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山不晚 第131章 兴懿的算盘

宋清荷的呼吸凝滞在胸腔里。

萧如晦离她更进一步,声音压在她发顶,字字淬火,“我萧如晦不能替宋大人伸冤,誓不为人。”

第二天一大早,萧如晦的车队从莲花县出发,朝京城赶去。

与此同时,也在返回京城路上的兴懿皇帝收到快报,说是萧如晦已经启程回京。

兴懿皇帝看完折子,随手扔到车厢里的案几上,一边嘴角勾着。

江岁宁问道:“皇上怎么了?”

兴懿皇帝揽过她的肩膀,笑笑:“永王从莲花县启程回京,莲花县的案子结或者没结,朕都高兴。”

“没结,为什么高兴?”江岁宁不解的问道。

兴懿皇帝回:“永王是太子的同胞兄弟,两个人虽然没什么感情,可到底是一奶同胞。朕将太子软禁在宫中,谁知道永王会怎么想,会不会想救太子。所以永王去莲花县查案,是朕给他下的一盘棋。”

兴懿皇帝的手指缓缓从江岁宁的脸颊滑至她的下巴,力道不轻不重,却带着不容挣脱的掌控感。他唇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底却幽深如寒潭。

“他查不出凶手,朕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他发配回封地,此生不得进京。若是查出了,正好可以帮朕改变朝局,朕以后再找机会收拾他。朝廷里的大臣们,朕最怕的是那种三朝甚至四朝元老,这种人根基深,还容易倚老卖老。朕要的是铁打的朝廷,流水的大臣,这样朕才能更好的控制他们。”他轻笑一声,语气温柔得近乎残忍。

江岁宁眸光微颤,长睫低垂,掩住眼底的一瞬惊乱。她红唇轻启,嗓音柔软似水:“臣妾愚钝,不懂这些……但皇上深谋远虑,定是没错的。”

兴懿皇帝忽的厉声道:“宁儿,没人能逃得出朕的五指山,你也是。”

江岁宁不确定兴懿皇帝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她立马扑到兴懿皇帝的怀里,道:“臣妾心里只有皇上一个,您就赶臣妾走臣妾都不会走。”

兴懿皇帝口气缓和:“这就好,只要你不辜负朕的感情,朕保你一世荣华富贵。”

萧如晦一行人连夜赶路,在天黑之后终于进入京城。

萧如晦将宋清荷安排在她之前住过的房间,还安排了个丫鬟给她使唤。

“不用了,我明天想去把阿碧和裴忌接过来,我走的时候他们借住在陆观棋的府上,现在我回来了,想带着他们。”宋清荷道。

“嗯,这样好。不过你不方便露面,我差人去陆府传话,请他们来便是。”萧如晦也希望裴家的人能够跟着过来,而不是跟在陆观棋身边。

“麻烦王爷了。”

两个人都没了话,萧如晦还没走,宋清荷也不好开口赶他走,萧如晦欲言又止半晌,宋清荷问:“王爷还有事?”

萧如晦顿了顿,认真道:“以后别叫我王爷了行么?”

“嗯?”

“我名如晦,字守愚。”萧如晦的眼神里闪着期待,亮晶晶。

宋清荷喃喃道:“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守愚,你没有做到。”

萧如晦噗嗤一声笑出声:“我要反其道而行之,晦极必旦。”

第二天得到消息的裴忌和阿碧悄悄从陆府后门离开,来到空春园见宋清荷。

“小姐!”阿碧早已把宋清荷当做裴家小姐,快要两个月不见,她激动的眼泛泪花。

相比之下裴忌则内敛许多,可也难掩开心:“小姐可还安好?”

“嗯,很好。你们呢?”宋清荷看着两人。

阿碧回道:“陆大人待我们很好,给安排了上等的厢房,平时也不用我们做事,一日三顿好吃好喝的。”

裴忌敛了敛眸子,上前一步:“小姐,我有话要说。”

宋清荷带着裴忌来到她的厢房,裴忌跟在身后关上门。

“小姐,你离开的这段时间,陆观棋在查宋大人的案子,查到了韦毅头上。”裴忌道。“但是我不清楚韦毅现在身在何处,只打听到,京城的学政换了人。”

宋清荷慢慢坐到圆桌旁的凳子上,若有所思。

紧接着,裴忌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手递给宋清荷:“这是黄柏山私藏的信件,是陆进当年写给韦毅的,里面有陆进安排韦毅腾出地方存放私盐的内容。”

宋清荷眼前一亮,接过信后立马打开查看。

“陆观棋知道这封信在我这儿,他也在找,但是我没给他。他说……小姐您拿到信后会去告御状……”裴忌忽的跪下,宋清荷眉头微蹙。

“你这是做什么?”

“小姐,如果您要告御状,裴忌愿意代为行之。”

宋清荷沉默不语。

“您救了裴家,裴忌的命就是您的,告御状的三道关您即使过去了也要扒层皮,裴忌可以为宋大人告御状。”

裴忌态度坚决,他深知劝不住宋清荷,不如自己替她去做了。

宋清荷眼底燃着幽暗的火:“我这一路走来,要的不是谁替我去死。裴忌,谢谢你帮我找到这封信,其他的事你不用管了。”

“小姐!”

宋清荷声音从低沉转为轻柔:“好了,起来吧。陆观棋现在在在陆府么?”

裴忌起身回道:“他随皇帝出巡津州,应该快要回来了。”

宋清荷点点头:“好,我知道了,你去休息吧。”

裴忌走后,宋清荷将信放在桌子上,又从随身一个包袱里拿出当初孟南曦交给她的账册和殷启的那本账册。

两本账册,一封信,宋清荷知道,自己告御状的时机到了。

窗外树影摇曳,似有风声呜咽,恍惚间如当年宋府燃起灭门大火那日的不敢声。

萧如晦一早进宫,才知道兴懿皇帝还有一天才能回京。

没有见到兴懿皇帝,萧如晦准备离开,刚转过垂花门,忽见一瘦小的身影从石柱后闪出。那小太监七八岁模样,面色苍白,嘴唇干裂,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他噗通跪地,声音压得极低。

“王爷,救救太子……”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