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 第66章 湄洲寻福:妈祖佑安,心寄海疆

提到妈祖庙,苏晓棠想起之前查攻略时看到,湄洲岛的妈祖祖庙是全球妈祖信众的圣地,而他们这次的行程,正好可以在去长汀县之前,先去湄洲岛祭拜妈祖,既了却了苏母想为家人祈福的心愿,也能让念念了解妈祖文化的渊源。“妈,我们这次先去湄洲岛,正好赶上正月初八,听说那天妈祖庙的香火最旺,我们去给全家求个平安符。”

苏母一听,立刻喜上眉梢:“好啊好啊!妈祖是海神,保佑出海平安、家人康健,去拜拜再好不过了。我小时候就听我外婆说过妈祖的故事,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去祖庙祭拜。”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一家人就带着行李出发了。车子驶上高速公路,朝着福建的方向疾驰而去。窗外的景色渐渐从江南的青瓦白墙,变成了闽地的青山秀水,高速公路两旁的树木虽已落叶,但远处的山峦依旧苍翠,透着一股冬日的生机。

念念起初还兴奋地趴在车窗上看风景,没过多久就困得靠在苏母怀里睡着了,小脸蛋红彤彤的,嘴角还带着笑意。苏父靠在后排,翻看着苏晓棠打印的湄洲岛攻略,时不时和江亦辰聊几句:“亦辰,湄洲岛离厦门远不远?我们看完妈祖庙,去厦门姑姑家是不是很方便?”

“不远,湄洲岛在莆田,从莆田到厦门开车也就一个多小时。”江亦辰说道,“我们计划在湄洲岛住一晚,第二天上午祭拜妈祖,下午去厦门,正好赶上和姑姑姑父吃晚饭。”

“这样安排挺好,不慌不忙,能好好逛逛妈祖庙。”苏父点点头,“我听说妈祖庙的建筑很有特色,都是明清时期的风格,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值得好好看看。”

一路舟车劳顿,下午时分,车子终于抵达莆田湄洲岛码头。码头边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海风带着淡淡的咸腥味扑面而来,远处的湄洲岛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像一颗镶嵌在海面上的绿宝石。

“哇!大海!”念念被海风唤醒,看到窗外的大海,立刻兴奋地喊了起来,“妈妈,你看,是大海!和厦门的大海一样蓝!”

苏晓棠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是啊,这是湄洲岛的海,妈祖娘娘就守护着这片大海,保佑着出海的渔民平安归来。”

买好船票,一家人登上了前往湄洲岛的轮渡。轮渡缓缓驶离码头,驶向湄洲岛。站在轮渡的甲板上,海风拂面,带着一丝凉意,却让人精神振奋。念念拉着江亦辰的手,看着浪花在船尾翻滚,像白色的泡沫,时不时有海鸟在头顶盘旋,发出清脆的叫声。

“爸爸,妈祖娘娘真的在海里吗?她长什么样子呀?”念念好奇地问道。

江亦辰笑着说:“妈祖娘娘是一位善良的女神,她的神像就供奉在妈祖祖庙里,穿着华丽的衣裳,戴着精美的头饰,看起来特别慈祥。等会儿我们上了岛,就能看到了。”

苏晓棠接过话茬:“念念,妈妈给你讲妈祖的故事好不好?妈祖娘娘原名林默,是北宋时期莆田湄洲岛人,她从小就特别聪明,还懂医术,经常帮助岛上的渔民。”

“她会治病吗?像医生一样吗?”念念问道。

“是啊。”苏晓棠点点头,“妈祖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学习医术,她心地善良,看到渔民们出海捕鱼受伤,或者生病没钱看病,都会主动帮忙治疗,分文不取。而且她还懂天文、识海况,每次渔民们要出海,她都会告诉他们天气情况,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很多渔民都因为她的提醒,躲过了风浪。”

“妈祖娘娘真厉害!”念念赞叹道。

“还有更厉害的呢。”苏晓棠继续说道,“有一次,妈祖的父亲和哥哥出海捕鱼,遇到了狂风暴雨,船只被巨浪打翻,情况十分危急。妈祖在家中感应到父兄遇险,立刻焚香祷告,然后驾着小船冲进风浪里,去寻找父兄。当时风浪特别大,很多人都以为她肯定回不来了,可没想到,她竟然真的找到了受伤的哥哥,还把他救了回来,只是父亲不幸遇难了。”

念念听得入了迷,眼睛亮晶晶的:“妈祖娘娘太勇敢了!她不怕风浪吗?”

“她当然怕,但她更怕父兄出事,所以鼓起勇气去救人。”苏晓棠摸了摸女儿的头,“从那以后,妈祖就更加用心地帮助渔民,她还组织村民们修建灯塔,指引船只航行,预防海难。后来,妈祖在一次救险中不幸遇难,村民们都非常伤心,他们认为妈祖是化作了神仙,继续守护着湄洲岛和出海的渔民,于是就为她修建了庙宇,尊称她为‘妈祖’,每年都会祭拜她。”

“那大家为什么这么尊敬妈祖娘娘呢?”念念问道。

“因为妈祖娘娘一生都在帮助别人,她善良、勇敢、无私,为了保护渔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惜牺牲自己。”苏晓棠说道,“后来,妈祖的故事传遍了沿海各地,甚至传到了海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仰妈祖,认为她能保佑平安、带来好运。现在,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湄洲岛的妈祖祖庙祭拜,祈求妈祖娘娘的保佑。”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