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罪域图鉴 第5章 符号学解读

会议室里仿佛还能听到那条匿名短信带来的无声惊雷的回响。林宸盯着手机屏幕上那行冰冷的字——“仪式……才刚刚开始。”——感觉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慢慢爬升。

不是错觉。凶手不仅知道他们的行动,甚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观察着他们,或者至少,预判了他们的进展。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仿佛在说:我知道你们来了,但游戏,按我的规则玩。

他立刻将手机递给陈建国和技术科。追踪结果毫不意外,信号来源是一个经过多次跳转的境外虚拟服务器,根本无法定位发送者。对方显然具备相当的反侦察能力。

“操!嚣张到这种地步!”陈建国一拳砸在桌子上,气得脸色铁青。凶手的这种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在犯罪,更像是在下一盘棋,而警方似乎成了他棋盘上被动反应的棋子。

压力陡增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丝转机。凶手的主动接触,虽然方式令人不安,但也意味着他可能因为警方的步步紧逼而产生了情绪波动,或者,他自信到了狂妄的地步,开始享受这种与警方“互动”的快感。无论是哪种,都可能让他露出破绽。

“先不管这个。”林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注意力拉回到实物证据上,“短信是虚的,眼前的东西才是实的。他越是想引导我们,我们越要抓住自己的节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投影屏幕,那里并排展示着公园案和报废车场“练习场”的符号图案。“破解他的语言,是找到他的最快途径。”

会议暂时散去,陈建国去向上级汇报最新情况并应对可能升级的舆论压力,张猛和苏晓雯继续带人按照林宸更新的侧写方向进行更大范围的摸排,重点是那些拥有化学、美术、设计、医学尤其是外科、精密加工等背景,且性格孤僻、可能有独立工作室或住所的人员。

而林宸和赵思妍,则再次扎进了技术科的实验室,与那些诡异的符号进行着无声的较量。

实验室里,各种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赵思妍几乎一夜未眠,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但精神却高度集中。她面前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从两个现场提取来的白色粉末样本,以及高清晰度的符号照片。

“粉笔灰,碳酸钙,载体很普通。”赵思妍的声音带着疲惫,但条理清晰,“但我一直在想,他为什么要用粉笔灰?这种东西容易脱落,容易被破坏,不符合他那种追求‘完美’和‘持久’的仪式感。”

林宸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

“可能粉笔灰本身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掺进去的东西。”赵思妍拿起一个样本盒,“我昨天连夜用质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又做了更精细的成分分析。果然,在这些粉末里,发现了极其微量的、不属于普通粉笔灰的杂质。”

她将电脑屏幕转向林宸,上面显示着复杂的波谱图和数据分析结果:“主要是一种非常细微的矿物粉末,粒径极细,均匀混合在粉笔灰中。成分主要是……硫化锌,但含有异常高比例的锑元素杂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闪锌矿变体。”

林宸对矿物学了解不多,但听得出这似乎不常见:“这种矿物很特别?”

“非常特别!”赵思妍的语气难得地带上了一丝兴奋,“这种含锑量高的闪锌矿,并不是常见的工业原料或绘画颜料。它的结晶形态和色泽很独特,在自然界中不算广泛分布,而且因为它本身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开采和流通范围很小。”

她快速敲击键盘,调出一些地质资料和矿物数据库的页面:“根据数据库比对,这种特性的含锑闪锌矿,在国内,已知的、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点非常稀少。最近的一个,也是在几百公里外邻省的山区。而且,它通常不会作为标准品进入大众市场。”

“那他怎么能得到?”林宸立刻抓住了关键。

“这就是问题所在!”赵思妍眼睛发亮,“这种矿物,通常只有几种流通途径:第一,是极少数矿物收藏爱好者或地质研究人员,通过特殊的矿物标本交易渠道获得晶体标本;第二,是某些非常冷门的、追求特殊效果的艺术家或颜料研发工作室,可能会少量采购并将其研磨成粉,用于制作极其小众的颜料;第三,就是他亲自去过矿点附近,自己采集的。”

一条全新的、极其宝贵的排查思路出现了!

凶手的范围,瞬间从“高智商、孤僻、有相关知识背景”这样模糊的画像,缩小到了“能够通过特定渠道获得这种特殊含锑闪锌矿粉末的人”!

“能确定更具体的产地吗?”林宸追问,心跳微微加速。

“我正在尝试。”赵思妍指着波谱图上的细微特征峰,“这种矿物的微量元素指纹就像人的DNA,不同矿点的产物会有极其细微的差异。我已经把数据发送给省地质研究院的一位专家了,请他帮忙做更精确的产地溯源。同时,我也会排查本市的矿物标本店、颜料工坊、以及地质相关的科研单位,看看近期有没有人购买或索要过类似特性的矿物粉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