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国云烟之坑隋 第九十六章 再赴考场

再赴考场

识人任人、任人信人,向来是上位者聚拢人心的一个不二法门儿。Www.Pinwenba.Com 吧何况,在徐世业的记忆力,原历史位高爵显的李靖终生还都是以忠耿、谦退而著称。故而,徐世业任用之初也就几乎是就委托给了李靖统军的全权。

不能厚此薄彼,这也是上位者平衡属下关系的另一个法门儿(挑动内斗则是掌控属下的法门儿)。虽然在记忆中徐世业对窦琮的所知有限、史书的记载上也没有太多详细的记录(死得过早),且看他的状况目前还主要是以杨集来作为尊奉对象。

但武者大多均是秉性豪爽、知恩图报,何况窦琮还是这种秉性特点明显的夷族人种,因而徐世业也就对他首先秉承着了‘以诚相待’的原则、希望以后能够获得其心,在对窦琮的使用上也并没有有所保留。

即便以后窦琮的尊奉对象永远不会有所改变,现在还需要依仗杨集来帮助他聚拢实力的徐世业,也不会这么早就显露出‘区别予以对待’的任何征兆。

事实上,现在已经是基本上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境地。因而,已经流连在汲郡十几天的李靖和窦琮二人,也就没有再过分的推脱。随着李靖轻描淡写的一句‘弘德将军不必如此、那李靖就权当修习一下以往之所学吧’、窦琮则信誓旦旦的一句‘某本就是来相助杨公的、自会尽心竭力的不存贰心’,自此之后,李靖和窦琮也就正式的加入到了徐世业‘逐鹿天下大业’的行列之中。

轻易的‘摆平了’李靖和窦琮,也使得徐世业对进一步的说服‘房谋杜断’二人有了一定的信心。

因而,在带着李靖和窦琮前往城内最大的屯军营地步卒大营找到刘黑闼,给已经认识了的双方稍作了一下交代、让刘黑闼随即抽调出三千军卒准备启程开赴长平、李靖和窦琮全面的接手刘黑闼以前所担负的职责以后,徐世业即前往凌敬这位汲郡总管府长史设在府衙的署理事宜地点,前去寻找十几日以来一直就同杨集和凌敬流连在一起,时而东走西逛的瞧看、时而又饮茶高坐的畅谈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这之前,徐世业在回到汲郡的第二天即给诸人分别安排了各自的宅邸以后,他也曾从侧面打听了一下诸人的家眷情况。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徐世业是考虑到天下争霸必然是会无所不用其极,担心因家眷的问题而使诸人受到要挟。现在,徐世业就因为这个时代尚未见过面的父亲徐盖的执拗,而一直就在内心里存有着这样的一个心病。

诸人的情况大同小异,家眷基本上都是留在了故里。李靖的两个儿子是托付给了居于家乡陇西的兄长李端照看,窦琮的妻儿、杜如晦的妻儿则分别留在了离得很近的扶风平陆和京兆杜陵的故里。而房玄龄的妻儿及高堂,则留在了齐州的临淄,这又是一个将要被即将崛起的窦建德所控制的区域。

但现在就敦促诸人接取家眷还为时尚早,徐世业也只能是对可能会最先出现变化的房玄龄稍作了一下提醒:北方现今局面太过混乱,北上之后如能得便,玄龄先生还是把故里的高堂及家小安置到相对安定的地域为宜。

提到房玄龄的家眷,不由得使徐世业感到十分好笑的联想起房玄龄那位正室夫人卢氏,这位原历史这个时间尚未发生的、‘吃醋’这个典故的最初发明人:

在原历史的‘李唐’大一统之后,李世民亦弑兄杀弟、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帝位。因想要奖励房玄龄有功于社稷,李世就特意挑选了一名貌美的年轻女子,准备赐给房玄龄为妾。可是,十分‘惧内’的房玄龄,却连连的推脱、言说:夫人不允,他不敢私自纳之。

一听就来气不打一处来的李世民,马上就派人把房玄龄的那位正室夫人卢氏招进皇宫,并摆上一杯褐色液体对卢氏讲:这是一杯毒酒。如果你允许房玄龄纳妾还则罢了,如果你不允许房玄龄纳妾,那你就把这杯毒酒喝进去。

令李世民没想到的是:卢氏竟然毫不迟疑的一把就抓过杯子、一饮而尽!其结果,因杯中装的并非是毒酒、乃是米醋,卢氏自然是就如徐世业第一次见到司马长安一样,除了被呛得鼻涕眼泪一大把以外,一点儿事都没有……

‘吃醋’这个词汇,从此也就变成了男女之间嫉妒的代名词。

不好意思!前文写雄阔海挪揄窦线娘‘吃醋’还稍显早了几年。

前往去面见房玄龄和杜如晦的途中,徐世业也一直就在绞尽脑汁的考虑着怎样去说服二人、又如何的去安排二人?对于这二位理政的大才、谋略的大家,安排的方式自然是要与李靖和窦琮有所不同。何况,在这之前徐世业对如何的安排李靖已经早就有所筹划,安排起来自然是可以信口拈来的比较恰当,现在也就是仅仅多出来一位窦琮来给李靖做助手而已。

可是对于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安排,却一时令徐世业颇费起了心思。像二人这等早已经有了出仕多年的经历,且杜如晦还曾经做出过不屑于屈居县治小吏、飘然辞官而去的事,让二人居于凌敬之下肯定是极不合理、也无法令二人满意。

