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综影视:素锦的百世历劫 如懿传海兰10

熹贵妃都把手伸到她这里了,那么海兰也没必要再客气。

控制个小太监,把熹贵妃和果郡王、沈眉庄和温实初、叶澜依和果郡王、苏培盛和崔锦熙、卫临还有温实初、熹贵妃和甄玉隐,那点儿乱七八糟的过往往景仁宫一送。

当然海兰还在信上写了,滴血认亲并不准确,亲生父子的血也有可能不相容,非亲生的也有可能相融。

若想判断孩子的父亲是谁,只找医术高明的大夫给孩子诊脉,看他们是足月还是早产。

把关键信息都写好又送出去,剩下只用等消息就成。

果然昔日的打胎大队长没有让海兰失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宫里就已经变了天。

被软禁在景仁宫的宜修,虽然被皇帝下旨死生不复相见。可她心里有巨大的仇恨和不甘一直支撑着,让她能够好好活到如今。

能够把消息送到她这个不费而废的皇后手里,说明背后的人也是有本事的。能利用她这个苟延残喘的皇后,至少字条上写的内容应该都是真的。

对家族并没有多少牵挂,对皇上也已经心灰意冷的宜修,为了心中的不甘和仇恨,决定最后拼上一把。

她动用了太后留给她埋的最深的眼线,趁着苏培盛没在皇上跟前伺候的空档,养心殿一个不太起眼的小太监,就把宜修手里那封信直接呈到了御前。

一开始胖橘还因为景仁宫送的信不想看,后来还是那个小太监说:“回皇上,景仁宫的人送信过来的时候,说是有人趁着送饭的机会,把信送进了景仁宫。还说里面的内容事关江山社稷,叫奴才务必避开苏公公的时候呈给您。”

身为一个已经年老体衰的帝王,本身的疑心病就很重。

这会儿听着奴才这么说,他并没有着急看信。

反而叫来了粘杆处的夏刈,先叫人控制住这个小太监,再叫来御前侍卫守住养心殿大门。

随后又传来太医,本能的胖菊这回并没有叫卫临。而是另外叫了太医院平时比较低调的两个太医。

等太医先验过信纸上没有毒,皇上再重新接过那封信,一目十行的看了上面的内容。

这一看不要紧,信上的内容叫胖菊气血上涌,喉中只觉得腥甜,一口血就喷了出来。然后两眼一黑,整个人就倒了下去。

幸亏养心殿就候着两位太医,这会儿见皇上吐血又昏倒,赶紧拿出看家的本事,一通扎针又是灌药。好一会儿才把皇上给救醒。

胖橘醒来的第一件事儿,都顾不上他自己的身体,直接下旨让御林军先护好养心殿。

另派一队御林军把后宫给围起来,同时让夏刈亲自带人,把苏培胜和他的徒弟、太医卫临、以及永寿宫和曾经惠嫔身边的奴婢通通带走,单独审讯。

至于果郡王,随便用了个御前失仪的借口,先把人圈在王府。

宫里忽然这么大动静,后宫嫔妃被弄得人心惶惶。就连游离于后宫之外的重华宫,也感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

如今的弘历也顾不上后院纷争,对一直在书房转着圈儿的派人打听消息。

可惜这回圣旨下的突然,后宫一干人等也都一头雾水。

就连出去打探消息的小太监,也直接被加强巡逻的御林军给赶回了重华宫,并严令禁止不许随便走动。

好在弘历如今也算是隐形太子,宫里愿意卖他好的人也有不少。

很快他这边也得了消息,永寿宫被御林军围住,宫里的宫女太监全都被关进了慎刑司,并且在严加拷问。

“王爷,如今还不知道是什么事儿。只是慎刑司那边口风也很紧,奴才实在打听不出什么消息。”

弘历皱着眉,看着跪在地上的奴才。有心想责罚一顿,可又不敢在这时候闹出动静。只能无奈的挥挥手,让他继续出去打探消息。

结果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进入重华宫,弘历的眉头也皱的更紧。

什么苏培胜也进了慎刑司。

还有太医院的太医也进去一个,问题是这个太医还是西贵妃的亲信。

后来熹贵妃的义妹,那个十七叔的侧福晋好像也被宣进宫。

看来看去,好像被牵扯进来的全都是熹贵妃一脉。作为熹贵妃名义上的儿子,弘历的日子过的也是提心吊胆。

好不容易大家跟鹌鹑似的缩了几天,结果没迎来雨过天晴,后宫又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

宁嫔推六阿哥入水,致使六阿哥早夭,皇上大怒,直接赐死宁嫔。

熹贵妃痛失幼子,伤心之下竟也一病不起,没几日便药食无医,直接跟着六阿哥去了。

静和、灵犀两位公主,直接被送去公主所,由教养嬷嬷教导。

端皇贵妃、敬贵妃,治宫不严,致使后屡生事端,着降为贵人,各自禁足于各自寝宫。

这算皇宫里发生的几件大事儿,还有出宫修行的舒太妃,偶感风寒、重病不治的消息就没掀起多大风浪。

倒是果郡王侧福晋甄玉隐,实乃百夷罪臣之女,被皇上下旨休弃。

甄远道私纳罪臣之女,并以外室女充当嫡女婢,甚至混淆血统嫁入皇家,其心可诛。于是甄加满门被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大概是为了皇室颜面,雍正发作出来的就这么多人。至于其他人,就等这个小心眼儿又记仇的帝王过后慢慢算账。

比如沈自山,每两年由于贪污军饷,直接罢官抄家,全族流放。流放途中却遇山匪,阖族竟无一人生还。差不多跟甄家一个下场。

至于太医温实初和卫临两家,也被随便找了个借口,比如治死了静和公主,这两家也直接被抄家斩首。

皇上这么隔三差五发作一回,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那真的是噤若寒蝉。

就连之前推行不顺畅的政令,如今也变得顺畅起来。

雍正皇帝杀了这么多人,总算稍微消了点儿气。只是看着如今的氛围,倒是让他政事上轻松许多,干脆就一直严肃下去。

这段时间的弘历已经敏锐的察觉出,肯定是熹贵妃那些人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触怒了皇阿玛。

身为熹贵妃的儿子,也只能努力在皇阿玛跟前表现,争取做一个在他皇阿玛眼里合格的继承人。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