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国谋之帝国崛起 第57章 以牙还牙

以牙还牙

过了一个月,徐恪早早起来沐浴,做了一切礼数,一身盛服,在众位将军的簇拥下走出了大将军府。周承志也跟在将军们的后列,战战兢兢地来到城东的高台下。

皇甫东阳、白昌永和袁青三人侍立徐恪两侧,由皇甫东阳宣读了《昭告天下海人书》。至此徐恪在众将军的拥护下成为呈平海人的第一位君主,定国号为“大帝国”,称“徐帝”。同年又颁布“帝**法”,帝**法规定:一、呈平为临时国都,徐帝为大帝国元首,并同时为“第一帝**军团长”,原大将军府改名为“萨姆林宫”,作为徐帝的临时行宫。徐帝有权对外宣战、议和,并调用军队;任何人未经徐帝许可,不得调动“第一帝**”。

二、设“大帝国议政院”,负责商议并决策一切对外政治事务,议政院首脑称“首议”;改“军务处”为“大帝**务院”,首脑称“中军大臣”,负责对外一切军事行动。议政院和军务院的决策结果必须由徐帝签字生效。

三、军队最高将军称“军团长”,“军团长”由徐帝任命,除非犯法,终身任职

下半年,徐恪还下达了“整军令”,将所有部队重新规划建制:军队最高级别为“军团”,其下依次为“行团”、 “行队”和“自由队”。“整军令”将“索隆军”和“普拉奇军”合并为“帝**”,由索隆担任军团长,德拉塞尔担任次军团长;“琼斯军”和“雷仝军”合并为“帝国护卫军”,詹路易吉担任军团长。雷仝担任次军团长;“彭超军”、“阮秋华军”和“莫河军”合并为“帝国骑兵团”,彭超担任军团长,莫河和阮秋华担任次军团长。次军团长一下军衔人选由军团长自行处理。

帝**法还规定:以“鸢尾花”为大帝**队军衔统一标志,“军团长”为五颗鸢尾花;“行团长”为四颗鸢尾花;“大团长”为三颗鸢尾花;“行队长”为两颗鸢尾花;“自由队长”为一颗鸢尾花。徐帝的鸢尾花必须以黄金打造,各军团长到行团长只允许使用银制鸢尾花;大团长到行队长为铜制鸢尾花;自由队长为铁制鸢尾花。

帝**法同时也规定了对百姓的一些刑法处理措施,这倒与紫炎帝国的刑法没太大的区别——或者说,所有的邦国都大同小异。

徐恪将白家铁匠铺改名为“大帝**械府”,白昌永担任主事。同时任命皇甫东阳为第一任大帝国议政院首脑,称“首议”,袁青为第一任“大帝**务院”首脑,称“中军大臣”。

徐恪在皇甫东阳宣读完《昭告天下海人书》后,又亲自宣读了一篇诏告天下的文书,然后将四大军团的军印一一交到各个军团长手中。仪式接近尾声,呈平城内顿时烟花齐放,大街小巷的海人都跑出来迎接着值得欢庆的时刻

徐恪称帝的消息惊动了西边的李华龙、北边的杨威,还有南边的紫炎帝国。然而最感到惊讶的,还要属水户城的黄冠源。他冥冥中感觉情况越来越糟糕。原本和呈平是联合关系,如今徐恪称帝,水户城一下子变成了大帝国的附属城。如果黄冠源不向徐恪称臣,那么徐恪便有了理由对他大动干戈。

想到这里,黄冠源不禁后怕起来,连忙让人联系杨威,商量怎么对付徐恪。

周承志在徐恪登基后的第三天被遣回了水户城。刚一落脚便遵照黄冠源的指示派出了行军司令去上原城找杨威,但是离开水户城没多久便被雷仝安插在路口许久的士兵给截获了。

士兵将黄冠源给杨威的信送到了呈平,雷仝进到萨姆林宫,亲自将信交到徐恪手里。徐恪满带嘲讽一位地哼了声,“正愁抓不着你的把柄,没想到你还真自己送上门来了。”“袁青,下令帝国护卫军向水户城逼近,同时让帝**监视上原城的动向。”

“是!”

大帝**务院军令一出,詹路易吉和雷仝率领帝国护卫军从回脽很快便开到了水户城下。黄冠源闻讯大惊失色,连忙让守城大将——宫和玉,将城门的各个要点把手好。同时,又派周承志到帝国护卫军军营里去文明来意。

詹路易吉将截获的信函交到周承志手里,“这是徐帝陛下转给黄冠源的书信,烦请务必交给他!”

周承志不敢多逗留,带着信函回到了城里。黄冠源打开信函一看,这分明是自己派人送去给杨威的信。想到徐恪已经得知自己暗通杨威,黄冠源心里更加紧张了,“看来他们是徐恪派来问罪的!”

“那该如何是好?”周承志急切地问。

“你马上出城亲自去通知杨威,让他火速派兵来救。”

“是!”

