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校花大小姐的贴身保镖 第180章 童谣的密码

犹大的声音,像毒蛇吐出的信子,再次在他耳边萦绕:“阎罗,你越是在乎,就越是弱点……她会成为你最大的威胁,甚至会亲手摧毁你所守护的一切。”那些话语,每一个字都带着尖锐的刺,扎得他心口生疼。犹大对他的“阎罗之魂”表现出的痴迷,以及对“基因”的反复提及,让陆尘感到一种深沉的不安。他知道,犹大不仅仅是想激怒他,更是在暗示着某种他尚未触及的真相。

“你的力量,你的基因……”陆尘低声喃喃,声音几乎被病房的寂静吞噬。他抬起手,掌心向上,看着自己粗糙的指纹,这些力量,这些与生俱来的特质,究竟意味着什么?犹大为何如此执着于此?难道他身上隐藏着什么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

他闭上眼,试图将那些烦乱的思绪驱散。然而,记忆的洪流却不期而至。他想起了赵清菡在演唱会上,站在聚光灯下,清澈的嗓音唱出的那首童谣。那首歌,是他和她小时候在老榕树下,一起编织的梦。歌词简单,却充满了童稚的想象和对未来的憧憬。

“老榕树下,七星伴月,三生石上,十里桃花。

风吹麦浪,萤火虫飞,小溪潺潺,石子叠堆。

东风破晓,红日初升,约定之地,永不离分。

藏宝之地,秘密深埋,待到重逢,誓言不改。”

每一个字,每一句,此刻都像被赋予了新的重量。陆尘猛地睁开眼睛,瞳孔中闪过一道精光。那不是一首普通的童谣!犹大对他的基因感兴趣,而这童谣……童谣里藏着他们小时候埋下的“时间胶囊”的线索。这难道是巧合?

他猛地起身,在床头柜上摸索着,找到了一支笔和一张空白的便签纸。他将便签纸平铺在床头柜的木质表面,指尖微微有些颤抖。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童谣的歌词一字一句地默念,并在纸上飞快地写下。

“老榕树下,七星伴月,三生石上,十里桃花。”他写下第一段,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老榕树,那是他们童年玩耍的中心,也是他们埋下时间胶囊的地方。七星伴月,三生石,十里桃花……这些都是他们小时候经常玩耍、或者赋予特殊意义的地点。他记得,老榕树下有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他们称之为“三生石”,因为他们曾约定在那里三生三世不分离。而老榕树周围,曾经有一片野生的桃林,花开时节,粉红一片,他们便幻想那是“十里桃花”。

陆尘的眉心紧锁,他用笔尖在“七星伴月”四个字下面重重地画了一个圈。七星伴月,这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意象,更是一个具体的方位描述。他们小时候,总喜欢在晚上跑到老榕树下,数着天上的星星。有一晚,他们发现有七颗星星围绕着一颗特别亮的月亮。他记得,那时候他指着那个方向,对赵清菡说,那就是他们的秘密基地。

他接着写下第二段:“风吹麦浪,萤火虫飞,小溪潺潺,石子叠堆。”麦浪、萤火虫、小溪、石子叠堆……这些都是围绕着老榕树的自然景观。他回想起,老榕树不远处有一片麦田,夏天风吹过时,麦浪滚滚。夜晚,萤火虫会在小溪边飞舞。他们还喜欢在小溪里用石子堆砌小小的“水坝”。

“东风破晓,红日初升,约定之地,永不离分。”陆尘的笔尖停在“约定之地”四个字上。这指的自然就是老榕树。但“东风破晓,红日初升”又是什么意思?是时间?还是方向?他回忆起他们埋下时间胶囊的那个清晨,他们是在第一缕晨光穿透树林的时候,在老榕树的东侧,将时间胶囊埋了下去。东风,破晓,红日初升,都指向了东方,指向了那个特定的清晨。

最后一段:“藏宝之地,秘密深埋,待到重逢,誓言不改。”这直接点明了时间胶囊的存在。陆尘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他将纸张拿近,眼神在那些歌词上飞速扫过。他突然想起,小时候他们玩“寻宝游戏”时,他曾给赵清菡出过一个谜语,谜底就是老榕树下的一个特定位置。那个谜语中,他用到了“七”和“三”这两个数字。

“七星伴月……三生石……”陆尘低声重复着,他的手指在纸上勾勒着。七,是七颗星。三,是三生石。这些数字,绝不是随意编排。他小时候,对这些数字有着特殊的执着。他记得,他曾用小石子在老榕树的树干上刻下了一组数字,那是他和赵清菡的生日,还有他们相识的日子。

他拿起笔,在纸上开始排列组合这些线索。

“老榕树下”——中心点。

“七星伴月”——方向,可能是一个角度或者方位。

“三生石上”——一个具体的标记物。

“十里桃花”——一个范围,或者一个象征。

“东风破晓,红日初升”——东方。

“七”和“三”——关键数字。

陆尘的脑海中,童年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现。他想起了他们是如何测量距离的,用脚步,用树枝,用他自己独特的“丈量”方式。他记得,在老榕树的东侧,距离“三生石”大约“七步”的距离,那里有一棵小小的桃树,他们曾戏称那是“十里桃花”的起点。而那个位置,在“七星伴月”的那个晚上,正好是月光最先洒到的地方。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