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后我从煤二代成了投资教父 第683章 史上成本最高的创业

雷布斯将笔记本电脑屏幕亮度调至最高,桌面上整齐排列着十几个文件夹。

从mINI oNE发布会全程录像、媒体专访实录,到张伟豪公开场合的所有发言剪辑,甚至连铸梦科技官方微博的每条动态都按时间线归档完毕。

他戴上耳机,指尖轻点鼠标,逐帧拖动着发布会画面,眉头微蹙,目光像精密的雷达般扫过每一个细节。

屏幕里,张伟豪在mINI oNE发布会上的身影反复定格;

窗外,京城的夜色渐浓,桌上的咖啡换了三杯,直到凌晨时分,雷布斯突然一拍桌面,耳机滑落都浑然不觉,口中连连赞叹:“高,高,高!实在是高啊!”

他终于看穿了张伟豪的营销玄机。

表面上,mINI品牌从未投入过巨额的硬广轰炸,甚至连常规的明星代言都没有,可实际上,每一步都踩在了传播的要害上,用最“省力”的方式实现了最精准的渗透。

就说那场震惊行业的mINI oNE首发发布会。

张伟豪直接抛出“未来已来”的主题。

这四个字看似虚浮,却精准戳中了消费者对科技的好奇与向往。

没人深究“未来”到底何时落地,光是这股噱头,就足以让数码圈自发讨论半个月。

更绝的是现场设计,那些看似即兴的“小魔术”,实则是将语音助手等核心卖点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奇观;

而互联网巨头poNY的意外站台,更是比天价代言管用百倍。

大佬的公信力背书,瞬间让这个新兴品牌跳出“小众创业机”的标签,稳稳站在了行业聚光灯下。

再看与水果的外观侵权纠纷。

当全网都等着看一场唇枪舌剑的骂战时,张伟豪只在微博上轻描淡写一句“好的设计总会心有灵犀”。

这句话堪称四两拨千斤:既避开了法律争议的锋芒,不落下乘,又彰显了对设计的敬畏与自信,

反倒让消费者觉得这个国产品牌“有格局”“不碰瓷”,好感度直线飙升。

而今天西部中心开业盛典上的一幕,更是将这种“借势营销”玩到了极致。

雷布斯放大那张合影照片,看着张伟豪手中那部机身修长圆润的新机。

显然不是老款mINI oNE,大概率就是传说中的mINI Z1。

在政商大佬云集的高光时刻,一部新机悄然亮相,与全场嘉宾同框合影。

这张照片里,有地产界的巨鳄、金融圈的大佬、科技业的精英,他们的存在让这张照片天然具备跨圈层传播的属性:

数码爱好者盯着手机细节,财经博主分析品牌势能,普通网友则因“大佬同款”心生好奇,一次曝光便实现了全人群覆盖。

雷布斯靠在椅背上,右手撑着着下巴。

他终于明白,张伟豪成功的秘诀从来不是“广告”,而是“势能”。

将个人人脉、重大场合与产品卖点深度绑定,让品牌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各个圈层,这种“无形胜有形”的营销智慧,远比砸钱投广告高明得多。

他拿出笔记本,在扉页写下一行字:“学张伟豪,借势而为,以质发声,营销鬼才。”

而这之前,他和团队一起前往魅魔厂交流学习时积累的行业认知彻底落地。

“智能手机哪有那么复杂?”

雷布斯轻敲桌面,心中已有清晰蓝图。

他自认为已看透行业本质:若说造车是“四个轮子上面放沙发”,那智能手机就是“系统上面堆硬件”。

系统有安卓免费开源版本可用,硬件只要砸钱就能买到顶尖配置,就连组装环节,交给成熟的代工厂就行。

mINI不就是这么做的?可一部mINI oNE敢定价4999元,他要是做出配置相当的机型,只卖一半价格,还愁没有市场?

更让他底气十足的是团队实力,手下核心成员全是从各大科技大厂挖来的老手,研发、供应链、市场各环节人才济济。

他甚至连品牌名字都想好了,“大米”,接地气又好记。

定价策略也已敲定:主攻中低端市场,毕竟这年头愿意花4999元买手机的终究是少数。他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先靠高性价比抢占底层消费者,

再逐步渗透中端市场,最终冲击高端。

思路既定,雷布斯立刻起身,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给创始人团队发去邮件:

“明早九点,公司喝粥。”

字里行间,满是急于入局的迫切。

而此时的张伟豪,正站在西部中心的总裁办公室里,梳理着国内业务版图。

mINI Z1的发布已进入倒计时,这款新机最大的突破,是搭载了铸梦自主研发的全新系统,这是上一世从未有过的尝试,也是他此刻唯一的顾虑。

重生以来,他靠着对未来的预知顺风顺水,从做空次贷到布局半导体,几乎从未失手。

可面对全新系统这种“未知领域”,他难免少了几分笃定。

但看着各个公司上的账户余额时,他又瞬间安心。

前面就说了钱是男人胆,如今的他最不缺的就是试错资本。

他太清楚后世水果手机的恐怖利润,若能靠自研系统抢占水果的市场份额,即便失败也值得一搏。

西部中心顶层办公室内,张伟豪正对着产业图谱陷入沉思。

mINI Z1搭载自研系统的计划,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创业”。

重生后靠预知积累的产业帝国虽庞大,却始终带着“抄近路”的痕迹,唯有这套从新搭建的生态,才是他亲手铸就的根基。

这场创业的成本,堪称“史上最高”。

光是系统研发团队的常年投入就已数十亿,更遑论他为打通产业链下的血本:

斥巨资收购德州仪器的手机芯片与存储业务,掌控核心硬件命脉;

联合三星共建高端屏幕工厂,打破显示面板依赖;

携手霍家布局智能化代工厂,保障产能与品控。

七七八八算下来,百亿资金早已投入其中,这样的魄力,放眼整个行业也寥寥无几。

为了让自研系统落地即站稳脚跟,张伟豪更是展现出铁腕姿态。

他要求西部资本负责人张有军,语气不容置喙:“旗下所有投资的互联网企业,必须第一时间完成Z1应用商场的适配,不同意就直接启动收购。”

同时又给西部集团人力总监陈航发去指令,要求疯狂扩招软件工程师,全面铺开手机原生应用的研发。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产业图谱上,芯片、屏幕、系统、应用的链路已清晰闭环。

张伟豪指尖轻叩桌面,他知道,这场砸下百亿的冒险,不仅是为了抢占水果的市场份额,更是要在智能手机行业,立下属于华夏企业的规则。

就是拿钱砸他也要把mINI砸成全球第一。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