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讲完了。”“谢谢大家。”
元圣张大山平静的声音,带着无尽余韵,伴随着他轻轻一鞠躬,缓缓消失在“万里铜网”的无形波动中。
整个帝国,仿佛在这一刻,陷入了死寂。
随即,又猛然复苏!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死亡”——延续数千年的思维定式与“常识”,在这一瞬,彻底崩塌。
这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生”——名为“独立思考”与“质疑精神”的文明火种,浴火重生!
京城,皇家中央师范学堂,开蒙大讲堂。
年轻的帝王赵乾,从极致的思想震撼中缓缓回神。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高呼“老师圣明”,也没有像那些仍沉浸在“自由落体”实验冲击中的文武百官,发出多余的感叹。
他只是静静地凝视那个缓缓走下讲台的瘦弱老人。
许久。
他缓缓起身,对着即将消失在侧门外的背影,如同最普通的学生面对最敬爱的老师,恭恭敬敬地深深一鞠躬。
他什么也没说。但那前所未有的明亮眼神,已说明一切。
他知道,从今日起,他与脚下这古老的帝国,才真正拥有了一个足以征服“星辰大海”的全新灵魂。
“陛下。”
帝师张小山上前,轻声提醒:“元圣已经走了。”
“朕知道。”赵乾缓缓直起身,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平静与自信。
“老师,方才元圣的‘开蒙三讲’,你可都记下了?”
“回陛下。”张小山从怀中取出一份速记手稿,“一字不差。”
“好。”赵乾点头,目光如炬。
“传朕旨意!”“即刻将‘开蒙三讲’命名为《格物入门》!”“由皇家印刷局连夜刊印一万万册!”“朕要在一月之内,让大宁每一位‘希望小学’的孩童,人手一册!”“朕更要让《格物入门》成为大宁未来所有‘高考’的必考之题!”“凡不能领悟‘质疑’‘思辨’‘实践’三大精神者,永世不得为官!”
一番话,斩钉截铁!为这场思想启蒙,加上一道最强硬的“制度”之锁!
与此同时,皇家圣贤文化研究院,大成殿内。
旧时代的“文坛泰山”孔方正,也听完了这场足以颠覆他毕生信仰的“开蒙之课”。
他那干涸浑浊的老眼中,没有愤怒,也没有不甘,只剩一片如死灰般的茫然。
“‘未知’永远大于‘已知’……”“‘眼见’未必‘为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喃喃重复着这三句简单却如神谕般的“格物”箴言。
许久,他缓缓起身,走到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前,轻轻拂去牌位上那层薄薄的灰尘。
“老师。”他沙哑的声音在空旷大殿中幽幽响起。“您当年周游列国,倡导‘有教无类’,所求不正是‘人人如龙’、‘民智大开’的大同世界吗?”
“今日,弟子似乎终于看到了通往您理想国的路。”“只可惜……这条路,与我等不肖子孙所走的,竟如此不同。”
说罢,他缓缓转身,对着身后同样一脸茫然的数百名“终身院士”,挥了挥手。
“都散了吧。”他的声音充满勘破红尘的疲惫。“从此之后,这大成殿,关门吧。”
旧时代,在这一刻,彻底放下了最后的骄傲。
而新的时代,则在广袤的民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
那场充满奇趣与颠覆性的“开蒙之课”,如同一颗魔力种子,在千万孩童心中疯狂生根发芽。
他们开始对这世界产生前所未有的好奇:
“爹!为什么煮熟的鸭子不会飞?是因为它没翅膀了吗?”“娘!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眼?是有风在吹它们吗?”“先生!您说‘眼见未必为实’,那您怎么证明您说的就是‘实’的呢?”
一个个充满童趣却直击核心的“为什么”,从帝国的每个角落不断涌现。
新晋教习们被这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折磨得焦头烂额,却个个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他们知道,一个充满“质疑”精神的“小怪物”时代,已经降临!
这场思想狂潮,最终以最直接、最蛮不讲理的方式,转化为推动“大基建”工程滚滚向前的无上动力!
“什么?‘京北线’因缺少高级工程师而进度受阻?”“这怎么可以!”“元圣说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走!兄弟们!咱们不等了!自己去工地上‘实践’!”
无数尚在格物大学苦读的年轻学子,在听闻前线工程受阻的消息后,不约而同地自发组织起来。
他们背起行囊,带着课本,如一群充满理想主义的朝圣者,义无反顾地涌向充满汗水与泥泞的“京北线”第一线。
白天,他们与工匠同吃同住同劳动;夜晚,他们在简陋工棚内点起油灯,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地上的实际问题结合,攻克一个个棘手的工程难题。
他们的到来,彻底点燃了数十万普通工匠的学习热情:
“小先生!再给俺们讲讲那‘杠杆原理’是啥玩意儿?”“是啊!昨天我用您教的法子,一个人撬动了一块千斤巨石,简直比神仙法术还好用!”
于是,一幅魔幻现实主义的奇特画卷,在“京北线”工地上徐徐展开。
白天,这里是全世界最庞大、最火热的建设工地;夜晚,这里又变成最庞大、最简陋的“露天课堂”。
理论与实践,在此完美融合。知识,第一次展现出改天换地的无上力量!
这场由“思想”引发的“建设”狂潮,最终带来了“效率”的指数级爆炸!
“报——!”“总局开工第一月战报!”“‘京北线’铺设主干线路八百里!”“‘京南线’勘探工作全面完成,首根电线杆已于昨日在江南竖起!”“‘东西大动脉’因地形复杂进度稍缓,但‘兰州’分段已全线贯通!”
当这份充满奇迹色彩的“月度战报”呈上紫光阁时,赵乾看着那一个个远超计划的恐怖数字,许久,缓缓抬头,望向窗外万里晴空。
“老师……”他喃喃自语,“朕好像终于明白,您为何说……知识,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