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神话版三国 第两千六百八十六章 社会地位的变化

社会地位的变化

虽说汉儒还保持着先秦那种礼、乐、射、御、书、数的君子六艺,恪守着仁、智、义、礼、信的君子五德,不像是后世儒家那么疯狂的追求封建礼教,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是非常之古板。

当然这种古板并不算讨厌,陈曦相对来说也是能接受,可以理解。

这也是为什么陈曦对于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大儒还是相当尊重的原因,这群人在有真才实学的同时,心术上也很正直,好吧,多数都是古板正直,恪守原则那种。

然而怎么说呢,正直古板,恪守原则的正面人物,跟你怼上,才是让你崩溃的事情,因为对方这么干的原因还真不是为了自己,实打实就是为了道义。

面对这种人陈曦总不能拿出下三滥的手法将之对方弄翻,这种事情陈曦的性格确实做不出来,最后扛着扛着,拖了很久,才算是双方妥协了,当然并非是这群人给陈曦妥协了,而是因为社会大环境。

汉唐之前女子的管束其实并不算严,改嫁什么的都不说了,只要明确一点基本就可以确定女子的地位,继承权在这个时代,嫡女是有的,当然条件是不外嫁。

至于邯要是三百万刑徒,淹都淹死项羽了。

说兵贵精不贵多的多,除了提振士气的宿将,剩下的怕也就是一群没见过十倍,百倍敌人是什么感觉的人云亦云的萌新了,换成沙场宿将,如果可以的话,谁希望打那种以少对多的战争。

可以承认精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数量,但是说个实话,如果有的选择的话,只要是名将都会选择数量,因为精兵可以练,熬过一开始,迟早就会有,但是一开始就那点兵,死着死着就没了。

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碳基生命,在没出现本质性差距之前,单个精锐的素质又真能抵得过十倍的杂兵?战场上击败十倍的敌军,所依靠的不外乎是战心,军心以及士气。

古往今来,以少胜多的将帅,有几个是在战斗之前就抱有绝对的信心,多少都是人前保持冷静,提振士气,人后愁白头发去想办法。

说实话,如非必要,以少打多的战争,没人喜欢去打的,一旦兵力差距达到以倍计算的时候,对于弱势一方的危险会急速的增加。

关羽军团的后备兵力在补充了张任和纪灵的兵马之后,关羽本部就剩下三万人,三人合在一起兵力也不过五万。

以五万精锐面对二十万大军,孙观真心是不看好,虽说这一波算是轻易战胜了贵霜,但是孙观可不信对方主力会全都是杂兵。

要是有一两支顶级精锐,配上三四万精卒,带上十五万辅兵,关羽被锤翻,孙观都认为有可能,一军骁勇奋死战,三军奋起誓追随,万军呼啸策马过,所谓的军心,战心就有了。

这也是最正统的精锐带正卒,正卒带辅兵的作战方式,即发挥了精锐的战斗力,也保证了兵力雄厚的正统优势,可谓是一举两得,算是最为王道的作战方式。

当然,汉军这边很难享受到这种作战方式,准确的说,大多数对外作战,路途遥远,后勤繁重的战争,进攻方都很难用这种作战方式进行作战。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