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命理探源【译注】 定命论与孪生子

原文:

坚复先生云:在科学昌明的现代,还有许多人相信「定命论」的。

中国的星相学就是完全以定命论来推断人们的一生遭遇。

欧西的定命论者,看来不及中国星相学家(即命理家)以阴阳干支来作极细微的分析,但对于定命的见解也深信不疑。

比如一个妇人到帽店买帽子,翻来覆去选择,花了许多时间才决定买其中一顶,在定命论者眼中,则视为庸人自扰,以为她在进入店门之前,已经冥冥中肯定那一顶属于她所有的了。

译文:

坚复先生说:在科学昌盛的现代社会,依然有很多人相信“定命论”。

中国的星相学,就是完全依据定命论来推断人一生的经历和遭遇。

西方的定命论者,看起来不如中国星相学家(也就是命理家)用阴阳干支进行极为细致的分析,但他们对“命运早已注定”这一观点也深信不疑。

比如有一位妇人到帽子店买帽子,反复挑选,花费了很多时间才决定买其中一顶;在定命论者看来,这是庸人自扰,他们认为妇人在走进店门之前,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那顶帽子是属于她的了。

注解:

“坚复先生”为文中提及的观点持有者,具体身份未明确,此处按原文称谓直译。

“定命论”指认为人的命运由先天因素决定、无法通过人力改变的理论,是全文核心讨论的概念。

“星相学”此处特指中国传统命理术,非西方占星术,原文括号中“即命理家”已明确其与“星相学家”的等同关系。

“阴阳干支”是中国传统命理分析的核心工具,“阴阳”为古代哲学对立统一概念,“干支”即天干(甲、乙等十天干)和地支(子、丑等十二地支),用于标记时间、推演五行生克。

“庸人自扰”指本来没有问题却自找麻烦,此处体现定命论者对“人主动选择”的否定态度。

原文:

按:上说只个妇人当是命定有金钱购帽,命定有知识选帽,否则必不能手持钱囊步入帽店之门。

语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况有金钱购帽,而又具知识以选帽乎。

《寄蜗残赘》云:人生富贵贫贱悉由命定,即身后荣辱亦命中所注。

世人群尊关帝,设于在曹之日,或遇害,或病殁,后世谁亮其心,乌知其忠肝义胆冠绝古今哉。

至秦桧之恶万世唾骂,然上书二帅千余言,慷慨激烈,必欲立赵氏之后。

即令李若水辈执笔为之,亦不过如此。

设当时触怒被杀,得不指为宋室忠臣乎?

关帝不死于曹,以成其忠。

秦桧不死于金,以成其奸。

命中早定,人自不知耳。

译文:

按语:上面所说的那个妇人,本该是命中注定有金钱买帽子,命中注定有分辨能力挑选帽子;否则她必定无法拿着钱袋走进帽子店的门。

俗语说:每一顿饮食、每一点得失,没有一样不是早已注定的。

更何况是拥有金钱买帽子,还具备分辨能力挑选帽子这种事呢?

《寄蜗残赘》中说:人一生的富贵、贫贱,全由命运注定,即便人死后的荣耀与耻辱,也是命中早已注定的。

世人都尊崇关羽(关帝),假如他在投靠曹操的时期,要么被杀害,要么因病去世,后世谁能明白他的本心,又怎么会知道他的忠肝义胆是古今第一呢?

至于秦桧,他的恶行被万世唾骂,但他曾给两位元帅上书一千多字,言辞慷慨激昂,坚决主张拥立赵家(宋朝皇室)的后代。

即便是让李若水这类(忠臣)提笔写,也不会比这更好。

假如当时他因言辞触怒他人而被杀死,难道不会被视作宋朝的忠臣吗?

关羽没有死在曹操麾下,因此成就了他的忠名。

秦桧没有死在金国,因此成就了他的奸名。

这些都是命中早已注定的,只是人们自己不知道罢了。

注解:

“按”是古代典籍中常见的“按语”,指作者或注者对前文内容的补充、评论或阐释。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传统俗语,强调细微之事皆由命运决定,常被用于支撑定命论观点。

《寄蜗残赘》是清代学者梁章钜所着的笔记体着作,内容多涉及历史、民俗、议论等,此处引文用于佐证“生死荣辱皆由命定”的观点。

“关帝”即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后世被尊为“武圣”,是“忠”的象征;“在曹之日”指关羽暂时投靠曹操的时期,史载其“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其忠肝义胆的体现。

“秦桧”是南宋奸臣,以陷害岳飞闻名,被视为“奸”的代表;“二帅”指当时南宋的军事统帅(具体所指需结合历史背景,此处按原文“二帅”直译);“李若水”是北宋末年忠臣,因反对金国立张邦昌为帝而被杀,此处用其代表“忠臣”,与秦桧形成对比。

原文:

又如中东方面,许多伊斯兰教徒也深信定命的。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