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 第64章 庙会寻春:闽风入俗,喜乐满堂

江南的三月,正是草长莺飞、春和景明的时节。车子驶进熟悉的城市街巷,窗外的青瓦白墙、小桥流水渐渐取代了福建的山海风光,念念趴在车窗上,看着路边抽芽的柳树和绽放的迎春花,嘴里叽叽喳喳地念叨:“妈妈,我们到家啦!我想我的小兔子玩偶了!”

苏晓棠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马上就能见到了,还有外公外婆种的多肉,肯定又长高了不少。”

江亦辰将车子稳稳停在小区楼下,刚打开车门,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花香——是小区里的玉兰花开了,洁白的花瓣缀满枝头,香气清雅。苏父苏母拎着简单的行李,看着熟悉的环境,脸上满是欣慰:“还是家里舒服,虽然福建的风景好,但总不如自家自在。”

“爸,妈,你们先上楼歇歇,我和亦辰把行李搬上来。”苏晓棠接过父母手里的包,笑着说道。

一家人刚走进楼道,邻居张阿姨就迎面走来,笑着打招呼:“晓棠、亦辰,你们从福建回来啦?可算回来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后天城西的城隍庙有庙会,好几年没办得这么热闹了,还有好多特色小吃和表演,你们可得去逛逛!”

“庙会?”苏晓棠眼睛一亮,转头看向江亦辰和父母,“我们正好回来得赶上了,不如后天一起去逛逛?”

苏母立刻来了兴趣:“庙会好啊!我小时候就爱逛庙会,有糖画、捏面人,还有各种杂耍表演,热闹得很。念念肯定喜欢!”

“我想去!我想去!”念念拉着苏母的手,蹦蹦跳跳地喊道,“我要吃糖画,还要看杂耍!”

江亦辰笑着点头:“好啊,正好大家刚旅行回来,也没什么事,去庙会凑凑热闹,感受一下春日的氛围也好。”

苏父也附和道:“是啊,现在的庙会越来越少见了,趁这个机会去看看,也回味一下小时候的味道。”

回到家,念念第一时间跑到阳台,抱起她的小兔子玩偶,亲昵地蹭着:“小兔子,我回来啦!我给你带了福建的小贝壳,你看漂不漂亮?”

苏晓棠和母亲收拾行李,江亦辰则给姑姑姑父打了个电话,报了平安。“姑姑,我们已经安全到家了,这次真是谢谢你们的热情招待,念念还一直念叨着您做的虾呢。”

“安全到家就好。”江秀兰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满是笑意,“你们喜欢就好,下次有空再来福建玩,或者我们去江南看你们。对了,你们那边是不是要办庙会了?我听老家的亲戚说,江南的庙会很热闹,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习俗。”

“是啊,后天城隍庙就有庙会,我们正打算去逛逛呢。”江亦辰说道。

“那你们一定要去看看!”江秀兰说道,“说起庙会,我倒想起我们福建的一个习俗——‘请世子’,也是特别热闹,和庙会一样,都是祈福纳祥的活动,可惜你们这次没赶上,下次有机会可以看看。”

“请世子?”苏晓棠凑过来,好奇地问道,“姑姑,‘请世子’是什么呀?听起来很有意思。”

江秀兰笑着解释:“‘请世子’是我们福建一些地方的传统民俗,主要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平安。一般在正月或者春日举行,会有专门的仪式,还有巡游、表演,热闹得很。”

挂了电话,苏晓棠对“请世子”的习俗充满了好奇:“亦辰,姑姑说的‘请世子’听起来真有意思,不如我们逛庙会的时候,也跟爸妈和念念讲讲这个习俗?让大家也了解一下福建的民俗文化。”

“好啊。”江亦辰点点头,“我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看过一次,印象还挺深的,正好可以给你们讲讲具体的流程和讲究。”

接下来的一天,一家人各司其职,为逛庙会做着准备。苏母翻出了念念的小红袄,笑着说:“逛庙会就得穿得喜庆点,这件小红袄穿着,又好看又吉利。”

苏晓棠则上网查了城隍庙庙会的相关信息,发现这次庙会规模很大,不仅有传统的糖画、捏面人、剪纸等非遗项目,还有舞龙舞狮、戏曲表演、民俗巡游等活动,美食区更是汇集了江南各地的特色小吃,从苏式糕点到无锡酱排骨,应有尽有。

“爸,妈,你们看,这次庙会还有戏曲表演,正好你们喜欢听戏,可以好好过过瘾。”苏晓棠拿着手机,给父母看庙会的节目单。

苏父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好啊,很久没听现场的戏曲了,正好趁这个机会听听。”

江亦辰则带着念念去超市买了一些零食和水,准备逛庙会的时候吃。念念坐在购物车里,兴奋地说:“爸爸,我们明天能不能早点去庙会?我想第一个看到舞龙舞狮!”

“好,我们明天早点起,争取第一个到。”江亦辰笑着答应。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念念就穿着小红袄,催着大家起床:“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快起床啦!我们要去逛庙会啦!”

苏母早已准备好了早餐,有豆浆、油条、茶叶蛋,还有从福建带回来的朱子孝母饼。“快吃早饭,吃完我们就出发,去晚了人就多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