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在修真界拔剑百万年 第89章 最后的准备

晨光透过小院的木窗,落在青石板上,映出一道细长的光影。与往日不同,今日的小院没有响起熟悉的拔剑声,只有一阵轻柔的 “沙沙” 声,如同春蚕啃食桑叶,在宁静的清晨中格外清晰。

林尘坐在石凳上,手中拿着一块柔软的鹿皮布,正细致地擦拭着手中的锈剑。这柄陪伴他走过八万次拔剑的凡铁,此刻已褪去了大半锈迹,露出的暗银色金属表面泛着温润的冷光,剑刃边缘能清晰看到一道极淡的锋线 —— 不是刻意开锋,而是无数次与空气、与细竹、与精铁碰撞后,自然磨砺出的锐利。

鹿皮布顺着剑鞘的纹路轻轻滑动,将残留的细微灰尘一一拭去。林尘的动作格外轻柔,仿佛在呵护最珍贵的宝物,指尖偶尔停顿,感受着剑鞘传来的轻微震颤 —— 这是剑与他心意相通的回应,如同老友间无声的对话。他想起第一次拿起这柄剑时的笨拙,想起五万次拔剑时的瓶颈,想起突破八万次时的通透感,每一段记忆都如同刻在剑身上的痕迹,清晰而深刻。

“八万次了……” 林尘喃喃自语,将鹿皮布换了个方向,开始擦拭剑身。金属表面倒映出他平静的面容,眸中没有了往日的锐利,只剩下一片沉静的清明。这柄剑,从最初的斑驳锈铁,到如今的泛光凡铁,见证了他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突破,早已不是普通的武器,而是他最信任的伙伴,是他剑道之路的见证者。

擦拭完剑身,林尘将鹿皮布叠好,放在石凳上,然后轻轻握住剑柄,缓缓拔剑。“锃” 的一声轻响,剑刃出鞘,晨光落在剑身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在青石板上投下一道灵动的剑影。他没有挥剑,只是保持着拔剑的姿势,闭上眼睛,开始检查自身的状态。

首先是身体 —— 气血如同奔涌的溪流,顺着经络顺畅流淌,没有丝毫滞涩。经过多日的休养,之前练剑留下的肌肉劳损已完全恢复,手臂的力量比巅峰时期又强了一成,尤其是握剑的右手,指关节因常年发力而变得紧实,却没有丝毫僵硬,能精准控制每一次细微的发力。他能清晰地 “感知” 到,腰腹的核心力量比往日更显沉稳,这是支撑快剑与近身战斗的根基。

其次是意念 —— 眉心的 “势” 如同平静的湖面,收放自如,不再有丝毫紊乱。当他凝神时,意念能如同细密的网,覆盖周身五尺的空间,清晰捕捉到院角杂草的轻微晃动,捕捉到晨风吹过的方向,捕捉到空气中细微的尘埃流动。这种凝练的意念,让他在模拟对战中能精准预判对手的动作,找到最关键的破绽。

最后是 “神与剑合” 的运用 —— 林尘轻轻挥动剑刃,没有刻意加速,却能感受到意念与剑刃的完美同步。剑刃划过空气时,气流的变化尽在掌握;剑尖轻微调整方向时,意念能提前引导,没有丝毫延迟。他尝试着将 “势” 融入剑中,剑身上的冷光瞬间变得明亮,一股无形的锐利气息扩散开来,让院中的晨露微微颤动,却没有丝毫外放,完美控制在剑刃周围三寸之内。

“状态不错。” 林尘睁开眼,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容,缓缓收剑入鞘。他走到院中的细竹旁,没有刻意发力,只是随意挥剑 —— 剑刃划过空气,“嗤” 的一声轻响,细竹应声而断,切口平整得如同刀削,断口处没有丝毫毛刺。这是 “神与剑合” 成熟的最好证明:无需刻意,剑随心动,动则必中。

但林尘没有丝毫放松,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短板 —— 远程攻击与有效防御。他没有灵根,无法施展火球术、土墙术等远程法术,面对慕容白的灵犀三剑,只能依靠近身战斗;防御方面,虽然有陈长老的金刚符和苏婉清的水纹玉符,但这些都是被动防御,无法主动抵御攻击,一旦被慕容白拉开距离,施展远程剑气,他将陷入被动。

“必须以速破局,近身制胜。” 林尘在心中默念,走到院中央,开始在脑海中推演战术。慕容白的优势在于远程剑气与上品法器,弱点在于近身战斗 —— 灵犀三剑虽然厉害,但需要一定的蓄力时间,尤其是第三剑;青虹剑虽然锋利,但在近身缠斗中,难以完全发挥优势。他要做的,就是在比赛开始的瞬间,用最快的速度近身,打乱慕容白的节奏,不让他有机会施展灵犀三剑,同时寻找青虹剑的破绽,用钝击或点刺限制其发挥。

他想起赵铁柱打探到的情报:青虹剑的剑柄处有一个小缺口,是上次与内门弟子比剑时留下的。这个缺口是慕容白的弱点,若是能在近身时用剑柄重击缺口,大概率能让他握不住剑,失去武器优势。还有陈长老提到的灵犀三剑破绽 —— 第三剑需要蓄力,第二剑后有短暂的间隙,这是近身的最佳时机。

“第一步,比赛开始,立刻施展快剑,逼近慕容白,不让他有机会施展灵犀三剑;第二步,近身缠斗,用剑柄寻找青虹剑的缺口,限制其攻击;第三步,若是慕容白强行施展灵犀三剑,就抓住第二剑后的间隙,攻击其蓄力的右手,打断剑气;第四步,若是被剑气击中,立刻激活金刚符或水纹玉符,保住性命,然后继续近身。” 林尘在脑海中反复推演这四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比如慕容白提前变招,比如青虹剑的突然加速,比如灵犀三剑的提前蓄力。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