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 第75章 片晷分析无留滞

这个案子其实很简单,五城兵马司移交过来时一并提交了完整的案件卷宗。

此事的前因后果、主犯从犯、如何分工以及后续欲如何分赃等等,写得明明白白。几人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行,狗咬狗互相揭发检举,口供齐全。

这样案子就省略了看状、准状、勘察、问讯等环节,查验契据更是有红契为证,人证物证那叫一个扎实。

玉京府尹大堂内,衙役分列两旁,高喊“威~武~”,宋大人官服齐整,于“明镜高悬”匾下入座。

书吏高声唱报案由:“带侵夺宅院一案人犯上堂!”

当下魏三几人便被堂下衙役押解至大堂,宋青逐一核实姓名、年龄、籍贯等基本信息。

这卷宗宋青已经翻阅数遍,也实在没什么好问的了。但是大堂之上,这“五听”堂审问话的流程还是得走。

一声惊堂木,吓得堂下众人一哆嗦。

“魏三,兵马司供称尔为主谋,策划侵占宅院,还欲勾连吏役,伪造契纸。

其行可鄙,其心可诛,尔可认罪?”

魏三此刻哪还有当初那强装士绅的模样。再加之知道丁陌背靠庆国公后,早就心如死灰,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是逃不过此劫,因此不论宋青如何问,他都哆哆嗦嗦点头承认。

其余人皆是如此,唯独那魏德海,虽说那学籍也是花钱买来充门面的,但是多少也是看过点书的。

此刻壮着胆子颤声说道:“青天大老爷明鉴啊,我等几人虽说是猪油蒙了心,但是也只是在谋划而已,况且于事未行便被兵马司给抓了,还请大老爷能网开一面啊。”

宋青冷笑道:“看样你还读过几天书,那你也应知道但谋即罪了?若非……

若非兵马司及时发现魏葫芦恶行,那丁陌岂不已被你等扫地出门,哭诉无门?

此非你本心不欲,实乃天败其谋,尔等恶念已彰,恶行将发,岂能以‘未行’二字轻巧脱罪!”

魏德海狗肚子里那二两香油怎可能是宋青的对手,面对宋青的诘问,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终只能瘫坐地上抱头痛哭。

按照程序,宋青将余下几人一一问话,众人皆求饶认罪。唯独皮家那痴儿宋青直接跳过,问也是白问。

宋青此举并非为了重新调查,而是为了在结案文书中留下“当堂供认不讳”的正式口供。

兵马司的供词是在“后台”取得的,但玉京府尹必须在“前台”——即正式的公堂之上,亲眼验证案犯的认罪态度,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审问查证环节。

开堂审理,当庭笔录在案才是生成这些案件文书唯一的合法途径。

书吏整理完所有当庭文书后,宋青又一一翻阅,检查并无瑕疵后,惊堂木再响,满堂肃静。

“罪民魏三,身为‘造意’首恶,纠集众人,密谋侵占他人产业。其心险恶,其谋周详,虽因故未行,然其心可诛!若不断然制止,必成地方大害!依律,‘谋犯罪者,计谋而已,皆杖六十’;尔为首造意,罪加一等!更兼预谋侵占田宅,比附‘强占’未行之律,综判之——主犯魏三,杖八十,枷号一月,于东市前示众,以儆效尤!”

“从犯魏德海,身为学子却以圣贤所授之文墨,行此等鼠窃狗偷之勾当,玷辱斯文,莫此为甚!

判:杖六十,枷号二十日。剥其学子身份,官府备案,永世不得开复!”

“从犯张贵儿,杖六十,枷号二十日,于东市前示众,以儆效尤!”

“从犯廖福生(廖赖子),杖六十,枷号二十日,于东市前示众,以儆效尤!”

“从犯皮应昌(皮汤饼),杖二十,以儆效尤!”

“女犯廖张氏、魏柳氏、皮吴氏,杖二十。身为人妇,未劝其夫向善,反资以银钱,参与恶谋,实属与夫同罪处之。然念其非主谋,且律有‘妇女赎刑’之条。故准其纳银赎罪,抵杖刑之苦。然需当堂具结,日后谨守闺训,若再涉讼,决不轻饶!”

“皮家痴儿与此案无关,当庭释放,准其回家~”

书吏待宋青判决完毕,高呼:“犯民画押!”

在众人求饶哭喊声中,宋青一甩衣袖,起身离去~

在一片嘈杂声中,只有一个突兀的声音显得特别刺耳:“回家咯~回家咯~娘,我要回家吃汤饼~”

一墙之隔的后堂,丁陌全过程听得清清楚楚,暗道这宋青是有几分真本事的,绝非那些平庸之辈。虽说自己这案子简单,证据扎实。但见微知着,堂上言之有据,判案剖决如流,用刑适中,是个能臣。

怪不得启宗帝会把他放在这个位置。

玉京城内皇亲国戚、高官显贵云集,处理事务时需要格外小心谨慎,平衡各方利益,堪称是在“火山口”上做官。

往往一个不小心得罪了哪方权贵,那此生再想进一步则是千难万难。

但若你真有本事,那则是全天下最有前途的府尹,提为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或进入六部院担任堂官亦未可知。

见宋青回来,丁陌起身躬身行礼:

“宋公为令,片晷分析无留滞,庭无冤民,囹圄为空,实乃万民之福,此案讼至立决如有神。司法三公,公开、公平、公正,大人笃步践行,在下铭感五内。”

丁陌的奉承之言如滔滔江水,一波一波地冲击着宋青的道德廉耻底线。宋大人何时受过如此绚烂多彩的彩虹屁,这五千年来的文化降维打击让宋青呆立原地,眼睛直直地望着丁陌。

一句片晷分析无留滞,夸得宋青如听闻晨钟暮鼓,通体毛孔舒张,五脏六腑都透着一股妥帖~

而“三公”之词,乃是法治和善治的核心原则,宋青听后犹如黄钟大吕乍响耳边,越是回味越觉得饱含深意。

丁陌简单一句话,一松一紧不着烟火气地轻轻拉扯,让宋青脸色一阵红,一阵更红,又一阵潮红,颅内高潮的持续输出,让宋青道心几近崩塌~

----------------------------------

1、片晷分析无留滞:整体字面意思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将案情分析得一清二楚,整个流程毫无拖延。几乎是对办案人员业务能力的顶级肯定,意味着是一台高效、精准的“司法机器”。明代贺钦在《医闾先生集》中记载了一位官员的政绩:“片晷分析,一无留滞,囹圄为空。”

2、“五听”最早源于《周礼·秋官·小司寇》,系统记载于唐代《唐律疏议》,并成为后世历朝(包括明清)司法审判的基本准则。其核心在于“察言观色”。

分别为: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以免有水字数点嫌疑,感兴趣的彭于晏可自行查阅。

3、《大明律》与《大清律例》均规定:妇女除犯奸、死罪外,其余杂犯可“责赎完治”。即允许交纳赎金后回家。但若是没钱,则需要实实在在地挨上这杖刑之苦。

折算单位:赎金不以“两”为直接单位,而是以 “铜钱” 折算。律法规定,每杖十下,折银五钱。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