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七零带空间下乡后,我天天吃肉 第697章 心里发毛

陆青阳作为关键当事人,也被要求配合做了详细记录和说明,并被叮嘱注意保密。

整个处理过程持续了很久,期间通讯不便,他也无法联系家里。

直到所有事情初步处理完毕,他才得以脱身,买了最近一班开往京城的火车票,一路辗转,疲惫不堪地赶了回来。

“……事情的大概就是这样。”

陆青阳省略了重生的关键,将一切归结于自己平时爱钻研机械看到的国外资料信息。

“没能及时给家里报信,那边处理事情的人多嘴杂,电话也不好打,让妈和小茉担心了。”

沈茉和丁盼云听得目瞪口呆,后怕的劲头一阵阵涌上来。

“幸好你没有坐上那架飞机,大伙儿都没坐上。”丁盼云失而复得的这个儿子,可不想他在出任何的差错了。

“哎,以后就不要坐飞机了,怪吓人的。”

“妈,这只是极少概率的事情。”

陆青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也在怀疑,明明飞机失事很少发生,为什么恰好载着这些科研人员飞机就出事了。

其中的疑点,很难不令人怀疑。

陆青阳去看了看睡着小石头和小鱼儿,还是感觉,活着的感觉真好。

自个儿可真的不能再出任何事情了。

刘婶给他泡了一杯麦乳精,“青阳,赶紧喝一杯压压惊,你没回来这几天,大家都着急坏了,都没睡上觉。”

沈茉的眼睛下面确实泛着乌青,一看就是没休息好的样子。

“我现在不是回来了,你们不用担心了,赶紧好好休息休息。”

沈茉拉着陆青阳的衣角,依旧是一副难过的样子。

“你知道这几天我是怎么过得吗?”

“好了,好了,不要怕了,你看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得到消息的方仲文,也连夜赶了回来,看到毫发无伤的儿子,心里总算放心下来。

陆青阳一看到父亲回来了,便说有些事情要和他在书房商量一下。

方仲文书房里,灯光有些昏黄,桌上摊着几张稿纸和一支钢笔。

方仲文脱下军帽,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他听着陆青阳详细的叙述,眉头越皱越紧。

“……爸,事情就是这样,我反复想,伊尔-62虽然不算最新机型,但它的液压系统出这种程度的明显裂纹,按常规维护是不太应该的,而且,偏偏是这架搭载了这么多关键专家的飞机,时间点太巧了,巧得让人心里发毛。”

方仲文沉默地吸着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异常凝重。

“你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如今表面上看风平浪静,但暗地里的较量从未停止过,有些人,是不愿意看到我们强大起来的,破坏我们的科研力量,尤其是这种集中了多个领域顶尖人才的场合,是代价最小,效果最狠毒的手段之一。”

“那怎么办?”陆青阳心头一紧。

方仲文语气严肃地叮嘱:“这件事,你不要再对任何人提起,包括小茉和你妈,她们知道得越少越安全,我会立刻通过保密渠道,向相关部门汇报你的怀疑和当时现场的详细情况。

这件事,必须由更专业、权限更高的部门秘密介入调查。如果真是敌特破坏,那这就是一条重大线索,必须顺藤摸瓜,把藏在暗处的虫子挖出来!”

他站起身,拍了拍陆青阳的肩膀:“你这次,立下的功劳太大了,不仅是救了人,更可能是捅破了一个潜在的巨大马蜂窝,最近一段时间,你自己也要格外注意安全,尽量不要单独去太偏僻的地方,发现任何异常情况,立刻告诉我。”

陆青阳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爸,您放心。”

……

陆青阳回到学校上课的第一天,就被辅导员叫到了系办公室。

戴着黑框眼镜,表情严肃的辅导员将一份文件推到他面前。

“陆青阳同学,关于你无故旷课三天的事情,虽然你家里人来电话说明了情况,但根据学校规定,事假必须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和证明材料,‘家里有急事’这个说法,不够具体,无法作为免除处分的依据。”

辅导员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几分公式化的严厉:“京城大学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地方,纪律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基础,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就随意破坏教学秩序。

经系里研究决定,给你以下惩戒:第一,在本系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第二,责令你在本周末参加校园公益劳动,清扫哲学楼后面的卫生死角,希望你能深刻认识到错误,下不为例。”

通报批评和公益劳动,在八十年代初的大学里,算是比较常见的惩戒方式,不伤筋动骨,但足以让心高气傲的“天之骄子”们感到面上无光,起到警示作用。

陆青阳心里早有准备,也知道学校的规定有其道理,他确实无法提供“正当”理由——飞机故障、疑似特务破坏、涉及保密项目,这些哪一条都不能对外说。

他平静地接受了处分:“好的,老师,我接受批评,周末会准时参加劳动。”

消息很快在系里小范围传开。

有同学表示理解,谁家里还没个急事;

但也有些不以为然的声音,觉得陆青阳这是搞特殊化,破坏了纪律。

周末,陆青阳拿着扫帚和铁锹,准时来到实验楼后面。

这里堆着一些枯枝败叶和杂物,确实是个清理起来颇费力气的地方。

还没准备动手,却发现身后出来了几个同学,周哲和赵锐他们都来了。

赵锐轻飘飘的说道:“今天天气不错,我来活动一下筋骨。”

周哲则是直接拿着扫帚开始动起手来。

陆青阳也知道,肯定是无法把两人赶走了,便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两人的好意。

正当三人快要打扫完,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几道身影从实验楼的侧门走了出来。

为首的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之前在机场有过一面之缘的吴振华教授。

他身边陪着学校的几位领导,看样子是在参观校园或是进行学术交流。

吴教授一边听着校领导的介绍,一边目光随意地扫过周围环境。

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那个正在弯腰奋力清理垃圾的年轻身影上。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