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 第251章 报纸咬人的早晨

他脸上的惊惧只持续了一瞬,便被更深沉的阴狠所取代。

外滩的江风似乎也带上了肃杀之气,吹得利济社顶楼的窗户发出呜咽般的低鸣。

陆九思缓缓俯身,没有去捡那根仍在冒着青烟的雪茄,而是用脚尖,将它狠狠地碾碎在昂贵的地毯上,仿佛在碾碎一个名叫谢云亭的人。

天色尚未全亮,晨雾如同一层肮脏的纱,笼罩着沉睡的上海。

“号外!号外!”

尖锐的童音如同一把锋利的锥子,猛地刺破了黎明前的寂静。

数十名报童从《申报》馆的大门里蜂拥而出,像一群被惊扰的麻雀,挥舞着油墨未干的报纸,冲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申报》头版炸雷!利济社雇凶炸栈,欲嫁祸红军!”

“惊天阴谋!‘茶圣’谢云亭险遭灭门,三十条人命悬于一线!”

法租界的一家广式早茶馆里,客人们正慢条斯理地吃着虾饺。

当报纸被扔到桌上,那触目惊心的黑体大字映入眼帘时,整个茶馆的嘈杂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掐断。

下一秒,便是火山般的爆发。

“砰!”一个穿着绸衫的米行老板猛地拍案而起,震得满桌茶水四溅,“岂有此理!老子每个月捐给利济社两毛钱的救济金,他们他娘的拿去买炸药炸自己人的船?”

“利-济-社?济个屁的世!”邻桌一个汉子更是怒不可遏,抓起桌上的青花瓷茶碗,狠狠掼在地上,摔得粉碎,“这帮穿西装的土匪!喝着我们的血,还要放火烧我们的房!”

哗然声中,人群里一个高大身影挤了出来。

正是那说书人“大嗓门”,他一把从伙计手里抢过几份报纸,看也不看,转身就冲出了茶馆。

半个时辰后,城隍庙前人头攒动。

大嗓门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桶浆糊,直接将那张印着炸药陈指认同伙照片和定时装置特写的《申报》头版,死死地贴在了庙墙最显眼的位置。

他更提来一支朱砂笔,在“陆九思亲批”四个小字上,画了一个血淋淋的圈。

“各位乡亲父老,都过来看,都过来瞧仔细了!”他铜锣般的嗓音响彻广场,“这上面写的,是人话,干的,却不是人事!他们拿我们的善心当枪使,拿同胞的性命当垫脚石!这哪是什么茶业大亨,这分明是披着人皮的恶鬼!”

舆论的火焰一旦点燃,便以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上海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云记设在各处的施茶点。

原本只是为了让穷苦人、码头工在寒冬里有口热茶暖身的粥棚,此刻却排起了望不到头的长龙。

队伍里,不仅有短衫打扮的力夫,更有穿着体面的学生、戴着金丝眼镜的先生、拎着菜篮子的主妇。

他们不再是单纯为了那碗免费的兰香红,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投票。

“老板,再来一碗!这茶,喝得硬气!”

“我们不要黑心商人的东西,一文钱都不给他们!”

小春子站在云记总号的二楼,看着楼下自发汇聚的人潮,平日里冷静沉着的脸上也泛起了激动的红晕。

她飞快地拨着算盘,对身旁的伙计下令:“传令下去,所有施茶点,茶水加倍,茶点管够!绝不能让支持我们的人寒了心!”

话音刚落,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

“小春子小姐,我是申新七厂的采购部!我们厂决定,这个月的工人福利,全部采购云记的‘兰香红’!”

“小春子小姐,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我们追加三千斤的订单!”

“我们是商务印书馆……”

一个个电话接踵而至,订单数量不降反增,竟比平日里翻了三倍。

小春子握着听筒,眼眶微微湿润。

她知道,这不是简单的生意,这是上海滩的实业界,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宁多花五分,不信奸商半句!”

黄浦江上,阿橹正带着人巡查修复后的江栈。

忽然,他注意到远处江面上,十余艘平日里各自为政的渔船,竟不约而同地向“海晏号”停泊的外围靠拢。

他们没有作业,只是静静地停着,像一圈沉默的卫士。

每艘船的桅杆上,都挂起了一面粗布白幡,上面用墨汁写着歪歪扭扭却力道千钧的大字:

“保我江道,护我茶路!”

一艘小舢板划了过来,船头站着个皮肤黝黑的老渔夫。

他冲阿橹拱了拱手,递上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阿橹管事,我们这些水上漂的,眼睛尖。你们出事那天,我们兄弟就认得那艘作案的渔船了。”老渔夫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三个月前,那船就好几次半夜三更在这片水域打转,说是拖网,却从不下钩。我们当时就嘀咕,这帮龟孙子,怕不是在测水深,埋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

阿橹猛地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一张手绘的水文图,详细标注了那艘可疑渔船几个月来的活动轨迹和时间点。

这正是串联起整个阴谋链条的,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