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南布政司这边最近热闹得很,许多被红布遮挡的大块头被一车车运去布政司。
早早就在这边等着的外地商人时不时就会让手下的人去外边盯着点儿动静,好让自己可以知道第一手消息。
从前那些舍弃了寮南的商人,现在也在颠颠儿的跑了回来,用从前的那点儿“人情”联系上了商会的人,企图提前来喝一杯广安晶的羹。
只不过都因为布政司那边看管得太严,没有人得逞罢了。
这一回有了上一回的经验,拍卖会是直接由布政司牵头,广安财政做辅,布政司财政为拍卖官,在布政司最大的一个庭院中进行。
这回的拍卖不需要请帖就能参加,不过进场前需要验资,进来的人身上最少都需要有一百两。
一百两可以买到一个鸡蛋大小的石头,蚊子腿也是肉。
拍卖会开始前,宁元昭带着计一舟去了放石头的仓库,这些石头有了知名度之后全部没有开窗,一切都要靠“缘分”。
计一舟没那么多讲究,挑了五块大石头,一箩筐鸡蛋大小的和一背篓更大一些的,总共花了五万两银子,这个钱直接让宁元昭转交给了寮南财政。
大石头按照七千两一块,小石头按照去年成交价的平均价格,亏肯定是不亏,只不过赚得少了一点而已。
周枷以及负责广安晶上下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没人说什么。
计一舟还按照市场价给钱了,这已经很好了。
要是放在从前,那些官老爷指不定怎么打发他们呢。
再说了,现在广安晶能炒到这个价格,其中也少不了计一舟的功劳。
他们这些人也没人会说什么。
宁元昭私底下也没有禁止他们自己购买这些石头,他们在运广安晶来之前自己也用私人的名义按照市场价购买过广安晶,只不过金额没这么大罢了。
就连周枷自己也给自己留了一些在家里放着,只要不会干扰大局,这种事儿,各方都是心知肚明的。
计一舟挑剩下的大石头还有二十多块,小石头全都用筐子装好了称过重量,每一框的重量都差不多。
一个一个的卖石头太慢了,散着卖一点儿成筐的卖一点儿。
这回拍卖会来的人没有想象中的多,但是人也不少了。
这回来的人基本都是都城,和一些家里有关系在都城的商人。
实在是现在的信息流通速度太慢了,他们就算是花了那么久的功夫大力宣传,也就在都城及其附近有一点水花。
布政司找了一个天气很好的日子,开启了他们这一场拍卖会。
这一回,他们没有再搞什么拖来抬价格,寮南的商人自己就把价格给抬上去了。
原先最终成交价的平均价格在九千四百两的大石头这一回起拍价依旧是两千两,可是寮南的商人开口叫价就直接喊到了七千两。
坐在楼上观看这一场角逐的计一舟当即就把刚喝进嘴里的水喷了出来。
“不是,他们疯了?”计一舟擦擦嘴说道。
“去年最低的价格就是七千多两,越往后竞争就更激烈,他们估计也是知道如果不下狠手就没机会了。”宁元昭说。
其实这里边还有一点搅屎棍的心态在。
这些商人开口子就报这么高,如果能拿下就最好了,拿不下还能抬高一点儿价格,自己买不到就恶心别人。
“我听嫂夫人说,都城一串无棉无裂无水线无脏杂颜色均匀的手串就能买到八十两银子。”计一舟说:“咱们是不是还卖便宜了。”
“这回拍卖结束之后,广安晶的价格还要涨一回。”宁元昭看向计一舟,“你的营销策略很成功。”
“嗐,一般~”计一舟有点小骄傲地说:“早知道能有这么成功当初五百两的时候我就多买一点儿了。”
“后悔了吧。”宁元昭笑道。
“不过也还好,能比他们少花钱我就开心。”计一舟说:“等今年白附子来了,让他运一些回去,咱们这边要用直接去广安拉。”
“可以。”宁元昭说。
他一点儿也不觉得开后门有什么不对,想也没想直接就同意了。
考科举除了他自己的抱负,其他的不就是因为这个吗?
要是计一舟想要几块石头都不行,那他这个官也别当了。
也幸亏两人都是知道分寸的,没有胡搞乱搞,要不然下一个被抄家的估计就是他们俩了。
下边的拍卖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楼上这两个人看戏看得岁月静好。
经过大半天的角逐,广安这一回运过来的石头全部卖出,共计四十六万两。
这是一个巨大的数额,不过要是全部拿去修建堤堰也还不够。
宁元昭当初给皇上的报价单上边的报价当中,光一个堤堰就要五十二万两,还不算后边那些支渠和碶。
这四十六万两的税可以不往上交,全部归入寮南财政。
宁元昭给广安单独批了六万两,让他们专心整改那片土地,同时也可以把修建官道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