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 第三十三烟火织梦:在忙碌里酿满幸福的糖

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苏晓棠是被床头闹钟轻柔的铃声唤醒的,她睁开眼,身边的江亦辰已经不在了,空气中飘来淡淡的咖啡香和煎蛋的焦香,是属于清晨最踏实的味道。

她伸了个懒腰,起身拉开窗帘,窗外的世界已经苏醒。小区里的樟树郁郁葱葱,枝叶间传来清脆的鸟鸣,几位晨练的老人正沿着步道慢悠悠地走着,手里的太极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阳光温暖不刺眼,洒在楼下的草坪上,给嫩绿的草叶镀上了一层金边。

苏晓棠洗漱完走出卧室,客厅里已经收拾得整整齐齐。江亦辰系着围裙,正在厨房里忙碌,念念坐在餐桌旁,手里拿着一本绘本,看得津津有味。“妈妈,你醒啦!”念念抬头看到她,立刻放下绘本,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抱住她的腿,“爸爸做了煎蛋,还有你爱吃的全麦面包!”

“知道啦,我的小宝贝。”苏晓棠弯腰抱起念念,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有没有乖乖刷牙洗脸?”“当然啦!”念念骄傲地扬起小脸,“我自己洗的,还帮爸爸拿了筷子呢!”江亦辰端着早餐从厨房走出来,笑着说:“快过来吃吧,不然煎蛋要凉了。”

餐桌上摆放着简单却丰盛的早餐:金黄的煎蛋边缘微焦,上面撒了少许黑胡椒;全麦面包烤得外酥里软,旁边放着一小碟草莓酱;还有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和一杯现磨咖啡,香气扑鼻。苏晓棠放下念念,坐在餐桌旁,拿起一片面包,抹上草莓酱,咬了一口,甜香在舌尖蔓延开来。

“今天上午有个出版社的选题会,要讨论第二本书的框架,可能要开到中午。”苏晓棠一边吃一边说,“下午要去图书馆查资料,顺便约了插画师沟通封面设计。”江亦辰点点头,给念念夹了一块煎蛋:“我上午要去公司开项目推进会,技术转化后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已经启动了,需要跟团队确认一下进度。下午要去见一位环保领域的专家,探讨后续的技术优化方向。”

“那念念怎么办?”苏晓棠看向女儿,“今天幼儿园有户外活动,下午四点半放学,我们俩估计都赶不上接她。”江亦辰想了想:“我给妈打个电话,让她下午帮忙接一下念念,晚上我们去爸妈那边吃饭,顺便把她接回来。”“好,”苏晓棠点点头,“那你记得跟妈说一声,让她路上慢点。”

吃完早餐,江亦辰收拾餐桌,苏晓棠帮念念整理书包,把水壶、纸巾、换洗衣物一一放进书包里。“念念,在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不许调皮,知道吗?”苏晓棠叮嘱道。“知道啦妈妈!”念念用力点点头,背上书包,跑到江亦辰身边,“爸爸,再见!”“再见,宝贝。”江亦辰弯腰抱了抱她,“在幼儿园要开心。”

苏晓棠拿起包,和江亦辰一起出门,先送念念去幼儿园,然后各自奔赴工作岗位。车子行驶在早高峰的马路上,虽然有些拥堵,但看着窗外渐渐苏醒的城市,苏晓棠的心里充满了干劲。她的第二本书,打算以“四季旅行”为主题,记录一家三口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的旅行故事,既有春日的花海、夏日的海滩,也有秋日的红叶、冬日的雪景。目前初稿已经写了一部分,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尤其是季节相关的民俗和景点介绍,需要查阅大量资料。

出版社的选题会开得很顺利,编辑们对苏晓棠的创作思路非常认可,还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苏老师,我们觉得可以在书中加入一些实用的旅行攻略,比如交通、住宿、美食推荐,这样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家庭旅行的美好,还能直接参考出行。”编辑主任说道。“这个建议很好,”苏晓棠点点头,“我会在后续的写作中补充进去,尽量让内容更实用、更丰富。”

会议结束后,苏晓棠在出版社附近的咖啡馆简单吃了点午餐,就匆匆赶往图书馆。图书馆里很安静,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进来,照亮了一排排书架。苏晓棠直奔社科类图书区,找到了几本关于中国民俗和四季旅行的书籍,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认真地翻阅起来。她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把有用的信息都记录下来,偶尔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手机查阅资料。

不知不觉,下午的时间就过去了。苏晓棠看了看手表,已经三点多了,她收拾好东西,起身赶往和插画师约定的咖啡馆。插画师是一位年轻的女孩,名叫林溪,画风清新治愈,很符合苏晓棠这本书的调性。“苏老师,这是我根据你的文字画的几个封面初稿,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林溪拿出平板电脑,递给苏晓棠。

苏晓棠接过平板,认真地看着。第一个封面画的是一家三口在春日的花海里放风筝,色彩明亮,充满了生机;第二个封面是夏日的海滩,父女俩在沙滩上堆沙堡,母亲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他们,画面温馨;第三个封面是秋日的山林,一家人沿着小径散步,脚下铺满了落叶,意境悠远;第四个封面是冬日的雪乡,一家三口坐在雪地里堆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温暖治愈。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