但凌敬的汲郡总管府长史已经是军中文职的最高职位,也不可能让凌敬把职位礼让给二人。那样做,徐世业无疑是会弄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可是,现在又是以开拓基业为主的战乱年代,军旅之事要高于一切;且徐氏两兄弟也并未拥有着偌大的后方根基。故而,也就使得徐世业根本就无法做到:给予原本就是文人的二人安排出来一个位高权重、可以大展才华的施政职位。

缺乏人才时想得到人才,人才来了却又不知道怎样去安置!这身处于最高位置、第一人的‘活儿’,还他奶奶的真不是人干的!想得头昏脑胀的徐世业,不觉在心里暗自的怨怼着、咒骂着……

但想不明白也还是要去想,没有办法去安排也要创造办法加以安排!而且还必须要安排得恰如其分。这,确实也是身为一言而决的‘上位者’所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否则,即使是安排得稍有不合理的地方,就都有可能会造成绝顶人才的流失、甚至会因此而便宜了对手。

果然,当徐世业到来时,不知道之前又刚刚从那里转悠回来的杨集、凌敬、房玄龄、杜如晦四人,此时正坐在凌敬在府衙处理日常事务之所的外堂饮着茶、兴致盎然的相互之间叙着话……

这人和人可真就是不能比呀!我这一天忙得晕头转向、腰酸腿疼的!可是看人家几位,散步一样的逛够了,还可以坐在那里饮着茶、扯一会‘闲篇儿’!这就是命啊!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徐世业,不觉又在心里暗自的自怨自艾起来。

“弘德今日咋还有空闲来此了?”十几天过去,已经完全的从‘代王杨侑是他的遗腹子’那件不愉快事的抑郁中恢复过来的杨集,看到当门而立的徐世业就首先含笑问到。

空闲?我他奶奶的还有空闲?我倒是想有点儿空闲来歇歇呀!因有些考虑不明白需要怎样去安排房玄龄和杜如晦而使得心里十分烦闷的徐世业,不觉在心里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暗自腹诽起了杨集。

“几位先生安好!非是弘德今日得闲,乃是因事想向几位先生请教一下……。”心里‘憋屈’、脸上却又不得不露出了一抹仿佛十分轻松的笑意抱了抱拳的徐世业,说着,已经迈步步入了室内。

“哦,那弘德就说来听听吧!”四人也缓缓地站起身含笑还礼,杨集则颇为配合的顺着徐世业的话说到。

束手示意几人落座,自己也顺势坐到了一只矮墩之上的徐世业,收起笑容、正色的向目光投注在他身上的几人说到:

“可能几位先生已听礼贤有所言讲?近日已得细作探报,隋庭老将杨义臣已接到令其遣散部曲、回返江都述职的圣旨。故而,北上之事已经迫在眉睫。

否则,如果迟延过久、再有人登高一呼,不下数十万被杨义臣所击散的乱兵、及被遣散的杨义臣部曲在完全无依的情形下,必然会又重新啸聚成为一支令人瞠目、难以轻易撼动的庞大势力。河北之地,甚至又会有过于以往的沦为一支强大反隋势力的控制之下。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等迅速的北上,不仅可以尽力的扩充控制区域,亦可以因收拢大量无依的轻壮而实力大增。最为关键之处则在于,因我等的北上,可以尽力的压制住几近无序的地方、收拢起无依的轻壮,会让因战乱已经多灾多难的百姓少遭受许多的煎熬……”。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同样,欲有所为必也会自圆其说。持平之论,其实徐世业这也是在自己给自己寻找出一个‘拯救平民百姓’的冠冕理由。

“弘德将军所言极是!”此时,则是房玄龄开口对徐世业大加了赞许:“成大事者,就当因势利导的顺应天意、民意。玄龄听弘德将军已经剖析得万分的清楚,还何言向我等请教?此就当按弘德将军之所言而身体力行之可也!”

对房玄龄所说的话感到听着十分‘顺耳’的徐世业,刚想开口顺势开口进入说服他和杜如晦的‘正题’,却被以往很少说话的杜如晦抢先开口向他提出了质疑:

“弘德将军所言实是北方此后必将会演变而成的局势。然弘德将军言‘要让百姓少受些煎熬’,难道弘德将军借以养兵之所需就不需就地取之吗?此乃是弘德将军能否在北方掌控住大片区域的最为关键之处,河北之百姓实是早已不堪重负矣!只有得到了极其思安的百姓拥戴,方乃是立业之本。”

“克明先生之疑弘德亦已有所筹划和安排……”听出来杜如晦是在隐喻着‘你可别来个换汤不换药’意思的徐世业,连忙正色的认真答道:

“如言养兵完全的不用就地取之,则弘德乃是在无稽妄言。正如克明先生所言:河北之百姓此时极其的思安。故而,勿需要保证能够给予百姓一个缓冲的恢复期,方能在河北之地站稳脚跟。

好在现今家兄掌控着黎阳仓。之前前去黎阳,弘德已经同家兄议定:为遮掩瓦岗的耳目,家兄将派张亮将军以给兵进河内之军押运粮草的名义,把粮秣押运到汲郡、后再转运供给北上之军及北上之后所收拢的大量轻壮之用。

另外,家兄与家嫂也尚在运筹希冀得到家嫂的嫡亲博陵崔氏襄助之事(有杨集在场、徐世业自然是不能把自己‘又卖一次’的事说得太清楚)。

只要我等能够坚持渡过半年之期的秋、冬两季、进入明年的夏季,想来河北的民生也就会大有改观,到那时养兵之需才方可适当的就地取之。故而,弘德……”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