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全能软饭王,被总裁老婆曝光了 第349章 传道扶桑去了?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山中寒气逼人。

陈宇叫醒妻女,穿上厚厚的衣服,一家人踏着晨露,向着峨眉金顶进发。

当他们登上金顶观景台时,东方的天际线正泛起一抹鱼肚白。

脚下,是翻涌不休的云海,如同仙境。

“哇——”念念的小嘴张成了“O”形,她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象,“爸爸妈妈快看!好多的呀!”

江芷云也看得痴了。

身为总裁,她去过世界各地,见过无数美景,但没有一处,能像此刻这般,让她感觉灵魂都受到了洗涤。

她不由自主地依偎在陈宇的肩头。

忽然,天际线上金光一闪。

一轮红日,仿佛挣脱了所有的束缚,从云海中喷薄而出!

万丈金光瞬间洒满天地,将翻滚的云海染成一片灿烂的金色。

“佛光!是佛光!”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

只见在云海之上,出现了一个七彩的光环,绚烂夺目,而陈宇一家的身影,恰好被投射在光环中央。

【我的妈呀!这是什么神仙景色!太美了!】

【日出云海!还有佛光!宇神一家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此生无憾了!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了那种震撼!】

【别说话,用心去感受!我录屏了!这绝对是我今年看过最美的画面!】

陈宇拿出手机,将这一幕幕奇景记录下来。

那云海的翻涌,是雄浑的弦乐。

那金光的迸射,是高亢的号角。

那佛光的绚烂,是空灵的钟磬。

他准备继续创作了。

下山时,他们乘坐索道,中途又徒步游览了万年寺。

面对寺中那座宏伟的普贤骑象铜像和着名的无梁砖殿,陈宇又当起了“科普博主”,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念念讲解着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力学原理。

小丫头听得似懂非懂,但只要是爸爸说的,她都觉得特别厉害。

回到市区的酒店,已是傍晚。

吃过晚饭,念念和江芷云玩闹了一会儿便睡下了。

陈宇打开电脑,将白天在金顶拍摄的照片导入。

看着那张红日初升的照片,他脑海中的旋律愈发清晰。

他打开音乐制作软件,开始编曲。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跳跃,一个个音符被迅速地记录下来。

主旋律的乐器选择,他毫不犹豫地填上了一个让这个世界所有音乐人都意想不到的名字。

——唢呐。

当晚,他将制作完成的纯音乐《日出峨眉》上传到了自己的社交账号。

同时,他发布了一篇博文。

“唢呐,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在华夏,这根小小的木管,吹开过百日宴的喜悦,也吹走过长白事的悲伤。它陪着我们出生,也陪着我们死亡。它从不登上大雅之堂,却回响在每个人的故乡。”

“它不该被遗忘。它的高亢,是生命最原始的呐喊。它的嘹亮,是划破黑暗的第一缕天光。”

无数粉丝怀着好奇心点开了那首《日出峨眉》。

三十秒后。

“嘀——”

一声嘹亮、高亢,仿佛能刺穿耳膜、撕裂灵魂的唢呐声,毫无征兆地响起!

【卧槽!!!!!!!!!!】

【我的耳机炸了!我的天灵盖飞了!】

【这是唢呐???这他妈是唢呐???】

【我哭了!我真的哭了!我脑子里全是峨眉金顶日出的画面!这唢呐声一出来,我感觉太阳就在我眼前升起来了!太震撼了!无法形容的震撼!】

音乐中,唢呐作为绝对的主角,时而高亢入云,时而婉转低回。

将,日出的整个过程演绎得淋漓尽致。

古筝、琵琶、编钟等传统乐器作为点缀,与现代电子乐完美融合。

一曲终了,直播间和评论区已经彻底失控。

【对不起!我给唢呐道歉!我以前总觉得这乐器又土又吵,今天我才明白,是我自己没见识!】

【“划破黑暗的第一缕天光”,宇神这个比喻绝了!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从今天起,谁敢说唢呐上不了台面,我第一个跟他急!宇神凭一己之力,把唢呐抬到了它不曾抵达的高度!】

【他不是在写歌,他是在传道!他在告诉我们,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传统文化,到底有多牛逼!】

……

扶桑国,。

深夜,一间灯火通明的公寓里,渡边淳也双眼布满血丝,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句号。

完成了。

他整个人向后瘫倒在电竞椅里。

作为扶桑国小有名气的翻译家,他接过各种各样的稿子,但没有一篇,像手中这篇名为《长安不良人》的短篇推理小说一样,让他从第一个字开始就头皮发麻。

精巧到令人发指的诡计,冷静到残酷的叙事,以及那个颠覆一切的结局……

这根本不是小说。

他不敢想象,这篇小说发布后,会在以推理闻名的扶桑国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渡边淳也将译稿上传到了扶桑国最大的小说网站“物语之森”。

他没有做任何宣传,只是默默等待。

一个小时过去,点击寥寥无几。

两个小时过去,评论区出现第一条留言:【华夏人写的推理?别搞笑了,他们还停留在福尔摩斯时代吧?】

渡边淳也没有回复。

三个小时后,风向变了。

【等等……这个叙事性诡计……是我眼花了吗?】

【楼上的,你没眼花!我看到了结尾,现在正坐在地板上,感觉整个世界观都被颠覆了!这他妈是谁写的?!】

【我以我二十年推理小说迷的身份担保,这是我见过最牛逼的结构!没有之一!】

仿佛一颗深水炸弹被引爆,从凌晨四点开始,《长安不良人》的点击量以一种恐怖的曲线垂直飙升。

“人传人”效应,开始了。

无数自诩为推理小说专家的读者,带着审视和不屑的态度点开链接,然后,再也没有然后了。

他们的骄傲被碾碎,他们的经验被嘲弄,他们的灵魂被那篇小说彻底俘虏。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种双重反转下的核心骗局,就算是京极老师也需要反复构思吧?一个华夏人怎么可能写得出来?】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