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亲历灵异小故事合集 第364章 《世界银行 2》

天刚蒙蒙亮,雨停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和一种破败的潮湿。

我推着自行车,再一次走向城东那片荒草地。每靠近一步,心脏都像被无形的手攥紧一分。

荒草依旧,在晨风中摇曳,荒草上残留的雨水打湿了我的裤脚。

我站在那晚回头看见荒草的地方,深吸一口气,握紧了口袋里的那张青铜卡。

然后,我推着车,凭着记忆中逃出来的方向,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再次踏入了那片区域。

一步,两步……周遭的景象开始扭曲、模糊。

熟悉的县城声音迅速远去,光线变得冰冷而均匀。

当我第三步踏出时,那座压迫感十足的“世界银行”大厦,再一次突兀地矗立在我面前。

玻璃幕墙反射着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冷光,顶端依旧隐没在流动的云朵里。

那个门童,也依旧站在旋转门前。

同样的制服,同样的站姿,同样的微笑。

仿佛时间在这里从未流逝,他,和这栋楼,一直就在这里,等待着“客户”上门。

他看到我,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微笑的弧度都没有改变一分。

他微微躬身,流畅地为我推开了那扇黄铜包边的旋转门。

这一次,我没有逃跑。

我死死攥着口袋里的卡片,指甲掐进掌心,用尽全身力气,迈开如同灌了铅的双腿,踏进了大理石厅堂。

“咔。”

熟悉的轻微声响。

大厅里所有的人影,无论之前在做什么,此刻再次定格住身形。

他们的脖子,再次齐刷刷地、违反生理结构地一百八十度扭转。

几十张空洞死寂的面孔,几十道冰冷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我身上。

巨大的恐惧让我几乎窒息,但我强迫自己站着,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张青铜银行卡。

我朝着大厅,用嘶哑的声音问道:

“我……我来还债!这‘七十七年时光’,到底要怎么还?!”

我的声音在死寂的大厅里撞击回荡,显得异常突兀和可笑。

没有人回答。

那些人影的面孔依旧空洞,那些扭转的脖子依旧诡异。

只有那个刚刚为我开门的门童,不知何时,已经无声无息地站在了我身侧。

他脸上还是那标准化的微笑,缓缓地,抬起一只手,指向了大厅深处。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那里,在那些静止的人群后面,不知何时,多了一个格格不入的老旧柜台。

柜台是深褐色的木头,上面有着繁复的雕花,看起来像是民国时期的东西。

柜台后面,坐着一个穿着灰色长衫,戴着一顶瓜皮小帽的老者。

他低垂着头,手里拿着一支毛笔,在一本厚厚的账本上写着什么。

他,是这里唯一一个没有因为我的闯入而静止,也没有扭转脖子看我的人。

他,仿佛一直就在那里。

门童脸上挂着永恒不变的微笑,对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的心跳如擂鼓,一步一步,艰难地穿过那些静止,扭着脖子注视着我的人群,走向那个老旧的柜台。

终于,我站在了柜台前。

那个穿着长衫的老者缓缓抬起头。

他的一张脸,干瘪得如同核桃,布满了深重的皱纹。

他的眼睛没有瞳孔,也没有眼白,只有两团不断旋转的灰雾,仿佛那里面就是时间的漩涡。

他把头微微歪向一边,那两团灰雾“看”着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然后,他伸出一只枯瘦得像鸡爪的手,摊开在我面前。

他的手指甲很长,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青灰色。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颤抖着,将那张沉重的青铜银行卡,放在了他冰冷干枯的手掌上。

