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 第152章 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神医治病!

由于之前的政权废除了货币,关闭了市场。

大半年来,高棉农民都没正常购物过。

在压抑了大半年后的今天,高棉农民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购物欲望。

就好比七八十年代的兔子农村,一旦农闲下来,十里八乡都会相继举办庙会、集会,成千上万人挤一起赶大集。

马龙刚刚入主高棉,政权还没彻底巩固,故而需要将绝大多数高棉百姓,都禁锢在农庄里。

农民单凭双脚走不出农庄,走出去也活不下来。

但是,他们的购物需求,还是需要得到一定满足的。

所以,马龙特意为他们准备了这么一个小卖铺。

与兔子的供销社相比,小卖铺只卖不收,但同时又多了一个功能——兑换外汇。

小卖部可以用工分兑美元,100工分兑1美元。

因为之前的政权,在废除货币的同时,顺带着将高棉本国的货币统统销毁了。

所以,马龙只能继续使用原有的交易体系——工分。

然后用美元暂时替代本国货币,并且用工分,直接跟美元挂钩。

老百姓需要货币,需要明确他的劳动所得,到底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工分能够兑换美元,还能在小卖铺里买到心仪的商品,这能让农庄里的农民更有干劲!

此外,高棉农民在过去,鲜有人见识过美元,听说过美元的也不多。

如今经过农庄里“官员”的介绍,这才了解到,这绿油油的纸币,居然是世界顶级大国鹰酱的钞票!

慕强是人类天性,高棉农民得知工分能换美元,也以获得更多美元为荣。

当然了,美元也会用于购物。

农庄内的美元,购买力跟外界有所不同。

1美元可以买两斤糖果、糕点,或是一个肉罐头。

2美元可以买一顶草帽,或者一瓶白酒。

5美元可以买大部分看上去挺时髦的t恤、短裤。

1000到2000美元,可以购买一栋50到80平的双层砖瓦房。

过去,高棉农民为了抵抗风险,会在家里存比较多的口粮。

而留足口粮之后,卖掉余下的粮食,那就没几个钱了。

总而言之,高棉农民一年下来赚的钱,也就够给自家孩子添一两件新衣服。

而现在,虽然劳动所得归农庄所有,但劳动个十天半个月就有能力买一件新衣服,或是买双自己能穿的胶鞋。

更别说,一辈子都奢望不上的砖瓦房,只需夫妻俩埋头苦干,省吃俭用,攒上五六年就能买下来。

正常人家,攒个十年,也有望获得一栋属于自家的新房!

而且,还是比木屋、茅草房,更大、更结实、更好看的砖瓦房!

随着一栋栋“样板房”在农庄内拔地而起,高棉农民们的劳动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过去看不到希望,现在能看到希望,这日子就过得完全不同。

而且,想要新房的人很多!农庄里建成的新房却有限。

本来,他们还以为,当今皇帝老爷心善,会给农庄里的每户家庭都建一栋砖瓦房。

然而,农庄里只建了十几栋砖瓦房,建筑团队就突然消失了,农庄里的新房也不再增多了……

至此以后,大家就立刻暗中较起劲来。

物以稀为贵!

即便商品的价格已经固定了,也能通过加大竞争,来刺激消费。

农庄里的农民,暂时还住着漏风、漏雨的茅草屋,每天又能看到结实、漂亮的砖瓦房。

再想到庄里有几户人家,老婆特别能干,甚至十几岁的小孩也能上工赚工分,就特别心急。

为此,一些农民在工作之余,专程向生产队长、农场长反应情况。

希望能够能够转岗,参与到那些能够赚取更多工分的工作当中。

亦或是通过家庭包干的方式,为农庄做贡献。

如今时节,高棉正处于旱季。

农庄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垦荒田以及挖掘水渠。

水渠比较好验收,分段包干也比较方便,就是单靠人力,特别费力气。

各大农庄的管理班子开会讨论后,选择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将规划好的水渠挖掘,以家庭为单位,分段承包了出去。

如此一来,绝大多数农民的积极性都被激发了出来。

特别是想要争抢新房子的家庭,基本上是全家上阵,火力全开,在承包的路段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每天一早,天还没亮,全家老小,就起床出门劳作。

为了节省吃饭时间,都不去农庄里的食堂吃饭,而是让自家最小的孩子,去食堂把饭菜拿回到工地上食用。

许多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还借着天边的余光,继续在渠道里忙碌。

即便那些不准备争抢房子的,也觉得要趁现在还能干得动,多挣一点工分,多换一些美元,改善自己的生活,为后辈子孙攒下一些积蓄。

然而,好景不长。

农民们的积极性很高,干活很卖力,为了避免被“官员”挑毛病,扣工分,工程方面也做的很仔细。

问题是,长时间的高强度劳作,绝大多数人的身体根本吃不消。

不到半个月,不少本来就因为这几年挨饿,身体有所亏空的人,身子就出现了不太好的症状。

好在,农庄领导班子早有准备。

一方面每天都在宣传劳逸结合,及时补充营养的健康劳作方式。

另一方面平时不需要接诊病人的医生,也在工地上观人望气。

发现脸色不对的,就立刻将人逮到他的诊所里。

只要不是误诊,就强制对方支付诊金,然后吃药、休养。

药倒是没什么药,主要还是食疗——多吃点糖果,多吃油水足的食物,尽快把身体的亏空补回来。

只不过,无论是糖果,还是肥肉,都要花不少钱。

更别说,在家休养就赚不了工分,看着老婆孩子在工地上干活,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可问题是,一旦被医生抓住,就是强制性的诊金、吃药、休养。

诊金不多,看情况而定,也就20到30工分。

关键还是持续好几天吃肉、休养,这既要花不少钱,也要耽误不少工夫。

对比其他还在工地上,埋头苦干的壮劳力,生病休养这段时间,就亏了不少钱,少说十几美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医生抓走的人越来越多,农庄里绝大多数农民开始惶恐起来,进而变得人人自危。

一些人被抓后,表示自己没病,但还是被关到了他们自家的破茅草屋里。

既然反抗无果,只能默默承受。

一些聪明的人,赶在医生找上门来之前,就自成神医,按方抓药,去小卖铺买了糖果、食用油、肉罐头。

一部分人有样学样,也跟着跑到小卖铺里,消费了一番。

逐渐的,不少农民养成了隔三差五来小卖铺消费的习惯。

不止是买“营养品”,给家人买件衣服、买双鞋,也在情理之中。

每当大晴天的下午,小卖铺都会人满为患。

如今他们已经明白,顶着大太阳干活,消耗更多的体力不太值当。

大家会主动选择休息半天,来小卖部逛一逛,带着家人仔细地挑选商品。

即便今天没钱,暂时买不起,也能有个念想。

所以,进出小卖铺的农民,往往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原本对明天感到迷茫的他们,如今真的有了盼头,有了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庄里的经济越来越活跃。

围绕农庄的一亩亩耕田,一条条水渠,逐渐变得绿蓝相接,焕发出勃勃生机。

也就过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第一批花生、玉米、大豆完成收割,高棉农民的生活彻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龙前期几亿美元的投入,也终于有了第一笔回报。

无农不稳!民以食为天!

有了这批粮食,马龙总算能够安心发展高棉国内的其他行业。

与此同时,马龙所执掌的高棉政权,也在这繁荣的景象中逐渐稳固下来。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