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末世:收仆,从御姐上司开始! 第371章 天,亮了!

(二合一)

在摧枯拉朽的绝对武力面前,R国赖以维系存在的力量已被彻底碾碎。

曾经引以为傲的大军,连同其飘扬的旗帜一同沉入海底。

机场跑道被毁、战机化为一堆堆燃烧的废铁。

残存的R国陆军部队龟缩在零星的地下掩体和废墟之中不敢露头。

至此,R国作为一个实体,已经完全丧失了组织任何有效战略反击的能力。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取得了如此压倒性胜利的联合舰队,并没有立刻发动大规模的登陆作战。

那庞大的航空母舰、战列舰、驱逐舰...在彻底肃清了R国周边海域后,纷纷将航速放缓,最终在距离R国海岸线仅一海里的地方下锚停泊。

这个距离,近得令人窒息。

站在岸边残破的废墟上,甚至可以隐约看到甲板上水兵活动的身影。

好吧,有点夸张。

毕竟现在正处于永夜天灾,黑暗笼罩一切,但能瞥见军舰上亮起的灯光倒是真的。

联合舰队采取围而不攻的姿态,意图非常明确:

首先,这个距离确保了联合舰队可以对R国本土任何地点实施即时、精准的火力覆盖。

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存在的、零星的岸基自杀式袭击风险。

将R国本土被完全置于军舰的炮口之下。

敢轻举妄动?

我看你是红豆吃多了,有点想死了。

其次是给R国人上心理压力,在战争中幸存的R国人每天都要面对着近在咫尺的、无法撼动的死亡舰队,将其恐惧在沉默的等待中无限放大。

然后是方便侦察。

联合舰队可以以此为锚点基地,不断派出无人机、侦察小队进行详细的侦察,摸清R国残余势力的具体分布、资源储备以及内部状态,为后续可能需要的登陆作战做准备。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等待后方的高层大佬们的决议。

战争,只是国家意志的延续手段之一,并非最终目的。

联合舰队相当于战场执行者,现在仗打完了,后续要怎么处理R国的资源、人口...等等,那是后方那些高层大佬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

当联合舰队以碾压之势彻底摧毁R国最后抵抗力量,并对R国本土形成铁壁合围的消息传回国内时,猛烈的狂欢与情感宣泄如同火山般在官方辖下的各个官方安全区内爆发。

街道上人头攒动,旌旗招展,锣鼓喧天。

幸存下来的民众举着手电或火把走上街头,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商店里所有能充当庆祝物品的东西被抢购一空,鞭炮声此起彼伏。

孩子们拿着简陋的纸风车在人群中穿梭。

露天的巨大的屏幕上回放着从前线传回的R国舰队沉没和本土烈焰冲天的火海画面,每一次播放都引来山呼海啸般的叫好。

这场跨越海洋、饱含血泪与世仇的战争,终于在此时以彻底胜利告终。

压抑了太久的历史情感,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而在这全民欢腾的时候,站在权力巅峰的最高决策层正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复杂和关键的战后阶段。

其中最为紧迫和核心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置剩余的R国人?

虽说R国本土在这场国战里被来来回回轰炸了几十次,但这种程度根本不可能消灭所有敌人。

除非像一百多年前那样登陆作战,也来一次三光。

但问题关键在于,R国本土上现在最多的可能不是人,而是丧尸。

登陆作战的成本太大了。

不仅要面对丧尸,还得随时防着被打巷战的R国人阴。

简单来说,现在存活下来的的那些R国人口,保守估计也还有百万以上。

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是资源的一种,但也是巨大的累赘负担。

那些R国人是可以用来当做廉价劳动力驱策,可要养活他们,同样也需要大量的物资。

与之前的远程视频会议不同,这一次,几位核心高层暂时离开各自掌权的地区,统一搭乘专机前往位于崇光岛所在海域的基地,准备进行一场面对面的的闭门沟通会议。

选择这里的原因很简单。

海洋上更安全。

各大地区的官方力量都在这里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源用以建设,防御力量可谓是固若金汤。

其次,基地周围方圆数十公里,都不用担心尸潮的侵扰问题。

当然,王霖所在的岛上的那几千头丧尸可以忽略不计。

且不说周围都是茫茫大海,就算那些丧尸真出的来,基地的机枪高射炮也不是摆设。

此时,该基地作为此次远征大军的后勤心脏和前沿指挥枢纽,此刻依旧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运输舰船往来穿梭,码头起重机不停运转,将大量的物资卸下,又将部分前线轮换下来的将士接回。

一架架带有特殊标识的专机在严密护卫下,陆续降落在基地戒备森严的机场跑道上。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