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剑道真武 第230章 道途之惑

与星宇那边激烈的情感冲突不同,方禹所处的问心路区域,依旧是一片绝对的“静”。

但这种静,并非安宁,而是一种令人窒息的、仿佛连思维都要被冻结的死寂。

他悬浮在那片无边无际的混沌虚空之中,脚下无根,上下四方皆是茫茫然的“无”。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刻度,空间在这里失去了边界。

最初的迷茫感并未随着时间(如果这里还有时间概念的话)的推移而减弱,反而如同不断收紧的蛛网,将他越缠越紧。

《冰心圣诀》运转到了极致,识海中那轮冰魄明月散发着清冷的光辉,竭力维持着灵台的清明,将那些不断涌现的杂乱念头冰封、镇压。

但他的神魂之力,在这仿佛没有尽头的虚无与疑问的消磨下,正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速度消耗着。

“我是谁?”

——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此刻却成了最锋利的凿子,试图撬开他坚固道心的第一道缝隙。

他是方禹,一个出身平凡的少年,因缘际会觉醒了鸿蒙禁体,被师尊东方煜尘收入门下。

这是他所知的“事实”。

但在这问心路的映射下,这个“事实”开始变得模糊。

他看到幻象中,自己可能拥有截然不同的出身:或是某个没落皇朝的遗孤,身负国仇家恨;或是某个大能转世,体内封印着前世的力量与记忆;甚至可能……并非纯粹的人族,而是某种天地异种所化……

每一个可能性,都带来一连串新的疑问与因果。

如果真是遗孤,那仇人是谁?

复国责任何在?

如果是大能转世,今生的“我”与前世是何关系?

是否会沦为前世意识的载体?

如果非我族类,师尊是否知晓?

宗门能否容他?

这些念头如同病毒,一旦产生,便疯狂复制、衍生,冲击着他对自己身份的认知。

他试图以鸿蒙紫气推演,追溯本源,却发现推演的结果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反而引来了更多、更离奇的可能性。

这片混沌虚空,仿佛就是他内心“未知”与“不确定性”的具象化体现。

“鸿蒙禁体,禁断万法……这条路,尽头何在?”

这是第二个核心的困惑,也是对他修行根本的拷问。

幻象之中,他看到了无数种可能的未来。

有时,他看到自己将《禁断剑章》修炼到极致,言出法随,划定规则,天地万物莫不遵从,如同主宰般高高在上。

但那样的他,眼神冷漠,情感稀薄,仿佛化身为冰冷的“道”之本身,失去了作为“人”的喜怒哀乐。

那真的是他追求的道吗?

禁断一切,是否也意味着隔绝了所有的温暖与联系?

有时,他又看到自己试图以禁制之道衍化万物,创造世界,却因根基不稳或理解偏差,导致创造出的世界规则混乱,生机断绝,最终崩溃湮灭。那是否预示着,纯粹的“禁”与“断”,无法抵达真正的“生”与“创造”?

他的道,是否存在致命的缺陷?

他还看到,在面对某些超越理解的存在或力量时,他的禁制如同纸糊,被轻易撕裂。

鸿蒙禁体,并非真的无所不能。

那么,这条道的极限在哪里?

是否有连“鸿蒙”都无法禁断之物?

每一个未来的片段,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他道途上可能遇到的困境与歧路。

他引以为傲的推演能力,在这无限的可能性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下一盘没有边界、没有规则、甚至对手就是自己的棋,每一步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师尊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

这个疑问,如同幽灵,始终盘旋在他心底。

东方煜尘的强大与神秘,毋庸置疑。他赐予功法,提供资源,引领他们进入这不可思议的“天庭”。

但方禹从不认为天上会掉馅饼。

如此倾力培养,所图必然甚大。

幻象中,出现了东方煜尘冷漠的面容。

有时,他对方禹说:“你不过是我培育的一枚道种,待你成熟,便是我采摘之时。”

有时,他又说:“鸿蒙禁体,乃是修补天地法则的关键,你的使命,便是牺牲自我,融入天道。”

还有时,他看到东方煜尘与某个无法形容的恐怖存在对峙,而他和星宇,只是被推上前台的棋子……

这些幻象真假难辨,但却精准地击中了方禹内心深处对未知与无法掌控命运的恐惧。

他信任师尊吗?

或许是信任的,但这份信任,并非毫无保留。

他习惯性地想要看清全局,掌控变量,而东方煜尘,恰恰是那个最大的、无法看透的变量。

他甚至想到了星宇。

幻象中,出现了他与星宇因为理念不合或资源争夺而反目成仇的场景。

混沌与鸿蒙,两种至高体质,是相辅相成,还是注定相争?

师尊同时培养他们,是否有让其相互制衡,甚至……养蛊的意图?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