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小姐换亲,禁欲大佬冷脸洗床单 第90章 被你带傻了

闻熹懒得关心宋清延,塞了一把铁锹在男人怀里。

“既然交给我,那这满院子的种苗你都可以挖,宋营长自己选吧!”

闻熹没好气地去拿箩筐。

宋清延失笑,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惹得闻熹不高兴了。

但是该说不说,宋清延摸了摸下巴。

这样灵动鲜活,宜喜宜嗔的闻熹,他也很喜欢。

怎么办。

宋清延握紧手里的铁锹,他觉得自己彻底沦陷了。

和闻熹相处的每分每秒,都让自己更加喜欢这个女人一点。

像一个关不上的水龙头,花花地朝池子里注水,没有半分要停歇的意思。

眼看着水池都蓄满了往外溢出,水龙头还没停下来。

闻熹转头,看宋清延已经在低头铲种苗了,轻哼了一声,进屋子里去找垫底的布条。

闻裕昌正坐在藤椅上看报纸,看到闻熹家进屋,笑着问了句,“宋营长走了?”

闻熹忍不住跺脚,“爸!”

闻裕昌笑着摆摆手,“好好好,我不说了。”

“宋营长今天来得早,说不定还没吃早饭呢。”

“他们有纪律不能收东西,你把家里的水果拿几个给他吧,就说让炊事班长尝尝味道的。”

和兵团打交道久了,闻裕昌渐渐摸出一点门道来。

闻熹哼了一声,“他才不饿。”

一个二十好几的男人,大早上跑到人家门口杵着,活该饿着!

闻熹对桌上的东西视而不见,转身进房间拿了旧床单裁出来的布条,再次走向门口。

闻熹一抬脚就要跨出去,临出门还是忍住了,收回脚,把桌上的水果都放进自己的箩筐了。

又挑了一个最新鲜的苹果,恨恨地咬了一口,“我自己吃的!”

闻裕昌高高翘起的嘴角就没下来过,只能努力憋住笑,目送闻熹出门。

闻熹走到院子里,宋清延已经挖好了所需要的种苗,闻熹把水果递过去,偏过头,不情不愿地说,“这是给胡班长尝尝味道的,要是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几个月都给兵团送。”

“你也可以在路上……尝尝味道。”

闻熹绷着一张小脸,不想看宋清延。

宋清延凝视着递过来的手和小箩筐。

当然明白这是闻熹体谅他早上没吃早饭就过来。

想到这里,宋清延眼里的光被点亮了。

“闻……”

宋清延还想继续说些什么,闻熹顺着用力,推着宋清延往门口走。

“已经耽误很长时间了,别影响你今天的工作。”

闻熹不由分说地推着男人往大门口走。

足足比闻熹高出一个头的男人,居然任由闻熹这么用力,半推半就地到了门边。

临出门前,宋清延回头,对闻熹展颜一笑。

“闻熹,我走了。”

闻熹偏过头,轻轻嗯了一声。

宋清延这才长腿一迈,离开闻家。

闻熹站在家门口,恍惚间有种妻子送丈夫上班的错觉。

小时候这一幕似乎也出现过。

闻家公馆门口,父亲要出门前,母亲总是站在大门口,含笑递给父亲外套或者包。

两人有时还会拥抱一下,父亲再依依不舍地离开。

闻熹回忆过去出了神,久到宋清延已经快消失在路口,她还站在家门口。

宋清延福至心灵地回头,果然看到闻熹还站在原地。

男人心神激荡,忍不住伸长手臂,用力挥动着。

“闻熹,回去吧。”

闻熹这才回过神,和宋清延挥手告别。

直到男人的身影彻底消失了,闻熹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自己刚才简直傻得冒泡!

果然是被宋清延传染了!

闻熹转身,用力关上院门。

……

魏教授带着翟恪生等人,等在兵团驻地的门口。

三辆小汽车缓缓驶来,魏教授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扩大。

汽车停下,从前后车里下来一位年纪和魏教授相仿的老教授,还有一对须发皆白的老夫妇。

“鲁老师,汤教授!”

魏教授上前,用力握住汤教授的手,一边和鲁老师夫妻俩点头致意。

汤教授含笑打量了魏教授一番,给出中肯的评价,“来肃州一段时间,是黑了,也憔悴了。”

魏教授不在意地挥挥手,“不说这些。”

“鲁老师,里面请,中午我们就在兵团的食堂吃饭。”

“中午有炒时蔬,你们一定要尝一尝。”

鲁老师扶了扶快要滑下来的老花镜,浑浊的眼睛里闪动着惊讶的光芒。

“青菜?肃州这个季节除了白菜还有其他绿叶菜吗?”

“小魏,你可以啊,这才来了多久,就培育出来了?”

魏教授摆摆手,与有荣焉地介绍,“不是学生的功劳。”

“是我在肃州认识的一位年轻同志,在当地公社的帮扶下种出来的。”

“产量不低,所以能够供给兵团食堂一部分。”

“老魏,是不是……”汤教授似乎猜到了什么。

魏教授也不藏着掖着,坦荡地报出闻熹的名字,“就是你想的那一位。”

“一会儿吃过午饭,你们都休息一会儿,下午我们到闻熹家的责任田转一转。”

鲁老师缓缓向前的脚步一滞,不可置信地和妻子交换一个眼神。

彼此都在对方眼睛里看到了不可思议的神采。

无巧不成书?

那个曾经在火车上帮他们追回丢失的公文包的闻熹?

鲁老师按下满肚子的疑问,跟着魏教授来到食堂,先吃饭,其他事等下午见面了再说。

下午刚过两点,鲁老师两口子就打开房门,走到院子里。

魏教授一早就等在那里。

他没有午休的习惯,只是担心鲁老师他们舟车劳顿,让他们休息片刻。

眼看着大家都对闻熹家的责任田很感兴趣,魏教授便领着大家出发。

一路上,一行人走走停停,不时对肃州的生态环境观察,记录,不时点评一番。

魏教授和汤教授介绍道,闻熹是跟随父亲从宁市过来的,父女俩捐了全副身家,投身建设大西北的事业中。

汤教授听着,忍不住连连赞叹。

家大业大,有这个放下,重头再来的魄力可不简单啊。

魏教授连连称是,“这些方法,公社里对每家每户都是这么教导帮扶的,但闻熹家的责任田,种出的东西最多最好。”

? ?感谢caroletu,纸小张z的打赏!

?

感谢小烊苏希,@小迷糊呀投出的月票!

?

感谢シ悦ジ,云茶,章文梅,书友,书友,书友,书友,一克拉梦想落败的唯美,勿忘初心665,枫叶872,binglingbing,@小迷糊呀,caroletu,书友人间.清醒,锋芒毕露的林黛玉,小烊苏希,LSm790的投票!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追读,谢谢大家的喜欢,爱你们!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