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封疆悍卒 第424章 你们这帮怂货

清晨,铁林谷。

陈家老夫人由大夫人扶着,在院外的小径上慢慢溜达。

两旁的山花开得正好。

偶尔有谷民经过,热情地打招呼,老夫人也会笑着回应。

这些日子,陈家众人渐渐摸清了铁林谷的底细。

当得知这座能遮风挡雨的山谷,竟是当初悄悄去王府送消息的林川一手建起时。

老夫人悬了许久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隔壁院里。

秦砚秋正蹲在石凳旁,给一名伤兵换药。

陈芷兰端着药碗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递过纱布。

见伤兵疼得皱眉,她便轻声安慰:“忍一些,过几日定能好利索。”

这姑娘心地纯良得很,半点不输芸娘。

还多了份未经世事的懵懂澄澈。

见谷中伤员不少,早就缠着大夫人想过来帮忙。

起初老夫人还担心她年纪小、吃不消。

可架不住她软磨硬泡,又看秦砚秋也愿意带她,最终还是点了头。

如今的陈芷兰,每天跟着秦砚秋学认草药、帮忙换药。

原本给伤兵包扎、换药、清理脓疮,甚至换祛腐生肌的五谷虫,不是寻常姑娘家能扛住的事,可陈芷兰心里记着奶奶讲过父亲无数次的故事,望着这些为受伤的将士,眼里只有真切的担忧与怜悯。

不过几日工夫,她竟悄悄学会了不少基础医理手艺。

如今好些轻伤的兵卒,她也能单独照料妥当。

喂完伤兵喝药,陈芷兰端着空药碗,轻手轻脚走进里屋。

床上还躺着最后一名重伤员,他双目紧闭,呼吸微弱。

她的目光不自觉扫过外屋的空床。

就在昨日,那里躺着另一位伤员,终究没熬过去。

当时几名医妇都在哭。

陈芷兰眼泪也是止不住地往下掉。

那是她头一回真切看着一个鲜活的人,就这么静悄悄地离开。

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爹爹。

过去奶奶总说父亲在边关杀敌,是个大英雄。

现在,她才开始懵懂的理解了。

原来英雄……

是要遭这么大的罪啊……

秦砚秋撩着药箱布帘走进来,身后的医妇端着铜盆与布巾。

“芷兰,帮着把床帘再拉开些,透透气。”

秦砚秋放下药箱,伸手探了探重伤员的额头,“还是发热。”

说着,她让医妇将铜盆放在床头,取过布巾浸了温水。

“我来吧。”

陈芷兰接过布巾,拧到半干,开始轻轻擦拭伤员的脖颈与手臂。

这人前胸、后背、肩膀、胳膊、腿上、甚至脸上都是伤。

一道道旧疤叠着新伤,看得人触目惊心。

秦砚秋打开药箱,取出瓷瓶与镊子。

纱布早已被渗出的脓血浸透。

“得慢慢揭,别扯到创面。”

她低声叮嘱,随即用镊子夹着纱布一角,蘸了些温水一点一点润透。

当纱布终于被揭开,陈芷兰眼眶红了起来。

伤口深处还泛着红肿,里面,十几只五谷虫已经吃得圆圆滚滚。

秦砚秋小心翼翼夹出五谷虫,清理干净创面。

又从瓷瓶里倒出些米粒大小的五谷虫,将虫体轻轻敷在伤口深处。

陈芷兰咬着牙看着她的动作,仔细记着每一个过程。

敷好五谷虫,秦砚秋又取过琥珀色的药膏,均匀涂在伤口周围,最后用干净的纱布层层裹紧。整个过程里,伤员虽一直昏迷,却偶尔会因疼痛皱紧眉头,喉间发出微弱的呻吟。

如此重复多次,全部伤口都重新清理了一遍。

秦砚秋的后背已被汗水浸湿,医妇连忙递过帕子让她擦汗。

陈芷兰蹲在床边,低声道:“秦姐姐,下次换药,让我来吧。”

“你可以吗?”秦砚秋笑着问他。

“嗯。”陈芷兰认真点点头,“我可以的,我想给他换药。”

“好。”秦砚秋答应她。

虽然不知道陈芷兰的真实身份,但从将军的安排来看,秦砚秋也隐约能猜得到。

她也很喜欢陈芷兰,仿佛从她身上,能看到当初学医的自己。

见秦砚秋答应了,陈芷兰很开心。

她的目光落在伤员脸上,低声道:“你一定要好起来啊,好多人都在等你呢。”

窗外的蝉鸣断断续续传来。

陈芷兰心里悄悄盼着。

等他醒过来,说不定父亲就回来了。

……

月落日升。

青州卫校场上站满了人。

三千多名西陇卫将士身着半旧的甲胄,目光齐刷刷投向高台。

林川一身战甲,腰悬佩剑,负手而立。

台下静得只闻风声,直到林川开口:“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心里憋着股劲,不甘心。想找遍草原,想亲眼见到尸首,才肯信陈将军不在了……我跟你们一样!”他语气陡然加重,“不光是我,镇北军上下,就连两百多里外落马坡前线的王爷,也在查——”

台下将士中,有人攥紧了拳头,眼底翻涌着不甘。

林川看得分明,话锋一转:“我还知道,有人私下商量着要离开青州卫,要去草原寻将军。可你们想过没有,若人人都这么干,都走了,西陇卫怎么办?你们是不是就打算让它散了?让将军守了一辈子的旌旗,就这么倒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