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祁同伟:学生时代开始签到关系 第1000章 田封义的执着

田封义“逃出生天”,赶紧转移话题,说自己带了幅字画,想请于华北品鉴一下。

于华北不疑有他,好奇的问是什么字画。

官场中人,尤其是高级干部大多都喜欢字画,汉江三巨头也不例外。

只不过大家喜欢的方式不同。

一些人是因为字画具有高雅的外在形式,能够满足精神需求、和收藏欲望。

还有一些人则看重其具备保值增值功能,尤其作为“雅贿”的形式较为安全隐蔽,不易被察觉和取证。

田封义再次拿出应付于夫人的那套说辞,说是祖传的郑板桥真迹,想请于华北鉴定一下。

于华北一下来了兴趣,让田封义拿出来看看。

田封义从墙角拿来画筒,取出字画,缓缓摊开。

随着画卷摊开,一幅郑板桥的草书露出一角。

“世人都知郑板桥的兰竹一绝,其实他在草书上的造诣同样登峰造极。”

于华北仔细看了看字体,微微点头,“嗯,古朴内敛中蕴含着大胆奔放,像是郑板桥的字。”

于华北让田封义将字画放到茶几上,自己则上楼拿放大镜。

众人吃的也差不多了,放下碗筷,跟着凑了过来。

“同伟,你觉得怎么样。”田封义笑呵呵的冲祁同伟挑了挑眉。

祁同伟点头夸奖道:“嗯,不错,是难得的珍品,字体飘逸,极富动感与情感张力。”

书法祁同伟是有练过一段时间的,字写的也还不错。

不过他练习的并不是草书,而是“毛体”,也就是那位的写法,这是官场上比较普遍的书法。

所以,他对字画的鉴赏能力真的很一般,对草书,还真没什么独特见解。

好在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套两句赞扬公式的话,还是说得出来。

田封义不知是客套,闻言更得意了,又顺口询问于夫人母女的看法。

于夫人说她不懂这些,没法做评价。

于潇潇则扫了两眼,还是那种冷冰冰的模样,没有说话,在茶几上拿起一个苹果,往旁边沙发一坐,小口的啃了起来,让田封义闹了个没趣。

只好找祁同伟探讨起来。

祁同伟哪里懂,随口应付了几句。

没一会,于华北拿着放大镜,走下楼,对着字画细致的观摩着,时不时用手摸着上面的字体,和纸张的触感。

见于华北如此专业,几人也不自觉的压着呼吸频率,不敢打扰。

良久,于华北直起身,点了点头,给出自己的鉴定结果,“不错,是真迹,难得的真品啊。”

说罢,一边俯身继续欣赏,一边对田封义问道:“封义,我和你认识这么多年,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你家有这种好东西,该不会是从哪里买来的吧。”

于华北在“买”字加重了语气。

1995年,郑板桥的《竹石图》在港岛佳士得拍卖中以73万港元成交。

如今价格起码飙升至上百万,这卷草书价值肯定不会太低。

以田封义的收入,是绝对买不起郑板桥的真迹,除了受贿没其他可能。

田封义笑呵呵道:“老领导,这是我爸留下来的,老爷子以前也瞒着我,到临走的时候才告诉我。

要不然我都不知道家里还有这这么一件东西。

老领导,您要是喜欢,就留下来,也算我一点心意。”

于华北一摆手,“别,这既然是你的传家宝,那就好好保存,别做不孝子。”

“老领导…。”

田封义还想再劝,于华北已经失去了兴趣,将放大镜往旁边一扔,摆了摆手让田封义收起来。

他虽然喜欢字画,但还不至于乱收东西。

能从纪委书记的位置上上来,个人的职业操守还是没得说。

而且,于华北已经开从吃饭间的谈话到这一系列的行为,察觉到田封义的目的。

自己这位老秘书还是对去作协不满意啊,都开始向自己行贿了。

想通此结,让于华北的心情急转直下,不悦起来。

于华北看了看手表,“封义,时候不早了,今天就到这吧。”

又点了点对方,“封义,我还是那句话,咱们身为红星党员,一定要有该有的党性和原则。

服从组织,是党员的第一义务,尽快上任,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明白吗。”

田封义像是没有听出于华北赶人的意思,继续说道:“老领导,您说的很对。

我这些天虽然在休息,但也没闲着,一直在思考怎么将新工作干好。

还真总结了几点不成熟的想法,想向您汇报汇报。”

于华北皱了皱眉,“作协的工作,你就不用向我汇报了吧,我对作协工作又不熟悉,给不了你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

你要是真想汇报,可以向主管工作的领导汇报嘛。”

田封义舔着脸依旧不依不饶,“老领导,您不熟悉,我不就更不熟悉了嘛,这不还是走马上任了。

向主管领导汇报,我也的考虑过,可我怕我这个外行说出的话徒惹人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