老者收回手,用那长指甲在卡片上轻轻一划。

卡片表面那扭曲的花纹亮了一下,发出微弱的嗡鸣。

然后,他低下头,用那支毛笔,在他面前那本厚厚的账本上,开始书写。

他没有用墨水,但那毛笔划过纸面,却留下了一道道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

他写得很慢,一笔一划。

我屏住呼吸,死死地盯着那账本,想看清他到底在写什么。

就在这时,我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仿佛脚下的地面在晃动。

不像是地震,而是一种时空的扭曲感。

我眼角的余光瞥见大厅周围那些巨大的玻璃幕墙外,景象开始疯狂闪烁、流动——

荒草、废墟、模糊的旧式街道、施工的脚手架……无数破碎的时空片段像走马灯一样飞速掠过。

同时,一种难以形容的虚弱感席卷了我。

这是一种生命本源被抽离的感觉。

我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脸,指尖触到的皮肤,失去了一些弹性,变得有些松弛。

我惊恐地看向柜台后的老者。

他似乎写完了。

他放下毛笔,用那两只旋转着灰雾的眼睛再次“看”向我。

然后,他拿起那张青铜银行卡,连同他刚刚书写的那一页账纸,一起递还到我面前。

一个苍老,如同枯木摩擦的声音,直接在我脑海里响起:

“本金,七十七载时光。利息,按约收取。”

“一期,偿清。”

我低头看向他递过来的东西。

那张青铜银行卡还在,但上面幽冷的光泽变的黯淡了一些。

那张泛黄的账纸上面用暗红色的字迹,清晰地写着一行字,那字迹扭曲,却带着一种冰冷的规则感:

“客户 xxx(我的名字模糊不清) 偿付:公元一九四四至二零二一,共七十七年生命时光。另,加收利息:未来,三日。”

未来……三日?

什么意思?

我猛地抬头,想质问那老者。

却看见他,连同那个老旧的柜台,开始像浸水的墨迹一样,变得模糊、透明,最终无声无息地消散在空气里。

与此同时,周围那些静止的人群,也如同被风吹散的沙雕,一个个开始崩塌、消散。

他们华丽的西装革履化作飞灰,空洞的面孔扭曲着消失。

宏伟的大理石厅堂,巨大的水晶吊灯,光滑的地面……

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眼前分崩离析,如同海市蜃楼般褪去。

冰冷,均匀的光线迅速被昏暗取代。

我发现自己仍然站在那片荒草丛生的废墟里,清晨微弱的阳光透过云层,勉强照亮大地。

露水打湿了我的鞋面。远处,邮电局灰楼的轮廓依稀可见。

我回来了。

仿佛刚才那恐怖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幻觉。

但我手里,紧紧攥着两样东西。

左边,是那张变得有些黯淡的青铜银行卡。

右边,是那张泛黄的账纸。

我下意识地抬起自己的手,看向手臂的皮肤。

之前那种松弛感似乎更明显了,而且,在手背和手腕的皮肤上,不知何时,悄然浮现出几块淡淡的老年斑。

一阵晨风吹过,荒草伏倒。

我站在原地,浑身冰冷。

偿还七十七年的过去,抽取了我的生命本源,还欠下了三天的未来。

这三天,会发生什么?

回到我那间租住的小屋,阳光已经完全照亮了房间,灰尘在光柱中飞舞,一切看似平常,却有什么东西彻底不同了。

我反锁了门,背靠着门板大口喘息,然后猛地冲到镜子前。

镜子里的人,是我,又不像我。

眉眼还是那个眉眼,但皮肤确实失去了一些年轻的光泽。

眼底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沧桑,像是连续熬了几个大夜,又像是突然老了几岁。

手背上那几点淡褐色的斑点,在光线下清晰可见。

这不是幻觉

未来三日?它要如何收取?是加速我的衰老,直接夺走我三天的生命?还是会发生别的什么?

