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老祖带货,全家升仙 第267章 残骸密语与星径抉择

星空的战火余烬尚未完全冷却,凌云世家已如同高效的蜂巢,在胜利的短暂间隙中全力运转。

被“寂灭I型”抹除规则的空无区域,如同星海中一道短暂存在的伤疤,正被宇宙自身的规则缓慢修复,但其残留的诡异气息,依旧让所有经过的族人心季不已。凌战下令舰队保持警戒,同时派出专业的打捞船,小心翼翼地收集那些被常规武器击毁的“静滞之影”战舰残骸,以及那片“归墟”区域边缘可能存在的、未被完全湮灭的规则信息残留。

这些漆黑的、触手冰冷、结构迥异于已知任何科技造物的残骸,被迅速送回“秩序定义道域”的研究院。凌雨立刻组织了包括材料学、能量学、规则学在内的多学科团队,对这些战利品进行解剖分析。

初步的发现便令人心惊。

“它们的舰体材料并非单纯的金属或合金,而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规则结晶’!”一名专精材料的研究员难以置信地报告,“其内部规则结构呈现出一种极致的‘静滞’状态,几乎没有任何能量逸散或规则波动,这赋予了它们超越寻常材料的物理强度与能量抗性,尤其是对规则类攻击有着惊人的抗性。”

“能量核心同样奇特,”另一名能量学专家补充道,“并非我们常见的聚变、反物质或灵能核心,更像是一个微型的‘规则奇点’,不断抽取并维持着周围空间的‘静滞’状态。这也解释了它们为何能如此轻易地融入背景辐射,实现近乎完美的隐匿。”

辉长老抚摸着一段残骸上冰冷的纹路,感受着其中那股令人不适的、拒绝一切变化的秩序之力,沉声道:“‘静滞之影’……其名不虚传。它们的科技,完全建立在一种将‘秩序’推向极端,乃至扼杀一切生机与变化的理念之上。这与‘守望者’追求动态平衡的秩序,以及我族包容衍化的秩序,截然不同。”

这些分析结果,让众人对“静滞之影”的威胁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是一个将“秩序”扭曲为“死寂”的冰冷文明,其科技水平极高,且与凌云世家的道路存在根本性的冲突。

【家族状态更新】:初步解析“静滞之影”科技,确认其“极端静滞秩序”属性,科技水平高,威胁评估上调。获得其部分材料与能量技术数据,有待消化吸收。

与此同时,对那片“归墟”区域规则残留的分析也在进行。虽然大部分区域已回归“空无”,但在边缘地带,依旧捕捉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关于规则被强行“抹除”过程的记录。这些数据对于完善“归墟净化仪”及其衍生武器,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凌雨如获至宝,立刻投入到对这些数据的深度研究中。

就在研究院忙于消化战利品时,凌皓面前悬浮着那幅已破解的星图路径。路径的终点,指向柯伊伯带外一片看似空无一物的虚空。

“源初之心”结合“守望者”数据库的零星记载,对那片区域进行了超远程、高精度的规则扫描。反馈回来的信息极其微弱,但足以确认——那里并非真正的虚无,而是存在一个极其隐秘的、由高维规则折叠形成的独立空间泡!其隐匿技术远超当前家族水平,若非有精确坐标引导,几乎不可能被发现。

“观测者之眼”的真正入口,或者说,是其核心数据库或控制单元的所在地,很可能就隐藏在那个空间泡内!

机遇就在眼前,但风险同样巨大。刚刚经历一场大战,“静滞之影”虽暂时退却,但必然不会放弃。此时分兵探索隐秘空间,是否会给敌人可乘之机?

凌皓召集核心长老,进行最终决议。

凌战主张稳健:“新星域防线初定,亟需巩固。‘静滞之影’败退,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甚至引来更强力量。此时探索未知空间,变数太多,我建议暂缓,待彻底稳定防线,消化此次收获后再行探索。”

凌雨则从技术角度出发:“空间泡内情况未知,可能存在‘守望者’遗留的防御机制或其他风险。我们需要更多时间分析星图路径的细节,并针对可能的情况,准备相应的技术手段。仓促进入,恐有不测。”

辉长老却持有不同看法:“‘谐振壁垒’既给予指引,必有深意。‘观测目标’活性提升,‘静滞之影’虎视眈眈,拖延下去,恐生变故。我族当有锐意进取之心,可组建一支精锐小队,由高手率领,携带‘归墟’武器及最新技术装备,进行初步接触与侦察,而非大规模进入。”

众人意见不一,最终目光都聚焦于凌皓。

凌皓沉默片刻,目光扫过星图,又仿佛穿透虚空,看到了那隐匿的空间泡以及其背后可能蕴含的、关乎宇宙本源的秘密。

“机遇稍纵即逝,风险亦需直面。”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探索计划照常进行,但策略调整。”

“由我亲自带领一支精干小队,前往目标区域进行初步侦察。”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族长竟要亲自涉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