周承志带着侍卫出了城,快到路口时,周承志担心还会有人来拦截,于是他将自己的衣服跟侍卫的换了一件,然后让穿着自己衣服的侍卫率队先通过路口。

“站住!去哪儿啊?”帝国护卫军的护军来住周承志的侍卫们,一打量,发现其中一个衣着不俗,于是让人将他们全部押了回去。

周承志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技高一筹。等到帝国护卫军全部走后,周承志策马奔过路口,直接抄小山路去了上原城。

千辛万苦,周承志终于见到了杨威。而此时,水户城那边已经打响。詹路易吉和雷仝从抓来的侍卫口中得知周承志的去向,于是詹路易吉以私通杨威、破环联合的罪名,率先对水户城发动了进攻。

周承志跪在杨威面前,大声哭诉着徐恪对水户城无理施压。杨威听完后并没有直接回答周承志的请求,转而问安庆楠:“你觉得呢?”

“回大主公,根据周承志的话,咱们的确可以以‘违反联盟道义,恃强凌弱’的理由兴兵讨伐。”

“那你的意思是,出兵帮助黄冠源?”

安庆楠心里不确定这样做正确与否,低头沉吟着。杨镇忽然走进大厅,打断了众人的谈话,“以属下愚见,出兵水户城实乃下策!”

“哦,为什么?”杨威问。

“徐恪将大军围在水户城,其第一帝**也在呈平,不会轻易出动。这正是咱们拿下冷森林的最好时机!”杨镇道。

“杨镇此言正合我意!”杨威赞赏地看着杨镇。

周承志见杨威不愿意发兵去救黄冠源,于是更加嚎啕大哭,跪在地上连连磕头,两袖已经被泪水浸得浇湿,“杨大主公,我家主公与大主公平日交情不浅,至此危难之际,还望大主公能一伸援手啊!”

“够了!”杨威怒道,“徐恪兴兵讨伐黄冠源乃呈平人内部事务,我杨威没有任何义务去干涉。不过,黄冠源帮我在水户牵制住了徐恪的大军,为我拿下冷森林也算是尽了一份力。我杨威绝对不会忘记黄冠源的帮助,日后,肯以为他多少几柱香嘛!”

周承志彻底绝望了,可是水户城已经被帝国护卫军给团团包围,自己根本进不到城里去。即便是进去了,水户城朝夕之间也会被攻破,自己也只能沦为黄冠源的陪葬。万般无奈之下,周承志乔装打扮成商贩悄悄离开上原城,绕过了永北,躲到了凌都城。

杨威在葛桃城点齐十万大军,以杨镇、杨华和原江广弘为首,浩浩荡荡向彭超驻守的冷森林据点出发了。

十万大军分三部分驻扎在里冷森林十里外的山林之中。还没等杨威计划好如何进攻冷森林,安庆楠便火急火燎地跑过来,说:“大主公,水户城被攻陷了!黄冠源在家中自刎,其家眷全部被詹路易吉和雷仝押回了呈平。”

“这么快?”原江广弘惊讶道。

“看来咱们得快些动手,不然詹路易吉和雷仝赶过来支援冷森林,那咱们的计划可就泡汤了!”杨威严肃道。杨威让原江广弘担任前军领军大将,杨镇和杨华分别为左右翼。原江广弘和彭超的帝国骑兵团开战后,杨镇和杨华便从两边包抄围歼彭超大军。

一切都准备就绪,杨威命令大军开拔向冷森林据点前进。

彭超和阮秋华早已经得知杨威到来,于是在冷森林周围安排好了一万多人马,以防杨威偷袭。

“彭将军,杨威动身了。”阮秋华走进屋内,冲彭超报告消息。彭超冷静地看着地图,手中的指挥棍在地图上点来点去。

“让他来吧,”彭超冷哼一声,“将第三、第四和第六骑兵行团调到冷森林的开阔地去,再调第五行团和第八行团埋伏在冷森林内,并通知这两个行团长将部队以行队为基准划零,一旦发现杨家军回撤便冲上去分批次拦截!”

“回撤?”阮秋华疑惑道。

“你先照我说的做,到时候你自然就会知道了。”

“是!”

阮秋华到大帝**务院驻冷森林分部,将彭超的命令传达给各个行团。

冷森林据点经过彭超的改造,用这里丰富的树木为材料,已经变成了一座十分坚固的木城。据点方圆五里内全部设有瞭望台,每个瞭望台都能观察到十里外的动静,且都有三到五个自由队驻守。

三个骑兵行团按照彭超的指示来到冷森林唯一的开阔地集结,并隐蔽起来。原江广弘率领杨家军前军三万余人穿过了开阔地,进入到冷森林据点三里处。阮秋华集结了一个行团的兵力挡在原江广弘面前,两军一见面便势同水火,原江广弘率先向阮秋华发起了进攻。

两边人马对冷森林的地形都十分熟悉,刚开始交手还看不出胜负来。突然,杨镇和杨华从东西两侧切如了乱军之中,阮秋华见情况不妙,连忙带着部队撤回冷森林据点中。

原江广弘和杨镇、杨华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向冷森林距地发起了攻击。面对已经被彭超加固的冷森林据点,杨家军进攻起来显然十分吃力。加上周围树木太多,根本不利于数量如此庞大的大军动作。

打了一个多时辰,杨家军还是没能对冷森林据点造成什么损伤,反而是自己在据点外躺下了无数具尸体。杨镇和原江广弘急得火上眉梢,不顾士兵的体力,强行对据点连续发动冲击。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