江念棠都愣住了,看着他一笔一划地写着,神情专注得像是在攻克一个重要的科研难题。
“生活错题记录:20XX年X月X日。问题:过度投入工作,忽略家庭陪伴。具体表现:1. 近半个月频繁深夜归家,未参与念念睡前时光;2. 念念发烧时未能及时陪伴,让晓棠独自承担;3. 忽略家人对陪伴的需求,将家视为单纯的歇脚处。原因分析:1. 项目压力大,习惯性将工作优先级置于家庭之上;2. 错误认为‘努力工作=对家庭负责’,忽视情感陪伴的重要性;3. 缺乏对家庭需求的主动关注,未及时沟通了解家人感受。”
字迹依旧工整有力,却少了几分科研时的严谨冰冷,多了几分真诚的反思。写完这些,他没有停下,继续写下解决方案:“1. 技术白皮书制定合理工作计划,每天晚上八点前回家,周末预留半天专属家庭时间;2. 每天睡前给念念讲一个故事,弥补之前缺失的陪伴;3. 主动关注晓棠的情绪,每周抽时间单独沟通,了解她的需求与委屈;4. 重要家庭事项提前做好工作协调,确保不缺席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