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封疆悍卒 第418章 第二方案

太州城南门。

城门早已紧闭,守城士兵握着长枪,靠在一旁。

突然,急促的马蹄声从城内传来。

一队王府护卫骑着马,提着灯笼,匆匆赶到城门口。

领头的护卫掏出一块令牌,急匆匆问道:“方才有没有人出城?尤其是一群女眷,带着仆妇,可能还坐着马车!”

守城旗官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没有啊!城门半个时辰前就按规矩关了,关门前出城的都是老农,没有女眷,之后就没再开过门,连只鸟都飞不出去!”

“守好了!”护卫将令牌揣回怀里,“王爷有令,从现在起,任何人都不许出城,哪怕是官差,也得有王爷的手谕!要是放跑了人,仔细你们的脑袋!”

“是!是!”守城旗官连忙应道。

没一会儿,城内便到处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大队兵卒被动员起来,举着灯笼,开始满城搜寻。

士兵们的喝问声、敲门声此起彼伏,原本寂静的夜晚,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镇北王府。

一名护卫匆匆跑回来禀报:“王爷,城门已经查过了,守城的士兵说,没有女眷出城,人应该还在城中。”

镇北王脸色阴沉:“人还在城中就好。传本王的命令,全城戒严,所有街道都派人守住,不许任何人随意走动!再让兵卒们挨家挨户地查,不管是商铺、客栈,还是官员、百姓,都要查仔细了。尤其是能藏人的地窖、柴房,一处都不能放过!”

“喏!”护卫躬身领命,快步离去。

“多派些人手,把后院的废墟清理出来。本王要知道,地道究竟通向了哪里!”

“是,老爷!”管家应声,匆匆离开。

“给黑石卫、铁山卫……不,给镇北军十五卫传令……”

镇北王的目光,落在漆黑的夜中,“只要发现西陇卫的行踪……”

他缓缓扬起头,一字一句道:“杀!无!赦!”

“是!”

几名幕僚立刻应声,抱拳离开。

……

太州城外二里地。

一条蜿蜒的小河静静流淌。

河水映着朦胧的月色,泛着细碎的银光。

将那月色揉成满河的碎玉。

此时已是初夏,河岸的芦苇长得齐腰高,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

蛙鸣此起彼伏,凉风裹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顺着河面缓缓吹来。

这城外的静谧,与城内此刻的紧张喧嚣截然不同。

一处小树林中,人迹罕至。

忽然,一丛灌木丛轻轻动了动。

紧接着,伪装成草地的木板被悄悄掀开。

一道身影先从洞口探出头,警惕地扫过四周。

确认没有动静后,才钻了出来。

紧随其后,又一道战兵身影爬了出来。

他拉着身后人的手腕,用力将背着老夫人的战兵拽了出来。

“扶稳了!”

“老夫人,您可还好?”

“好孩子,我没事,你们受累了……”

“不累!”

越来越多的身影从地道里跌跌撞撞地爬出来。

二夫人拉着陈芷兰,大夫人牵着三夫人,仆妇们相互搀扶着……

看到自己身处树林之中,二夫人又惊又喜。

“这是出城了?”

“对,出城了!”

一名战兵低声回答完,抬手放在嘴边,吹了三声短促的鸟叫。

“啾——啾啾——”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同样的三声鸟叫作为回应。

战兵们瞬间松了口气,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很快,数十道身影出现在月光中,最前头的提着一只灯笼。

灯笼被黑布包着,只露出一丝光亮。

“都接上了?”领头的压低声音问道。

“都接上了,一个不少!”

护送的战兵抹了把汗,“城里开始戒严了,赶紧走。”

“太好了!”领头的立刻招手,“走,马车就在外面!”

“快,把老夫人和夫人们都背上!”有人喊道。

几名身强体壮的战兵立刻上前,小心地背过陈老夫人,又背起体力不支的三夫人和陈芷兰。

大夫人和二夫人则摆摆手,紧紧跟在战兵身后。

林间的风轻轻吹过,带着夏夜的凉意。

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早在租下王府附近那座大院时,林川便已算到前路多险。

救人容易,脱身难。

他暗中布下了两套方案,只待今夜见分晓。

第一套方案,最稳妥:救出众眷后,让她们换上仆妇、商贩的衣裳,混在出城的人流里,从正门离开太州城。

这个方案,建立在王府没有发现陈家人逃走的前提下。

如果被发现,城门必定会第一时间封锁。

再怎么乔装打扮,也出不了城。

于是,便有了第二套方案。

这是一条几乎和王府地道同步开始挖的地道。

他让人以“囤积货物”为名,在靠近南城门外的地方,又租下一座不起眼的小院。

白日里,院中人照常晾晒粮草、修补牛车,叮叮当当作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