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此与季华拟改二十四小时计算,实不谋而合也。
译文:
这种(细化时辰、按时刻推命的方法)与季华先生提议改用二十四小时制计算时辰,实际上是不谋而合的。
注解:
“不谋而合”指没有事先商量,却有相同的想法,此处强调袁树珊的实践与朱季华的提议在“细化时间以提升命理推算精准度”的核心思路上一致。
“拟改二十四小时计算”呼应前文朱季华的观点,袁树珊以自身实践证明该思路的合理性。
原文:
季华又谓精于星命者,往往推及所生之九州分野,惟不免失之过简。
拟按地球经纬度数,东西南北各划为六十周甲,每一周甲再划为六十小周甲。
译文:
季华先生又说,精通命理的人,常常会推及出生之地对应的九州分野,只是这种划分未免过于简略。
他提议按照地球的经纬度,将东西方向的经度、南北方向的纬度各划分为六十个周甲,每个周甲再划分为六十个小周甲。
注解:
“九州分野”是古代将天下分为九州,并对应天上星区的概念,认为地域与星区能量相关,影响人命,但朱季华认为其划分过粗,故提议用经纬度细化。
“周甲”此处指以六十为单位的划分区间(因天干地支循环为六十,故称“周甲”),“小周甲”是在周甲基础上再细分为六十份,形成更精细的地域网格,对应前文“生地四柱”的思路。
原文:
又谓划分之法,甲子开端,又在何地。
自东而西,抑自西而东云云。
此种议论,非具有卓识大胆者不能道出只字。
珊读至此,钦佩之余,不禁为之鼓掌称快。
译文:
(季华先生)还说,划分经纬度时,甲子循环的起始点应该定在哪个地方。
是从东向西划分,还是从西向东划分,等等。
这样的见解,不是有卓越见识和胆量的人,连一个字都不敢说出来。
我(袁树珊)读到这里,除了钦佩之外,不禁为之拍手称快。
注解:
“甲子开端”指天干地支(甲子、乙丑……癸亥)循环的起始位置,是将经纬度转化为“生地四柱”的关键前提,朱季华认为此问题需明确。
“抑”为文言连词,意为“还是”,表选择疑问,此处指划分方向的两种可能性。
“卓识大胆”是袁树珊对朱季华的评价,认为其突破传统命理“以中国为中心”的局限,引入地球经纬度,思想前卫。
原文:
友人黄伯惠先生学贯中西,究心命理,特制木球一座,中分五方,绘为五色。
于球之上下左右,布列干支,然后以线环绕观之。
或横或竖,或侧或斜。
译文:
我的朋友黄伯惠先生,学问贯通中西方,专心研究命理,特意制作了一个木球,将其内部划分为五个方位,并用五种颜色绘制标识。
在木球的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布置排列天干地支,然后用线环绕木球观察。
(观察角度)有时横向、有时纵向,有时侧面、有时倾斜。
注解:
“黄伯惠”为近代学者,以“学贯中西”着称,对命理与天文地理均有研究,原文举其“木球”实例,佐证“地域与干支结合”的合理性。
“五方”即东、南、西、北、中,对应传统五行(木、火、金、水、土)与五色(青、赤、白、黑、黄),是古代地理与五行结合的核心概念。
“布列干支”指将天干地支按特定规则排列在木球上,模拟“宇宙-地域-干支”的对应关系,为观察干支生克提供立体模型。
原文:
其干支生克,及刑冲破害,无不吻球面所载数语,尤为简当,曰:吾国排干支方位,即认宇宙为圆形,惜其后忘其立体,而划为平面,以致仿佛。
译文:
通过木球观察到的干支相生相克,以及刑、冲、破、害等关系,无不与木球表面所写的几句话相符,那几句话尤其简明恰当,说:我国古代排列干支方位时,原本认为宇宙是圆形的,可惜后来忘记了它的立体属性,把它划成了平面,导致(干支方位的表述)变得模糊不准确。
注解:
“干支生克”指天干地支间“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与“相克”(如木克土、土克水)的关系,是命理推算的核心规则。
“刑冲破害”是干支间的四种负面关系(刑:相互妨害;冲:相互冲击;破:相互破坏;害:相互损害),均为命理中判定凶兆的重要依据。
“宇宙为圆形”“立体”“平面”是黄伯惠对传统干支方位理论的反思,认为古代本有立体宇宙观,后简化为平面(如罗盘的平面干支排列),导致精度下降。
原文:
要言不烦,足证古人确定干支方位,悉从立体入手也。
珊摩挲此球,愈觉我国罗经、定子午、排八卦、分二十四山,悉自北而东,自甲子而乙丑,俱从实验中来,决非向壁虚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