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国云烟之坑隋 第二十八章心理博弈

心理博弈

首战取得的骄人战绩并没有引起他太大兴奋的徐世业,神思有些飘忽的轻轻点了了点头也就算是回答了刘黑闼;在与他并马而行的刘黑闼仿佛十分欣赏他的沉稳和冷静、侧目眼中的目光留露出有别于以往的多了些许敬服意味的暗暗点头中,屯军大营已经来到眼前……

“恭贺将军首战大胜!看来我军攻取汲郡之期不远矣!”中等身材、面目清秀、满面带笑的参军凌敬早已经迎候在营前,笑着抱拳向徐世业打着招呼的同时,一贯言辞简洁、犀利的他马上也就语及了军务。Www.Pinwenba.Com 吧

“牛刀小试而已,何言恭贺?如果我等连小小的汲郡都无法把握在股掌之间,还何言去笑傲群伦?呵、呵!近日礼贤也多有辛苦、费心了!待攻取汲郡之后,我等可能才会有片刻的喘息之机呀!呵、呵!”跳下战马、把缰绳甩给身后的徐聪的徐世业,边同刘黑闼和凌敬等一同向中军大帐中走去、边随口说道。

“创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攻取汲郡后,我等必将还会有更多的繁臃事务需要筹划、并需要身体力行。所谓欲罢不能,罢则既是给对手以赶超之机会。呵、呵!我等此后又安能再有喘息之机?”性情上偏重于务实的凌敬,轻笑中仿佛也在不失时机的提醒着徐世业。

“礼贤说得是!有礼贤、刘将军等的衷心辅助与帮衬,本人是何其幸也……”虽然徐世业的回答不乏恭维和拉拢人心之嫌,其实,这也是徐世业发自于内心的真实感触。……

距离与潜入汲郡隐藏、以下级将校孙礼为首的几十名健卒的约定发动之期还有几日。而经过了首战之后,汲郡的守卫、盘查也必将会更加的严格。想互通一下消息无异于是等于痴心妄想!

有一个相对偏激的论调:有一种人根本就不知道变化,只要计划好了,就会坚持不懈的执行下去。而有一种人却只知道变化、不知道计划,时时刻刻都在无休止的见异思迁。

这种论调虽然显得有些偏激,但还是有必要在计划好了、外部条件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把计划坚持执行下去。也是有鉴于此,徐世业慎重的权衡了一下利弊,还是认为最初确定的夜袭取城对本方所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

因而,徐世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也就仅仅是做了一些对汲郡城骚扰性的安排,以免不动声息的等待会引起城内守将的疑心;事实上则是在随着时间的往后延迟、等待着城内潜藏的健卒发动的那一时刻的到来。

为了把假象做得更为逼真、使对汲郡的骚扰更能起到对守军的威吓作用。连续几天,徐世业都让刘黑闼率领着千余军卒推动着攻城塔、拖拽着云梯每日里不定时限、不分昼夜的去汲郡城下耀武扬威一番,摆出一副想要寻机攻城的架势。令守军心惊肉跳间,把注意力完全的投注在城外;更令城内的守军昼夜难眠,借以拖垮守军的意志和体力。

而汲郡城内,经历了首战所遭受到的沉重打击之后,则更是昼夜巡视、戒备,严防死守的龟缩不出。双方恍若无形中是怀有着某种的默契一样,在城内、城外的相互对恃、相互试探中等待着下一场血流成河的疾风骤雨到来。

当然,汲郡被巨石轰击得一片狼藉的南城,也在城内的主官主持下连夜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修缮。

徐世业之所以没有再一次的派出在首战中发挥出了巨大威力的投石机、墙车、巢车等上阵,就是想要在潜移默化的时间推移中,让可能是已经想出一些对付办法的守军得不到检验办法的机会,让守军恐惧的阴影在内心里留存、并无限的扩大、蔓延……

