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快穿:不孝女补偿手册 第24章 九零出国留学崇洋媚外的孙女24

找对象这件事一直到2003年,林观复都没有付诸行动。

2003年的春天,林观复站在已经大变样的国贸大厦办公室窗前,俯瞰着日新月异的城市景观。

98年回国,到今年已经是她进公司的第五个年头了。

刚进公司的市场专员到渠道市场经理,通过校校通工程晋升为市场部副总监,再到两年前正式成为市场部总监。

她已经成为环球电脑中国区最核心的管理层成员之一。

这几年她在业内可谓声名鹊起,多次登上业内的杂志。

林爷爷和林奶奶除了为了她成家的事操心一点,其它的是半点不操心。

林观复承诺的三十岁之前买房已经超出目标地实现了,在市区买了新房,只不过林爷爷和林奶奶坚持住在老房子里,林观复只能又将老房子翻新,添置了所有能想到的现代化设备。

目前最受林奶奶青睐的就是微波炉和洗衣机,林爷爷居然退休后都学会了电脑玩单机小游戏,平时看看新闻、打打麻将,更是不亦乐乎。

小区里的邻里哪里还会“可怜”老两口,取而代之的是敬佩和时不时地取经,尤其是李婶子的外甥毕业后找她“指点迷津”,现在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后,李婶子简直是林观复的狂热粉丝,逢人便夸,比林奶奶还要热情。

林观复事业上、生活上都得到了自由,光鲜亮丽之下,她却是在思考“退路”。

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助理马安进来通知:“林经理,会议要开始了,桑德先生要到了。”

会议室里的氛围并不好,丧德先生严峻地站在投影幕前,上面显示着最新的销售数据。

老生常谈的不满意。

“……总部对上个季度的业绩……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

林观复听着他流利的中文,心里却是波澜不惊。

虽然她是市场部的总监,但这个下滑的锅还真扣不到她身上。

又不是她负责的地方出现了问题,而且,过去一年里面她陆陆续续提交过不下五次的方案,只不过都被否决了而已。

林观复面上一副脸色不好看的模样,但心里确实平静如水。

丧德先生加重语气:“……总部认为中国区的战略价值在下降,按照报表显示,印度和东南亚市场增长更快,而且成本更低。若是不能扭转局面,投入的资源定然会削减。”

会议室内没有人敢接话,几位高管同样面面相觑。

林观复心里告诉自己最后一次尝试,深吸一口气,开口问道:“丧德先生,总部是否考虑调整在国内的投入战略?”

桑德先生看见说话的人是林观复,目光稍缓:“你有什么想法?”

林观复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我认为问题并不在于总部在中国区投入多少,而在于战略方向是否正确。”

“和其它品牌相比,这几年总部一直将中国视为销售市场,除了教育优选系列的产品,所有产品设计、技术都是在总部完成。”

“以XX品牌为例,从00年开始,他们推出的家用电脑概念和天赐系列,完全针对中国家庭需求设计,而我们的产品几乎全部是总部设计的简化版。”

销售总监皱眉反对:“我们产品的溢价还在,消费者还是认国际品牌。”

“但这种优势在消失,销售报表就是最好的证明。”林观复直接点出来,“认国际品牌那是因为过去本土没有真正能竞争的品牌,但过去几年下来,已经有许多品牌打开了知名度,国际品牌的优势在这些冲击下已经消失了。”

会议最终还是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林观复的提议并没有得到一个答复。

她心里明白,倒是销售总监离开前走到她身边:“我说你啊也别太认真了,总部的想法不好改变,我们做好分内的事情就好。”

林观复只是微微一笑,她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不听劝怪不了她。

心里模糊的念头逐渐清晰,该做的决定也该做了。

周末的时候本市的电脑节举行,林观复目前参加这类活动都是以行业专家的身份参加,她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年轻人居多,感慨万千。

四年前电脑城还是以销售组装机为主的电子市场,如今却是众多本土品牌旗舰店和研发中心,品牌店前人头攒动,还有各种创新展台让人眼花缭乱。

林观复参加完受邀的流程开始闲逛,纪澜出差了,要不然这次她倒是能来拍点素材,要不是林观复不会用相机,这个任务肯定会被分摊给她。

目前手机的像素十分感人,林观复都只能把手机当成一个联络工具,不过贪吃蛇和俄罗斯方块挺好玩的。

“林经理?”

林观复听到有人喊并不意外,回过神却看到一张陌生的,略带惊喜的脸。

来人大约三十岁上下,很年轻,一身标准的精英范。

林观复看了看脑袋上的头发,没有打发油。

“您是?”林观复确认她没见过眼前的人。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