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在修真界拔剑百万年 第81章 七万次的积淀

晨露还未从院角杂草的叶尖滚落,青石板已被林尘的脚步磨出了一层温润的光泽。天刚蒙蒙亮,小院中就响起了规律的拔剑声,不是往日那般急促的 “锃锃” 声,而是带着一种沉淀后的厚重,如同钟鸣般,每一次响起都能让周围的空气微微震颤 —— 这是林尘今日的第一千两百次拔剑,而他的总拔剑次数,已悄然逼近七万次。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杂役服,衣摆随着挥剑的动作轻轻摆动,汗水还未渗出额头,却已能看到他脖颈处青筋的细微起伏 —— 不是用力过度的紧绷,而是气血与意念高度协同的自然反应。手中的锈剑斜指地面,剑鞘已不是最初那具斑驳的铁鞘,而是赵铁柱前几日从伙房师傅那里讨来的旧皮鞘,皮质柔软顺滑,能减少拔剑时的摩擦,却也让每一次剑刃出鞘的轨迹,更依赖意念的精准控制。

“呼…… 吸……”

林尘缓缓吸气,腹部微收,一股温和的气血之力从腰腹深处升起,如同蓄势的溪流,顺着脊椎缓缓向上流淌。他没有急于拔剑,而是先将意念化作无数细微的丝线,缠绕在右臂的每一寸肌肉上 —— 他能清晰地 “感知” 到,肱二头肌的纤维在气血滋养下微微舒张,小臂的肌腱因常年练剑而变得紧实,甚至能 “数清” 气血从肩膀传递到指尖的十二个关键节点。

这是七万次拔剑积累出的 “身体记忆”,更是 “神与剑合” 深化后的必然结果 —— 他不再是 “用手臂挥剑”,而是 “用全身的力量驱动剑尖”,每一次动作都如同精密的仪器在运转,没有丝毫多余的消耗。

“锃 ——”

剑刃缓缓出鞘,皮鞘与金属摩擦的声音柔和得如同丝绸划过肌肤。林尘的动作不快,却带着一种无可挑剔的 “完整性”:腰腹转动的角度恰好带动肩膀抬起,小臂弯曲的弧度精准传递力量,手腕翻转的时机完美引导剑尖方向,三者如同齿轮般咬合,让剑刃划出一道绝对平滑的弧线,剑尖最终停在距离地面三尺的位置,没有丝毫偏差。

意念如同与剑刃同步的影子,紧紧包裹着剑身,能 “看到” 剑刃表面反射的晨光如何随着动作流动,能 “触摸” 到空气在剑刃两侧形成的对称气膜,能 “预判” 到若此时发力,剑尖会以怎样的轨迹刺穿前方的气流。

“就是这里。” 林尘在心中低语,腰腹微微发力,气血瞬间涌向指尖,剑尖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猛地向前刺出 —— 不是全力爆发,而是恰好控制在 “破纸而不穿木” 的力道:前方不远处的树干上,贴着一张赵铁柱用来包点心的油纸,剑尖刺穿油纸的瞬间,力道骤然收束,只在油纸中央留下一个整齐的圆孔,树干上却没有丝毫痕迹。

这是他近几日新的修炼目标:精准控制力量的 “度”。面对张宏的灵光盾,一味的全力攻击只会被护盾反弹,唯有找到 “破防却不浪费” 的力道,才能在消耗战中占据优势。而七万次拔剑的积累,让他能将力量误差控制在一成以内 —— 从斩裂精铁的全力,到轻触树叶留痕的巧劲,皆在一念之间切换。

林尘收回剑,没有停歇,而是顺势展开连贯的动作:横斩、竖劈、点刺、格挡,每一次挥剑都对应着不同的力道控制 —— 横斩时用三成力,斩断院角的细竹却不震落竹枝上的露珠;竖劈时用五成力,在青石板上留下一道浅痕却不崩裂石面;点刺时用一成力,轻轻挑落空中飘落的柳絮却不损伤绒毛。

剑光在晨光中不断闪烁,却不再是之前那般凌厉的 “快”,而是多了一份 “稳” 与 “准”。剑刃划过空气的轨迹如同用尺量过般规整,力量的传递如同水流般顺畅,意念与剑的共鸣如同呼吸般自然。院中的杂草被剑风拂得微微倾斜,却始终没有被折断,仿佛连草木都在配合他的修炼,不愿打破这份专注的氛围。

“林师兄!俺给你送早饭来了!”

院门外传来赵铁柱的声音,他提着食盒快步走进来,脚步却下意识地放轻 —— 往日里,林尘练剑时总有股外放的锐气,让他不敢靠近;可今日,林尘的剑虽快,却透着一种内敛的厚重,仿佛所有的锋芒都被收进了剑鞘,只剩下一种沉静的力量感。

赵铁柱将食盒放在石桌上,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林尘手中的锈剑上,突然愣住了。他挠了挠头,凑近了些,眼神中满是疑惑:“林师兄,俺咋觉得你这把剑…… 好像变得好看了点?”

林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剑刃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 原本覆盖剑身的锈迹,在无数次与皮鞘的摩擦和意念的浸润下,已脱落了大半,露出底下暗银色的剑身,虽然依旧没有开锋,却能看到金属本身的紧实质地。尤其是在特定角度下,比如晨光斜照时,剑刃边缘会反射出一丝极淡的寒芒,不是法器那种外放的灵光,而是一种内敛的、如同藏在鞘中的锋芒,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