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明辽国公 第194章 平复吐蕃、乌斯藏贡道贯通

且说邓愈与沐英率大军至雅州。

旋即兵分两路,邓愈领军向北,沐英统军往西。

邓愈率军自董卜韩胡司起行,一路疾进,终至灵藏之地。

沐英率军一路奔袭,终至磨儿勘。

邓愈率军方至灵藏地区,便遇吐蕃军队阻拦。

但见那吐蕃军阵,人马攒动,刀枪如林。

邓愈神色沉稳,勒马阵前,号令将士整肃队列,长枪在前,弓弩于后。

未几,吐蕃军呐喊着冲杀而来,马蹄声如雷,尘土飞扬。

邓愈一声令下,明军弓弩齐发,箭雨如蝗,射向吐蕃军。

吐蕃军虽中箭者众多,却仍悍不畏死,奋勇向前。

待双方相接,短兵相交,喊杀声震天。

明军长枪兵奋力挺枪,刺向吐蕃骑兵,枪尖闪烁寒光,不少吐蕃骑兵被挑落马下。

吐蕃军挥舞长刀,砍杀明军,血花飞溅。

邓愈见战况胶着,亲率精锐骑兵,从侧翼杀出,如猛虎入羊群,直冲入吐蕃军阵。

吐蕃军阵脚大乱,明军趁势掩杀,吐蕃军队渐渐抵挡不住,开始溃败而逃。

邓愈领军追击数里,大获全胜。

沐英率军抵磨儿勘,便与吐蕃军狭路相逢。

但见吐蕃军依山列阵,气势汹汹,其将领立马横刀,麾下士卒皆执利刃,严阵以待。

沐英立马阵前,神色坚毅,环顾四周地形后,迅速布阵。

他令强弩手于高处列阵,步兵居前结成方阵,以长盾抵御敌方箭矢刀枪,长枪兵隐于盾后。

骑兵则于两翼待命,随时准备突击。

战鼓擂响,吐蕃军率先发动攻击。

他们纵马奔腾,呐喊着如潮水般涌来,马蹄踏得地面尘土飞扬。

吐蕃军中,箭如雨下,射向明军阵营。

沐英镇定自若,一声令下:“放箭!”

明军弩手齐发,弩箭带着尖锐呼啸,射向吐蕃军,一时间,吐蕃军阵中惨叫连连,不少骑兵中箭落马。

双方短兵相接,吐蕃军挥舞着长刀,凶狠地砍向明军。

明军步兵凭借长盾和长枪,顽强抵抗。

长枪如林,从盾缝间刺出,阻挡吐蕃军攻势。

战场之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惨叫声交织一片。

沐英见时机成熟,挥动令旗,两翼骑兵如离弦之箭,迅猛冲向吐蕃军侧翼。

骑兵们手持长刀,在吐蕃军阵中左冲右突,将其阵形搅得大乱。

吐蕃军腹背受敌,渐渐陷入困境。

虽拼死抵抗,却已无力回天,最终大败而逃。

沐英乘胜追击,斩获颇丰,一举占据磨儿勘要地。

此番吐蕃阻断乌斯藏贡道,于该地举兵叛乱。

邓愈与沐英率军前来平乱,直给吐蕃以迎头痛击。

吐蕃之地,元朝余孽心犹不死,欲搅乱局势。然未料大明征讨之军至速,且领军者皆为当世绝顶将才。

邓愈与沐英于馆觉顺利合兵,两方将士会合之际,士气大振,军威雄壮。

稍作休整后,二人即率大军西进,剑指昌都。

大军行进间,军旗猎猎作响,士卒步伐整齐,所过之处尘土飞扬。

邓愈与沐英并辔而行,沿途审视地形,商议破敌之策。

行至昌都近郊,吐蕃守军早已严阵以待,城墙上旌旗林立,刀枪闪耀寒光。

邓愈下令扎营,先遣轻骑哨探敌情,摸清昌都吐蕃军的布防虚实。

待情报探明,二人依地势与敌军情况,定下攻城之计。

沐英率精壮步兵为先锋,携带云梯、攻城锤等器械,趁夜色逼近城墙。

邓愈则亲率骑兵于侧翼埋伏,准备截断吐蕃援军并突袭敌军后方。

攻城之时,鼓角齐鸣,喊杀声震天。

沐英所率先锋部队奋勇向前,不顾城上箭矢如雨,奋力架起云梯攀爬城墙。

吐蕃守军拼死抵抗,石块、箭矢纷纷落下,攻城士兵不断有人倒下,但后继者毫不退缩,勇猛攀登。

与此同时,攻城锤不断撞击城门,发出沉闷巨响。

见攻城陷入胶着,邓愈看准时机,率骑兵从侧翼杀出,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吐蕃军阵。

吐蕃军阵脚大乱,后方一时陷入混乱。

城上守军见状,军心浮动。

沐英趁机指挥士兵加快攻城节奏,终于有明军率先登上城墙,与吐蕃守军展开近身肉搏。

随后,越来越多的明军涌入城中,经过一番激烈拼杀,成功攻破昌都。

那元朝余孽于吐蕃之地,听闻邓愈、沐英所率大明军队一路西进,势如破竹。

但见那明军所到之处,城池连克,吐蕃军望风披靡,军威之盛,震动四方。

余孽众人闻此消息,顿时面如土色,两股战战。

为首者牙关打颤,声音发颤道:“这……这大明军队如此勇猛,我等如何抵挡?”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尽是恐惧之色。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毫无抵抗之意。

有人慌乱提议:“听闻青海地势复杂,或可暂避锋芒。”

众人仿若抓住救命稻草,纷纷称是。

当下,元朝余孽顾不得许多,匆忙收拾细软,带上家眷,驱赶着牲畜,慌不择路地朝青海地区奔逃而去。

一路上,众人神色惊恐,不敢有丝毫停留,生怕那大明军队追来。

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狼狈之态,不堪入目。

邓愈遂对沐英言:“汝且留于吐蕃之地,务将元朝余孽尽皆扫灭。”

言罢,自率大军向北进发,朝着青海方向追击一程。

月余之后,乌思藏贡道重通,吐蕃之地再归安宁。

未几,捷报飞驰传入应天。

朱元璋览报,龙颜大悦,目光熠熠,连声称道:“邓愈、沐英果不负咱期望,实乃咱之股肱良将!吐蕃既平,贡道复通,边境可安矣!”

言罢,喜形于色,满朝亦为之一振。

朱元璋即颁令:“着邓愈、沐英速速班师回朝。”

与此同时,常茂于木里吉地区扬威,震慑周遭部落。

常孤雏遣数教官往木里吉,令常茂于当地招募合格之士,于木里吉设木里吉卫所,命常茂出任指挥使。

与之相关文书诸事,常孤雏早遣人呈送应天。

朱元璋得辽东奏报,又复大喜。

常家一门,不单常遇春与常孤雏,即连常茂这后生亦初露锋芒。

于是,朱元璋准常茂任木里吉指挥使一职。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