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风带着凉意吹进实验室,江亦辰刚结束一场项目复盘会,手机就收到了院长发来的紧急邮件——某偏远城市的三甲医院急需一套AI辅助病理切片分析系统,用于提升基层肿瘤筛查效率,要求团队在一个月内完成核心算法适配与现场调试,且需派核心成员驻场对接。
邮件附件里的需求说明书密密麻麻,江亦辰快速浏览完,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驻场意味着至少要离开家两周,这与他践行不久的陪伴承诺几乎相悖。他捏了捏眉心,把邮件转发给团队,附带一句“下午三点开会讨论方案”,然后拿起手机走到走廊尽头,拨通了苏晓棠的电话。
“老婆,忙吗?”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谨慎。
“刚把念念送到幼儿园,正准备去超市买菜,怎么了?”苏晓棠的声音轻快,背景里传来超市的广播声。
江亦辰把项目需求和驻场要求如实说明,语气里满是歉意:“这个项目是基层医疗急需的,能帮到很多患者,但我得驻场两周……我知道刚答应你多陪你们,现在又要分开,对不起。”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苏晓棠温和的声音:“我懂,工作性质如此,而且这是好事,能帮到别人。你不用觉得抱歉,只是要照顾好自己。”
江亦辰心里一暖,又有些酸涩:“我已经在想办法了,争取远程处理大部分工作,驻场时间压缩到十天以内。而且我会每天给你和念念视频,晚上也不加班,把时间留出来陪你们聊天。”
“好,”苏晓棠笑了笑,“我给你收拾行李,多带几件厚衣服,那边早晚温差大。念念要是知道你要去帮医生叔叔阿姨,肯定会为你骄傲的。”
挂了电话,江亦辰心里踏实了许多。他回到工位,翻开深蓝色错题本,在新的一页写下:“跨城紧急项目:需驻场两周,潜在风险:打破陪伴承诺,导致家人失落。解决方案:1. 制定详细工作时间表,驻场期间高效推进,压缩停留时间;2. 每日固定时段视频通话,参与念念睡前故事环节;3. 远程同步家庭琐事,不让晓棠独自承担;4. 提前安排好周末补偿陪伴,弥补分离时光。”
下午的团队会议上,江亦辰把自己的规划和盘托出:“小林和我一起驻场,负责现场调试;张姐和小周留在实验室,处理算法优化和数据支持;我已经把驻场工作拆分成模块,每天完成既定目标,绝不拖延到深夜。”他打开共享文档,里面是详细的日程表,从早八点到晚六点,每个时段的工作内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晚上七点到九点,我要留出来和家人视频,这段时间不处理工作。”
小林有些惊讶:“江哥,万一现场有突发情况怎么办?”
“突发情况我们优先在工作时间内解决,实在处理不完,我会在视频结束后快速处理,保证不影响第二天状态,也不占用陪伴时间。”江亦辰语气坚定,“工作重要,家庭也同样重要,两者可以平衡,关键在分寸。”
三天后,江亦辰和小林登上了前往目的地的高铁。出发前,他特意早起给苏晓棠和念念做了早餐,送念念去幼儿园时,小家伙抱着他的脖子舍不得撒手:“爸爸,你要早点回来呀,我会每天给你讲故事的。”
“好,”江亦辰亲了亲女儿的额头,“爸爸每天都听你讲,还要看你画的画。”
驻场的日子比想象中更忙碌。医院的病理科条件有限,数据传输偶尔卡顿,部分设备接口不兼容,需要现场调整算法适配。江亦辰每天按照既定日程推进工作,遇到问题就和团队远程沟通,中午利用休息时间和苏晓棠简单报个平安,晚上七点准时拨通视频电话。
视频那头,念念总是第一个抢着说话,把幼儿园里的趣事、画的画一一展示给爸爸看,还会缠着他讲睡前故事。江亦辰就坐在酒店的书桌前,看着屏幕里女儿的笑脸,轻声讲着故事,语气温柔得不像在实验室里攻克难题的研究员。苏晓棠则会在一旁笑着补充家里的琐事,告诉他阳台的绿植长势很好,给他留了他爱吃的酱牛肉,让他不用惦记家里。
有一次,医院突然临时加了一批紧急样本,需要快速调整算法参数进行测试。眼看快到七点,小林有些着急:“江哥,这批样本要是今晚不处理,明天就赶不上进度了。”
江亦辰看了看时间,果断说:“先把核心参数调整好,基础测试我来做,你先整理数据。七点我准时视频,视频结束后我们再一起完善。”他快速敲击键盘,手指在触控板上翻飞,六点五十八分,终于完成了核心参数调整,准时拨通了视频电话。
视频里,念念正举着画好的“全家福”等着他,看到他出现,立刻开心地挥舞着画笔:“爸爸,你看我画的我们一家人,你在中间,我和妈妈在两边。”
江亦辰看着画纸上歪歪扭扭却充满童趣的身影,心里暖暖的:“念念画得真好看,等爸爸回去,我们把它贴在书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