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瑶的“灵植小站”粉丝突破800万,精灵族与主世界的民间交流愈发频繁时,一个新的问题逐渐凸显。
——网络上出现大量未经认证的“精灵族账号”,有的伪造灵植培育教程误导用户,有的散布“灵气有害”的虚假信息,甚至有境外势力借机炒作“灵气威胁论”,试图干扰两界协作。
在一次专项办会议上,赵峰将这些乱象汇总成报告,语气凝重:“民间交流的热情是好事,但缺乏规范和保护,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我们需要一个官方主导、受政府保护的平台,专门负责两界网络交流,把‘野路子’变成‘正规军’。”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高层支持。农业部、科技部、网信办联合发文,启动“两界网络交流平台建设”项目;赵峰牵头协调精灵族,果儿则组织族内熟悉主世界网络的年轻精灵,共同参与方案设计。
经过一个月的研讨,项目定名“灵境互联”,定位为“政府指导、两界共建、安全可控”的官方网络公司,核心职责是搭建两界交流的正规渠道,规范内容传播,保护精灵族与主世界民众的合法权益。
“灵境互联”的成立仪式选在济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里紧邻灵植农业联合实验室,方便精灵族技术团队入驻。仪式当天,赵峰代表政府授予公司“两界交流指定平台”资质牌匾,果儿则将一枚刻有精灵族符文的灵晶交给公司CEO——来自网信办的技术专家陈明,“这枚灵晶能稳定灵气信号,避免灵气干扰网络设备,也象征着精灵族与主世界的深度协作。”
公司办公区的设计充满两界融合的特色:人类员工的工位旁摆放着能净化空气的灵溪草盆栽,精灵族员工的电脑外设经过灵气改造,键盘敲击时会泛起淡淡的绿光;
会议室的投影幕布能同时显示人类文字和精灵族符文,白板上贴着“灵植科普”“文化交流”“技术协作”三个核心板块的规划图。
陈明在入职大会上强调:“我们的核心不是‘管理’,而是‘服务’——既要让主世界民众了解真实的精灵族和灵气技术,也要让精灵族感受到主世界的善意,更要守住安全底线,防止任何势力破坏两界融合。”
“灵境互联”下设三大核心部门,每个部门都采用“人类+精灵”的双人负责人模式,确保两界视角的平衡:
- 内容审核部:由阿瑶和来自网信办的审核专家李娜共同负责。阿瑶熟悉精灵族文化和灵植知识,能快速辨别灵植相关内容的真伪;李娜则擅长网络内容合规审查,确保信息不违反主世界法律法规。
部门的核心任务是建立“两界内容审核标准”,对所有平台发布的精灵族相关内容进行认证,杜绝假冒账号和虚假信息。成立首周,他们就清理了32个伪造“精灵族官方账号”的骗子账号,下架了150多条虚假灵植教程,并为阿瑶、阿木、阿朵的账号打上“官方认证”标识,附带专属溯源码,用户扫码就能查看账号的真实身份和内容资质。
- 技术协作部:由精灵族工匠阿木和主世界网络安全专家周凯牵头。阿木负责灵气与网络设备的适配,比如研发能在灵气环境中稳定运行的服务器,设计带有聚灵符文的网络防护墙;周凯则专注于网络安全,搭建了“灵气-数字双防护系统”——既能用灵晶屏蔽外部恶意灵气干扰,又能通过常规技术抵御黑客攻击。
他们的第一个项目是为灵植产品开发“全链路溯源系统”:用户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从精灵族育种基地到农户种植、再到加工销售的全流程记录,包括灵气检测数据、土壤报告,甚至能看到种植过程的短视频,彻底解决了之前的假冒灵植问题。
- 文化交流部:由精灵族的阿朵和文化部的文化专员张萌共同负责。他们的目标是搭建两界文化沟通的桥梁,比如在平台上开设“精灵族灵植讲堂”,由阿泽、阿朵等精灵定期直播讲解灵植培育知识;
同时推出“主世界生活指南”板块,教精灵族成员了解主世界的交通规则、社交礼仪,甚至制作了“灵气环境下使用手机的小技巧”短视频,帮助精灵快速适应主世界的网络生活。部门还策划了“两界灵植培育大赛”,主世界农户和精灵族培育师可以线上提交自己种植的灵植照片和数据,由两界专家共同评选,获奖作品会在平台展示,甚至有机会进入灵植农业实验室进行产业化培育。
“灵境互联”上线首日,平台注册用户就突破50万,其中既有想了解灵植技术的普通民众,也有希望合作的农业企业,还有不少对精灵族文化好奇的学生。
阿瑶的“灵植小站”作为首批官方认证账号入驻,当天直播“灵境互联溯源系统使用教程”,演示如何通过扫码查看凡豆的种植基地信息,直播间在线人数突破300万,弹幕里满是“终于有官方平台了,再也不怕被骗了”“这个溯源系统太贴心了,买灵植产品更放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