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下雨了?”
瓮城之内的两红旗旗丁们,感受到头顶掉落的液体,有些旗丁疑惑的抬头向上看去。
很快,闻着刺鼻的味道,人群中就有旗丁惊慌的大叫起来:“啊!是火油!是火油!”
进入瓮城的旗丁们顿时如同炸了窝的蚂蚁一般,开始四散向外奔逃。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火油倒在清军头顶的同时,城墙后出现了一排上面搭着火箭的弓箭手,而阎应元也在其中,他快速从身旁亲兵手中接过的一张弓,他的弓弦上一支箭头也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箭。
他引弓如满月,燃烧的箭簇在夜空中划出一道优美而致命的弧线,精准地落入了瓮城中,那人群最密集、火油最集中的地方。
“轰!”
一条焰火巨龙腾空而起,瞬间爆发出吞噬一切时,沉闷而恐怖的咆哮!
火星触及火油的刹那,烈焰如同有了生命的地狱之花,轰然在夜空下绽放!
火舌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蔓延、窜升,在火箭的助燃下,瞬间连成一片滔天火海!
宽阔的瓮城之内,顷刻间化作一座巨大的、有着惊人温度的巨大熔炉!
瓮城城墙上,不仅有士卒不停的向下射着火箭,更有士兵将整捆整捆、同样浸透了火油的柴草,如同雨点般投入瓮城。给这座熔炉增添着柴火!
瓮城中的嚎叫声这时才猛地爆发出来,却不是两红旗旗丁们冲锋攻城的怒吼,而是变成了他们能发出的最凄厉的哀嚎。
浑身是火的清兵在火海中疯狂地翻滚、冲撞,试图扑灭身上的火焰,但他身上燃烧的火焰,撞上别人,却只能引燃更多的同伴。
尤其是那些身穿几层沉重甲胄的红,白甲兵,以往他们所向无敌,无懈可击的厚重的甲胄,在此时却成了最致命的累赘,一旦被火舌缠上,它便如同附骨之疽,高温会将这些穿着数层铠甲的巴牙喇战兵,给活活烤成焦炭。
瓮城之内,人马相互践踏,浓烟与焦臭的气味冲天而起,昔日耀武扬威的两红旗精锐,此刻成了在炼狱中挣扎哀鸣的火人。
……
本来在“千里眼”中,得意洋洋观察着大批人马进入城内的满达海,看到瓮城中猛然爆发出一股冲天的火柱来,他瞬间就被惊的手脚冰凉。
满达海立马扔掉“千里眼”,就要带亲兵赶去救援,
结果没走几步,他就只见瓮城城门处的那些守卒,他们不知从哪里,推出来了两架奇形怪状的车子出来,一面对准了城外的想要入城救援而来的满达海亲军,一面对准了想要出城而来的瓮城内身上尚未着火的旗丁来。
不知底细的满达海立马勒住的战马的缰绳,远远的看着。
只见这些城门处的守卒挥动手中的火把,将它凑近药捻处点燃,那架车子上插着的密密麻麻的箭头一个接一个的被点燃,它们发出阵阵尖啸声,如同狂奔的猛虎,密集攒射向门洞处逃出来的旗丁而去。
看来这就是孙和京口中说着的秘密武器了!
“天啊!是百虎齐奔箭!那是百虎齐奔箭!”瓮城城头上,有认出这种火器的大明士卒惊喜的叫出声来。
《武备志》记载,这种类似“一窝蜂”火箭的共同特点便是:“总线一燃,众矢齐发,势若雷霆之击,莫敢当其锋者!”
而现在明军所用的“百虎齐奔箭”,就是这些火箭其中最厉害的一种,其最远射程五百步,有效射程三百步,一次发射数量为一百支火箭!
这些发射出去的火箭,除了能起火之外,射中敌人还会发生爆炸,威力更是双倍叠加!
门洞之内,火光爆炸声四起,顿时淹没了那些想要逃出城外的清军旗丁们。
他们惨叫着倒在了地上,身上沾染的火油,在爆炸声中,也被彻底点燃,顿时在瓮城城门处也形成了一片火海。以他们的身体为燃料,阻隔了剩余的两红旗旗丁的退路。
这还没有完,聊城北门主城城楼上,随着孙和京一声令下,一尊尊弗朗机炮黑黢黢的炮口对准了到处火焰燃烧的瓮城内,见到后路被断,又一股脑想要冲进聊城主城北门的两红旗旗丁们。
“装填开花弹!瞄准城下的鞑子!放!”孙和京在北门城楼上高声下令道。
“轰轰轰!”
在弗朗机炮飞快的射速下,一枚枚“开花弹”精准的砸在了瓮城内惊慌失措的那些两红旗人群中,四面飞射的弹丸穿透了一具又一具旗丁的身体,让他们倒在火海中,痛苦的呻吟着。
而且,聊城北门城楼上的守军,也拿出了五花八门的各种火器,一股脑的朝下面的敌人用了过去。
“万人敌”,火铳,“一窝蜂”……等等大明山东匠技司,制造出来形式多样的火器,此刻都用在了这些满清八旗鞑子的身上!
骑在马上的甲喇额真查良铁,见势不对,立马下马,藏在了战马的身侧,躲避着城墙上向下射出的各种火器和箭矢,但是城中的爆炸和火光早就让自己的战马受到巨大的惊吓,它在奔跑中,狠狠一蹄子将身旁拉着缰绳的查良铁踹倒在地,战马口中嘶鸣着,又撞翻了几名旗丁,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