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封疆悍卒 第539章 无法确诊

赵大夫点点头:“没错,还有更奇怪的!我方才细问流民营来的病患,几乎人人皆诉发病前一二日,曾有剧烈寒战,如坠冰窟,继而高热如火。且多数人,无论病情轻重,都提到周身酸痛难忍,尤以小腿肚为甚,痛如刀割!此等症状,虽伤寒亦有,但如此普遍且剧烈,实属罕见!”

帐内一时陷入沉默。

症状对得上一些古书所载,但细节处处透着诡异,与众人熟知的任何一类伤寒温病都无法完全吻合。

秦砚秋凝神细听,将各方信息在脑中汇总,缓缓开口:“诸位所言极是。此疫凶顽,确非寻常伤寒温病可比。古籍所载,乃前人经验,可作参考,然亦不可拘泥。或许,此次所见,乃一特性尤为突出之‘异气’所致之温疫。”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此‘异气’来势猛,传变速,伤人营血尤甚,故斑疹显露。而其斑疹先起于躯干腋下,或许……暗示此气偏好侵袭人体躯干阴湿之地?”

林川听了半晌,开口问道:”杜老,赵大夫,依你们看,这‘异气’是如何从一人传到另一人身上的?是靠得太近,吸入了病者呼出的浊气?还是吃了、喝了被病者污染的东西?又或是……接触了病者用过的物件、乃至其身上的污秽?”

他提出的问题,看似朴素,实则精准地切中了现代流行病学中最为核心的三大传播途径:空气、水源食物,以及接触传播。

在现代医学的视野下,面对一场快速蔓延的疫情,专业人员会依据病例分布、潜伏期、症状特征等关键信息,迅速构建流行病学链条,通过逻辑严密的排查与验证,最终锁定传播方式。

这是一套建立在微生物学、统计学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科学方法论。

然而,在尚无病毒、细菌概念的古代,医者们只能凭借世代积累的经验,从“气”的层面去理解和应对。他们善于观察宏观的症状与环境关联,将病因归结为疠气、异气或疫毒,并运用阴阳五行、表里寒热的理论框架来辨证施治。

杜仲沉吟道:“吸入浊气,自古有之,谓之瘴气或疠气,确有可能。但若仅凭此气,传播似乎不应如此迅猛集中……”

赵大夫点点头道:“若论饮食,流民营中水源食物匮乏,共用共食者众,此途亦有可能。但为何营外之人,即便未与病者共食,亦有染病?”

秦砚秋若有所思:“接触污秽物件……病者衣物、卧具,确有可能沾染病气。但若如此,照料者首当其冲,为何有些精心照料者无恙,有些仅远远接触者却病倒?”她轻轻摇头,“似乎皆有可能,又似乎皆有解释不通之处。”

林川听着他们的讨论,大脑飞速运转。

他排除了水源食物传播,因为疫情集中在流民营,并非全城均匀分布。

空气传播有可能,但为何皮疹先从躯干开始?这不太符合呼吸道感染的特征。

接触传播……什么样的接触,会如此高效且似乎有某种“偏好”?

“有没有可能……是老鼠?”林川随口问道,“鼠患横行之处,往往疫病丛生。它们四处窜行,或许携带了某种秽毒?”

他并不擅长医术,只能从前世的一些经验来尝试着引导。

帐内几位医官闻言,先是思索,随即纷纷摇头。

杜仲抚须道:”将军所虑,不无道理。鼠患确为疫病之源,古书亦有记载。然则,此次疫情,病患多诉发病前有剧烈寒战,高热如焚,斑疹遍身,此等症状,与鼠类传播恶核之症,颇有不同。鼠疫之症,多见腋下、股间起核,肿痛溃烂,病势险恶,却少有如此普遍、如此早发之斑疹。”

赵大夫也补充道:“而且,若是鼠类传播,疫情当在鼠类活动频繁的粮仓、沟渠周边更为集中。可如今,是整个流民营,无论男女老幼,密集发病。倒像是……倒像是某种在人与人之间,极易传播的东西。”

林川点了点头,两人的分析合情合理,排除了老鼠这个选项。

他的思路再次回到“人与人之间极易传播”这个关键点上。

什么样的东西,能在如此拥挤的环境中,几乎无孔不入?

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一名刚汇报完情况、正下意识挠着手臂的年轻医官。

那医官察觉到目光,有些不好意思地停下动作。

这个细微的动作,像一粒火星,骤然点亮了林川脑海中的迷雾!

是了!流民营那极端拥挤、污秽不堪的环境里,除了人,还有什么东西是最常见、最与人亲密无间、几乎人人皆有、且能通过密切接触迅速扩散的?

他想起刚才秦砚秋提到的“斑疹先起于躯干腋下”,又联想到自己前世所知的一些零碎知识,一个被忽略的、但在那种环境下几乎必然存在的东西浮现在他脑海……

虱子!

虱子叮咬,可不就是集中在躯干、腋下这些衣物覆盖、温暖隐蔽的部位吗?

而且虱子的传播,正好解释了为何疫情在拥挤人群中爆发性蔓延,却并非简单的空气或一般接触能解释!

它完美契合了接触传播中的一个特殊分支……

虫媒传播!

林川深吸一口气,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用一个基于常识的推测,缓缓问道:“杜老,赵大夫,既然排除了鼠患,那……流民营中,除了老鼠,还有什么最为常见,几乎与人形影不离,且多在贴身衣物间活动?”

杜仲一愣,和赵大夫对视一眼,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虱蚤!”

“是了!必是虱蚤!”

帐内其他医官也纷纷恍然,议论声起:“没错!流民聚集,卫生极差,人人身上虱蚤成堆!”“而且虱子喜藏于衣缝、毛发之中,正叮咬躯干、腋下之处!”

秦砚秋眼中一亮:“将军的意思是……这虱蚤,叮咬病患,吸食带毒之血,再转移到健康之人身上叮咬,便将疫毒传入其体内?!”

这个推断,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混乱的谜团!

它合理地解释了发病急、传播快、皮疹起始部位奇特等所有疑点!

“我只是这么猜测……”林川谨慎地说道,他深知这个推断的颠覆性,“事关重大,有没有什么方式能稍作确认?哪怕只是多几分把握也好。”

“有!”秦砚秋思路瞬间清晰起来,“要确认此事,只需细致查问、两相对照即可!”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