汲郡城的城廓虽然不大、基本上是属于中下规模的郡城,但也毕竟也还是一座一郡治所所在地的郡城。因而,瓦岗此次出兵前来攻打的、由徐世业所统率的八千军卒还是显得偏少,并不具备把汲郡城围而攻之的条件。因受兵力所限的无法实施围城,也就预示着无法保证君方兴等郡城主官不会弃城而逃。

其实,徐世业等秉承着瓦岗总寨的战略目的也仅仅是欲功取汲郡城、并据为己有,也并不太在乎君方兴等郡城主官是否会逃离。如果君方兴等郡城主官因对守城失去了信心而无奈的弃城而逃,反而是对徐世业等取城有利;无异于是会使徐世业等对汲郡城唾手可得。何况,君方兴等也不具备成为瓦岗逐鹿天下对手的能力和条件、因而也就并不具备定要被除之而后快的资格。

徐世业一而再的安排对汲郡城实施威慑、恐吓,潜意识中亦不乏把君方兴等主官驱赶出汲郡城、以便使自己兵不血刃的就可轻取汲郡的想法。但按徐世业的估计:

君方兴这位隋庭的一郡太守,不仅负有牧守一方的守土之责,而且还担负着保全家族的重任;他根本就不可能不顾汲郡城的抽身拂袖而去。君氏家族本就已经扎根、繁衍在汲郡千年以上,作为出仕成为家族守护者的君方兴,绝不会因自身的胆怯放弃守土之责而使整个君氏家族受到‘或是被隋庭所追究、或是遭到瓦岗的践踏’的牵连。

简单一点说:现在的君方兴,虽然并没有一条绳索把他捆绑在汲郡太守的位置上逼着他必须坚持守城,但限于诸多的顾忌他已经是没有退路的逃无可逃。

鉴于君方兴等汲郡主官自身所面临的状况,内心里已经完全权衡清楚了的徐世业,也就不抱其他幻想的把精力全部的投注在‘如何以最小的损失来攻取汲郡’的战术设计中。

徐世业令现在已经基本上对他上言听计从、甚少持怀疑态度的刘黑闼,连续两、三天的不分昼夜、不定时限的对汲郡进行恍若在锲而不舍的寻找着攻城机会的佯攻骚扰以后,接着再令刘黑闼率军前往时,就让刘黑闼所率领的军卒要摆出一副仿佛因没有寻找到最佳的攻城机会而十分无奈和懈怠的状态,借以迷惑守军、使守军做出‘瓦岗军也就是仅会程咬金三斧头’、生出轻慢之心的错误判断。

作为思维意识完全是来自于未来的徐世业,也确实是比较擅长于利用人性上的某些特点。在守军经过了不分昼夜的数天神经这根弦都绷得欲断的高度紧张之后,随之又让他们的心态陡然的松懈下来,自然也就会使汲郡的守城兵将在神经一张一弛之间而出现可能的疏漏。

而徐世业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在为接下来的夜袭取城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会。因而,在临近十日期限的最后阶段,徐世业也就仅仅白日、日高起之后才会派刘黑闼程序化的到汲郡城下去虚应一番故事,随后也就退走。这样一来,也就使汲郡城内的守军产生‘瓦岗军已经来过了、夜里很定就不会来了、可以睡个好觉了’从心理到生理上的惰性,自然也就给潜藏在城内的瓦岗健卒创造出了夜半动手的可趁之机。

在这几日的时间里,因已经亲眼目睹了现在其实无论是在规模、还是配合以及战力上还处于低级阶段的铁骑的威力,畅想到以后天下争雄铁骑对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徐世业也更加的渴望尽早、尽快的建成一支属于自己的、能够跟随自己纵横天下的无敌铁骑。

考虑到现在自己也必须要先从基础做起,徐世业就把仅有的四百匹战马除拨出一百匹作为探马、斥候、传信、将领和亲兵等的坐骑以外,把剩余的三百匹战马全部确定组成为一支专用于常规征战的铁骑,并把这三百铁骑恍若自己亲卫似的划归由自己亲率,委任雄阔海出任这三百铁骑的统领。如此一来,徐世业自己随时侍候在身边的贴身亲兵也就又回到了以前的、只剩下了徐聪一个人。