我把那张青铜银行卡和账纸塞进一个铁饼干盒,深深藏进衣柜最底层。

第一天,在极度的恐惧和戒备中度过。

我不敢出门,不敢接电话,拉紧了窗帘,像一只受惊的兔子蜷缩在房间里。

任何一点细微的声响都让我心惊肉跳。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我不断检查自己的手、脸,害怕看到更明显的衰老迹象。

然而,除了精神上的疲惫和那种挥之不去的“被标记”的感觉,身体上似乎没有发生更剧烈的变化。

没有瞬间白头,没有皱纹加深。

这等待本身,就是一种酷刑。

夜幕降临,我不敢开灯,在黑暗中睁大眼睛。

那门童微笑的脸,那老者浑浊的灰雾眼睛,不断在眼前闪现。

第二天中午,饥饿终于战胜了恐惧。

我戴上帽子,压低帽檐,像做贼一样溜出门,想去街角小店买点速食。

小县城街道依旧,阳光明媚,人来人往。

卖菜小贩的吆喝,摩托车驶过的噪音,邻居打招呼的乡音……

这一切曾经熟悉无比的人间烟火气,此刻却让我感到一种隔阂。

我像个局外人,行走在正常的时空里,身上却背负着一个来自异度空间的可怕债务。

就在我买完东西,低头快步往回走,经过老街那个我经常光顾的旧书摊时。

摊主王伯,一个精神矍铄、爱喝浓茶的老头,突然“咦”了一声,叫住了我。

“后生,你等等。”

我心头一跳,僵在原地,不敢回头。

王伯绕到我面前,扶了扶老花镜,上下打量着我,眉头紧锁:

“怪了……才两天没见,你这娃娃……气色怎么差成这样?印堂发暗,眼神都浊了……像是被什么东西给‘过’了一下?”

我们这里老一辈人,有时会用“过了一下”来形容人撞了邪祟,沾了不干净的东西。

我想扯个谎糊弄过去,喉咙干的发不出声音。

王伯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神色凝重:“你最近是不是去了什么不该去的地方?或者碰了什么老物件?”

我猛地想起那张青铜卡和泛黄账纸,心脏狂跳,几乎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王伯倒吸一口凉气,把我拉到书摊后面人少的地方,低声说:

“我年轻时听我太公讲过一嘴,咱城东那地方,邪性!”

“民国那会儿不是想盖大楼没盖成么?不是说闹鬼,那都是糊弄外人的说法。太公说,那是动了‘时壤’!”

“时壤?”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就是承载时间的土壤!听说有些极其特殊的地方,时间不是流过去的,是‘堆’在那里的,像土一样,一层压一层。”

“平常没事,可要是动了根基,挖开了,或者像你这样,不小心‘撞’进去了……”王伯指了指我的脸。

“就会被那里混乱的时间给‘沾上’!轻则大病一场,重则……寿数都会被搅乱!你看你这脸色,你这眼神……”

他顿了顿,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惊惧:“你怕是被‘记账’了!”

“记账”两个字,像两颗冰锥,狠狠扎进我心里。

“王伯……那,那要是被记了账……会怎么样?”我的声音打着颤。

王伯摇摇头,叹了口气:

“说不准,太公也没细说。只提过,欠了‘时债’的,要么用自个儿的‘时运’去填,填不满,就拿‘寿数’抵。看你这样子……怕是欠了不少啊,后生。”

他同情地看着我,又补充道:“赶紧去找个真正有本事的看看吧,寻常大夫瞧不好你这‘病’。”

“我知道城西青龙观有个老道士,以前好像处理过类似的事,不过好多年没他消息了,不知道还在不在……”

我失魂落魄地回到住处,王伯的话在我脑子里轰鸣。

“时壤”、“记账”、“时运”、“寿数”……这些古老的词汇,与我那离奇的经历一一对应上了。

我不是简单的撞鬼,我是闯入了一个时间的陷阱,欠下了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生命债务!

而利息,是未来三日。

今天,是第二天。

明天,就是最后一天。

我该怎么办?坐以待毙,等待那未知的“收取”?还是像王伯说的,去找那个青龙观老道士?

夜晚再次降临。

我蜷缩在床上,不敢入睡。窗外的风声像是呜咽,偶尔路过的车灯将晃动的树影投在窗帘上,形如鬼魅。

就在我精神濒临崩溃,意识有些模糊的时候,一种极其诡异的感觉毫无征兆地袭来。

我感觉自己的左手手腕,被一只冰冷,如同鸡爪般的手,轻轻地握住了。

是那个柜台老者的手!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