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搜山降魔,山海显圣 第225章 缘法,杀生

屋外风雪呼号,屋内炭火暖融。

铜锅里的汤汁咕嘟翻滚,吃得浑身暖透的陆沉心满意足地放下碗筷。

待红拂结清账目,他起身整理了下衣袍,掀开厚实的棉帘正欲踏入风雪,却恰巧又撞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正是先前化缘的那位老僧。

漫天飞雪中,老和尚依旧穿着那身褴褛不堪的灰布衲衣。

脚踩一双几乎被雪水浸透的破旧草鞋。

手持那个边缘磕碰的铜钵,身形在风雪中显得愈发单薄,瞧着竟有几分凄楚。

“又见面了,大师。”

陆沉主动打了个招呼,语气平和。

他对于僧道之流并无特定偏好或恶感。

世间之人良莠不齐,是善是恶,并不由其出身门派决定。

玄教道士不全是好的,僧人也没话本之中说的那般坏。

老僧闻声抬头,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一个笑容。

他眼中澄澈之光一闪而过:“阿弥陀佛。又见到施主了,说明施主确与佛有缘。”

“与大师有缘罢了。”

陆沉微微摇头,淡然笑道:“陆某此生还从未踏足过任何一座寺庙,也未曾燃过一炷香火。”

他这话带着几分淡淡的疏远,亦是想试探这老僧的反应。

这老和尚看起来其貌不扬,但他总觉得对方身上好像有些隐约的古怪之处。

只是这古怪他无法探查清楚,当下也没那么多心思想要再横生波折。

老僧却丝毫不以为意,笑容依旧,言语间却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笃定:“与老衲有缘,便是与佛有缘。”

好大的口气!

陆沉眉头微挑,心下诧异,却并未出言反驳或深究。

他转而问道:“大师今日可曾化到缘?”

老和尚摇了摇头,铜钵空空如也:“风雪甚大,还未曾化到。”

陆沉默然片刻,心下转了几个念头,回头对跟在身后的红拂吩咐道:“让店家再切一份香肉,施与这位大师,银子记在我们账上。”

随即,他又看向老僧,唇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问道:“相逢即是有缘,一点心意,还请大师莫要嫌弃,只是,大师如此不忌荤腥,难道不怕有违佛法清规吗?”

那老僧闻言,非但没有丝毫窘迫,反而眯着眼笑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修行在心不在口,小施主,你着相了。”

陆沉笑了笑,未予置评。

一旁的红拂却忍不住了,她本就对这看似落魄却每每总是言辞惊人的老和尚心存疑虑。

这种来历不明的老和尚,她生怕是些只会行骗的混账,只会贪图自家少爷的心善,最终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俏脸一绷,气哼哼地抢白道:“大师休要糊弄人!这话后面明明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您可不能只捡前头的好话说!”

老和尚非但不恼,反而像是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开怀笑了起来,雪白的眉毛都跟着抖动。

“哈哈,没想到这位小女施主,竟也深谙佛偈妙理,善哉,善哉!”

这时,店小二已将一大份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狗肉端来。

陆沉示意其直接装入老和尚的铜钵之中,随后拱手道:“天寒地冻,大师保重,有缘再见。”

说罢,不再多言,转身带着犹自气鼓鼓的红拂,主仆二人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茫茫雪幕之中。

那老和尚立于风雪之中,低头看着铜钵里兀自冒着热气的狗肉,浓郁的肉香与他这身行头格格不入。

他双手合十,对着陆沉离去的方向,轻声念道:

“阿弥陀佛。我与此子,确是有缘。”

说罢,老和尚手持铜钵,缓缓行出高大的城门,出城而去,身影没入城外那片被风雪笼罩的破败棚户区。

这里是军镇光鲜亮丽之外的阴影。

聚居着许多阵亡或伤残军户的遗孀与孤幼。

他们在寒风中勉强挣扎求生。

老和尚寻了处残破屋檐下的角落,掸去石阶上的积雪,便盘膝坐了下来,任由纷扬的雪花悄然落满他瘦削的肩头,仿佛一尊入定的石雕。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一个穿着打满补丁旧棉袄,脸蛋冻得通红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端着一只豁口的粗陶碗走了过来,碗里是冒着微弱热气的浑浊茶汤。

“和尚,给你喝点热的。”

小孩的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清脆:“这儿太冷了,你可千万别冻死了。”

老和尚缓缓睁开眼,接过那碗几乎算不上茶的“热茶”,枯瘦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小施主慈悲,老衲多谢了。”

他慢慢饮尽那带着柴火气息的温热茶水,却并未起身离开。

小男孩好奇地看了他几眼,跑开片刻后又折返回来,扯了扯老和尚的衣袖:“和尚,你要不要去我家烤烤火?我娘生了火盆,还算暖和。”

老和尚轻轻摇头,目光望向棚户区深处那条被积雪覆盖的小路,声音平和:“小施主好意,老衲心领,只是老衲在此等人。”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