考虑到身大力不亏的雄阔海的随身兵刃独脚铜人过短、如果对付地面上的敌人他坐在马上的庞大身躯还必须要俯身大弯腰的十分别扭、且更不太适用于纵马疾驰间的突刺等,徐世业就主动征求雄阔海的意见,准备攻下汲郡后单独给他打造一柄适于马上使用的趁手长兵刃。

本来,徐世业自己的神兵马槊‘乌龙破’,如果转赠予雄阔海较他自己使用毫无置疑的会发挥出更大的功效。但一方面徐世业在内心里也确实是有些舍不得,另一方面徐世业则是考虑到这柄神兵还代表着另一层意思:身份的象征。

拥有了‘乌龙破’这柄神兵,徐世业俨然就可以以大隋卫王杨爽的唯一隔代弟子自居,对招揽到一些隋庭故臣、特别是徐世业一直念念不忘的李靖、‘房谋杜断’、甚至还包括现在统重兵坐镇长安的屈突通等都大为有利。故而,踌躇再三的徐世业最后还是决定:以后再另行专给雄阔海打造一柄适合于他的兵刃。

按徐世业原来的想法,冷兵器发展到现在这个已经比较先进的时代,马槊已经被认定为是一种相对较适用、较先进、且也是这个时代最为流行的一种马上兵刃,前部恍若包含着一截宛若狼牙棒形状似的部分、也比较适合于雄阔海这种使用兵刃必须要具有绝对重量的勇悍武将。然而,当他征求雄阔海的意见时,雄阔海却出乎于他意料之外的青睐于另一种外门兵刃:三尖两刃刀。

感到有些惊奇的徐世业想了想,也就基本上释然了!一种比较流行、通用的兵刃,也只是适用于普通武将使用而已。诸如还有刀、枪、剑等。而像雄阔海这种绝对是另类规格的绝世武将,难免会有着适用于他、或是他所青睐的独特兵刃。因而,徐世业也就满口答应的向雄阔海保证:攻取汲郡后马上就给他打造一柄趁手的特大号三尖两刃刀。

之所以就连雄阔海使用什么兵刃徐世业都事无巨细的显得有些关心得过了头儿,则是由于现在毕竟是冷兵器时代,拥有一员绝世的武将不仅对对手是一个巨大的震慑,而且也会对提升本方军卒的士气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智将有智将的作用、勇将有勇将的效能,缺一不可。

假设按民间的传说来对比评价一下雄阔海的勇力在这个时期所应具有的震撼力:

如果按照民间的传说,现在民间传说中‘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天下第一勇将李元霸的原型李玄霸已经病死。而民间传说中的天下第二勇将宇文成都、或是堪可与宇文成都勇力相比拟的人物是否存在?徐世业不知道,也难说以后会不会出现。现在真实可以确定无疑存在的,也就剩下了民间传说中的天下第三勇将裴元庆的原型裴行俨、以及整天在徐世业眼前晃的天下第四勇将雄阔海了!而裴行俨同雄阔海到底儿在勇力上孰优孰劣?原来徐世业所知道的毕竟是民间杜撰出来的以讹传讹,在二人没有真正碰面相较一场之前,其实实难定论。

无论裴行俨和雄阔海谁更胜一筹,但已经毋庸置疑的是:只要二人不是作为敌对方的碰到一起、各自单独的出现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绝对均会是猛如虎豹、凶如熊罴一样的勇武,会是吓得对手肝胆俱裂的巨无霸似的人物。

有时候,望着孔武、壮硕的雄阔海,徐世业心里甚至都怀有了一种嬉戏想法的臆想:嘿、嘿!李元霸死了,宇文成都有没有不一定。有机会一定把你同裴元庆(裴行俨)弄到一起打上一场,看看你二人会杀得是如何的天翻地覆、神鬼皆惊……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