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端坐在巡山司衙门大堂左侧首位,心中亦是波澜微起。
他万万没料到,这巡山司开衙的第一日,印绶还未握热,便迎来了如此一个“开门红”。
只是这开门红,竟是恶蛮犯边的紧急军情!
赵无忌端坐主位,眉头微蹙,仔细询问那名风尘仆仆的驿卒。
原来,并非所有蛮族都意图与大乾开战。
此次求援的,反而是与安宁县关系较为密切的巫溪蛮一部。
有一支不知从何处流窜而来的凶悍恶蛮,烧杀劫掠,已然冲破了双方默认的边界线,威胁到了巫溪蛮族人的安全。
“立功的机会到了!”
陆沉听得真切,内心不由一动。
他深知大乾与四方蛮族的关系错综复杂,并非简单的非敌即友。
朝中有主战派,亦有主和派。
蛮族内部同样有倾向于和平往来与顽固好战之分。
近年来边境大规模战事减少,民间通商互市日益频繁,关系早已不似从前那般剑拔弩张。
而这巫溪蛮,因毗邻龙脊岭,与安宁县,茶马道往来密切,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自诩“承沐王化”。
确实与那些茹毛饮血的生蛮不同。
其中甚至有不少部落曾主动上书,请求归顺大乾,愿为藩属。
“此番遣使求援的,乃是巫溪蛮中的‘养参峒’。”
赵无忌的声音将陆沉的思绪拉回。
他目光扫过堂下众人,最终定格在陆沉身上,沉声道:“这养参峒素来与宏茂商号交好,往来密切,峒中族人多以采掘,培育山参为生,性情相对温和,一向以大乾子民自居,与我安宁县关系匪浅。”
他略一停顿,直接问道:“陆都头,贼寇凶顽,边情紧急,本官欲派一队精干人马驰援养参峒,驱逐恶蛮,你可愿意带队前往?”
赵无忌目光炯炯,他如今手下真正能独当一面,武功智谋皆备的,也就陆沉一人。
此子不仅实力足够应对突发状况,心思也颇为缜密。
办事从未让他失望,将此事交予他,最为稳妥。
陆沉闻声,毫不迟疑地起身。
他跨步出列,对着赵无忌抱拳躬身,声音清朗且坚定。
“剿匪平乱,护卫边民,乃巡山司职责所在,更是属下分内之事!”
“卑职听凭大人吩咐,定当竭尽全力,驱逐恶蛮,扬我巡山司之威,解养参峒之困!”
他心中明镜似的。
身在官场,上官给予的不仅是任务,更是崭露头角,积累功勋的绝佳机会。
这开衙第一仗,必须打得漂亮!
“好!那你即刻点齐二十名精干人手,配足刀弓箭矢,轻装简从,速去探明敌情,相机行事!”
赵无忌见陆沉慨然应诺,眼中赞许之色更浓,当即颔首下令。
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官府的威严,朗声道:“今有恶蛮流寇,于龙脊岭南麓烧杀劫掠,荼毒生灵,更危及向来恭顺的养参峒!本官现差遣巡山司都头陆沉,率本部人马,前往拨乱反正,以彰王化,以安边陲!”
言罢,他扬手从令筒中抽出一支代表着命令与授权的黑铁令签。
手臂一甩,那令签带着一股劲风,精准地射向陆沉。
陆沉目光沉静,双手稳稳当空一合,便将那支冰冷的铁签接在手中。
他握紧令签,再次抱拳,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衙门大堂:
“保境安民,扫荡妖氛,乃我巡山司立衙之本分!大人放心,属下此去,必定查明虚实,平定恶蛮,扬我大乾军威,还龙脊岭南麓一个朗朗乾坤!”
这一番对答,章程严谨,气势十足,算是走完了官面上的过场。
陆沉领了军令,并未急于出发,而是决定利用两日时间充分准备,并与养参峒派来的报信向导汇合,详细了解情况。
接下来,便是点选人手。
陆沉心中早有盘算。
巡山司初立,衙内并无多少积年老吏或悍卒可用,必须借助外力。
他首先去了烧身馆,寻到宋彪教头,说明来意。
宋彪听闻是剿匪立功的差事,二话不说,当即从馆中弟子中挑选了五名身手矫健,胆大心细的好手。
皆是练过硬功、见过血气的汉子。
“陆都头放心,这几个小子腿脚利索,刀法也还过得去,定不给你丢脸!”
接着,陆沉又去了乡勇驻地。
这些乡勇多是本地青壮,熟悉环境,其中不乏好勇斗狠之徒。
陆沉开出条件,剿杀恶蛮,按人头计算,不仅有官府赏银,累积十颗,更能换取脱离民籍,录入武籍的机会!
此言一出,立刻有七八条自恃勇力的好汉子踊跃报名,眼神炽热。
最后,他找到了大哥董霸。
董霸听闻是要进山剿蛮,立刻拍着胸脯:“二弟放心,哥哥我别的不敢说,这安宁县周遭,哪些老伙计是真正的山里通,闭着眼睛都能摸进龙脊岭,我一清二楚!”
他很快为陆沉找来了四名头发花白,面容黝黑,但眼神锐利如鹰的老猎户和老赶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