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星战传说之幻梦奇缘 第551章 人与系统 寒山寺诗

六位神人三三两两左右而分,眼中神光熠熠,听且思考中。

身后则是一百多已经听得入了神的凡人听众。

这方山谷幽林之地又留下了一个传说,传说此地为革命圣地,革命者的萌芽襁褓之地。

革命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革命的信念在这里诞生,成长……有朝一日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嘿嘿,主上,俺给你的稿子还行吧!”

梦6的声音在刘昊的脑海中响起。

“嗯,还行。”刘昊在心里回道。

“还行!!!

不是,这就是主上你的不对了哈!

像这种长篇大论的稿子,可是俺花费了好几秒钟的宝贵时间在网上搜索来的呢!

而且还浪费了俺好几个脑细胞来修稿、定稿的呢!

怎么就只换来你的一句还行呢!

你要再这样子下去,俺梦6可就不玩活了,让你下次没稿子可读,让你一天天的穷装逼!”

“嗯,主上我刚才只是有些心累,所以有些分心,这一分心就说错话了,这个梦6你能理解的对吧!

要不我给你赔个礼,这样总行了吧!

梦6同志,你的能力还没有完全的被开发出来……

看来这秘书长的工作非你莫属,你还得继续兼职下去啊!”

“哼,又来忽悠俺,秘书长这活可是最累的!

哼,谁愿意干谁干,俺有那个时间睡大觉它不香吗!

行了,你也别劝俺了,俺这一天天的和你这个自恋狂的主上操老心了!

就这样,拜拜,俺还要休息呢!”

“喂喂,你不是刚醒来吗,咋又要睡觉呢!”

“嘿嘿,睡觉做春秋大梦多好,梦中有颜名如玉,梦中还有黄金屋,总比和你这个傻主上在一起喝西北风要强吧!”

“喂喂,你啥意思哎!

喂喂,你别睡了行不,主上好想你的,主上好寂寞的……”

“寂寞你个头啊,有需要你自己解决呗,可别烦俺……”

一人一系统就这样在刘昊的大脑中交流着,这个过程较为的冗长,自是不被外人所道哉。

半晌过后,以一方争取,一方不理的交流模式而结束。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刘昊突然产生了一种寂寞如雪之感,不觉间将心事吟诵出声。

“嗷……主公您不寂寞,您还有我,不,您还有我们呢!

我白虎监兵决定了,以后就跟随主公您到天涯到海角。

去她个母老虎们吧,只会影响本神君和主上您的感情哎!”

“哼,不是我说你,你白虎神君只是一只虎,一天天的虎了吧唧的,还想陪主公走过慢慢神生路,你是不是想多了哎!

其实主公是缺少爱情的滋润,要不他怎会看不开要出家呢!

要说还得是我朱雀这样的美女才更适合在主公的身边端茶倒水伺候起居来着,你们这些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哪里懂得主公的思春之心呢,不,是成就事业之心呢!”

“嗷……男人咋就不行了呢!

再说,主公可是很喜欢撸虎的哎!

这就说明他的心里是有我白虎神君一席之地的不是吗?

而我白虎也喜欢主公撸我的感觉,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妙哎!”

“我呸,真不要你那张大虎脸!

你一只公虎在大庭广众之下竟然说出这么暧昧不要脸的话,你这是要让主公出丑吧!

又置主公的威严于何地!

主公可是要统御未来时空神殿的存在;是要征服诸天寰宇的存在,你一个虎人也敢玷污主上的清白,我看你是活够了吧!”

……

白虎和朱雀两位神君因为刘昊的原因,又开始陷入互撕中。

……

数日之后,刘昊一行十余人进入苏省姑苏地界,一千年古刹映入眼中。

“路接枫桥一径通,渔郎遥答隔河舂。

自从夜禁行人绝,不信乌啼城外钟。”

弘一大师朗声出口。

“这啥意思啊?”白虎神君问。

“这首诗是元朝尹廷高的《寒山寺》,它的意思是:

通往枫桥的道路相互连接,一条小径直通远方,渔郎远远地应答着河对岸传来的舂米声。

自从实行夜禁、路上行人绝迹后,再也不相信会有乌鸦在城外啼叫时,寒山寺的钟声相伴响起的情景了。

在诗词意象与场景构建中,首句以‘路接枫桥’勾勒出寒山寺周边的地理环境,枫桥这一经典文化意象,将古刹与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紧密结合,小径则成为连接尘世与清幽古寺的纽带。

第二句通过‘渔郎’‘隔河舂’等元素,描绘出江南水乡特有的生活场景,渔郎的回应与舂米声打破了环境的沉寂,增添了生活气息,与寒山寺的宁静形成动静互补。

情感与主旨表达上,后两句视角一转,以‘夜禁行人绝’点明时代背景带来的变化,曾经可能存在的‘乌啼伴钟声’的经典意境,夜禁后的寂静中难以再现。

诗人说‘不信乌啼城外钟’,并非否定钟声本身,而是暗含对时光变迁、场景不再的感慨,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怅惘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质朴,却将场景、声音、情感巧妙融合,前两句营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江南夜景,后两句则转入深沉的思考,以今昔对比的手法,让诗歌意境更加深远,引发读者对时光与变迁的共鸣。”

“法师这么说,我就懂了,这人类的诗词还真是好呢!”白虎神君真心赞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那边的弘一法师刚结束,刘昊又整了一首。

“这又是啥意思啊?”白虎神君再问。

“这是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其与寒山寺紧密相关,知名度极高。

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我忧愁难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我的客船边 。

它创作的背景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张继为避战乱南迁至江南。

唐天宝十五年秋夜,他泊舟于苏州枫桥,看到江南水乡秋夜的幽美景色,联想到自身的漂泊境遇与乱世中的家国之忧,触景生情写下此诗。

在意象与场景构建中,前两句意象密集,‘月落’点明时间推移,暗示长夜难眠;

‘乌啼’打破夜的寂静,强化孤寂感;

‘霜满天’并非实指霜布满天空,而是以触觉写寒气弥漫,凸显诗人身心俱寒的状态;

‘江枫’‘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与诗人的‘愁眠’形成呼应,仿佛诗人与这些景物默然相对,愁绪交织。

后两句意象疏宕,‘姑苏城外寒山寺’将空间从江面拓展到城郊古寺,拉开意境纵深;

‘夜半钟声’这一听觉意象打破沉寂,既反衬出夜的静谧,又为孤寂的氛围增添了一丝悠远之感。

在情感与主旨表达上,诗歌表层表达了诗人羁旅漂泊的孤寂忧愁,‘对愁眠’直接点出诗人作为羁旅者的孤枕难眠。

深层则蕴含着家国之忧,安史之乱让文人颠沛流离,诗中的钟声也隐含着对战乱中死者的哀悼,同时钟声作为佛教符号,又给诗人带来短暂的精神慰藉,体现出在愁绪中寻求超脱的情感转折。

艺术特色上则运用了动静对照、明暗交织的手法,

以‘乌啼’‘钟声’的动态反衬秋夜的宁静,以‘渔火’的微光与‘月落’后的黑暗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在结构上,前两句密集的意象营造出浓郁的愁绪氛围,后两句疏宕的钟声则升华了意境,使诗歌疏密相间,富有节奏感。

此外,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感官转换,如‘霜满天’以触觉代替视觉,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的感受。”

“主公这么说,我就听懂了,这人类的诗词就是好哎!”

白虎神君又是真诚的赞道。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