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看向刘姥姥,笑着道:“可巧,太太给我的丫头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还没动。”】
【“你若不嫌少,就暂且拿回去用吧。”】
【刘姥姥高兴道:“是啊,我也知道艰难的。”】
【“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姑奶奶您拔一根毫毛,也比我们的腰粗啊。”】
【听到这话,周端家的脸一下子冷了下来。】
【王熙凤也翻起白眼:“平儿。”】
【“欸。”平儿将一叠纹银拿过来放到炕桌上。】
【王熙凤指着炕桌上的银子,对刘姥姥说道:“这二十两银子,暂且拿去给孩子做件冬衣吧。”】
【刘姥姥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若不拿着,就真的是怪我了。”王熙凤又拿出一吊钱放在桌上,“这吊钱,雇车用吧。”】
【“改日没事,只管来逛逛,才是亲戚们的意思。”】
【刘姥姥捧起钱:“谢谢姑奶奶,谢谢姑奶奶了。”】
【“天也晚了,我也不须留你了。”王熙凤道,“到家该问好的,问个好吧。”】
【“欸欸。”刘姥姥捧起钱,咧开嘴笑着。】
弹幕:
——“还发零钱好贴心啊。”
——“给丫头做衣服都要用二十两,当时一个寻常人家一年收入也就三、五两银子。”
——“小郭老白大嘴他们一个月才2钱。”
——“王熙凤这话说的厉害,防止有人一次次来打秋风。”
——“阿凤领导标准发言。”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啦。”
——“哈哈哈哈好好笑,不是。”
——“凤姐原本不必说这些,由此可以看出凤姐真的很懂人情世故。”
——“古时候大户人家都不会瞧不起穷苦人家的,也不会说嫌弃穷人家没礼数怎样,但凡有穷亲戚来求,总会给东西的,除非一些没心没肺的不帮衬。”
——“别说,刘姥姥情商也高啊。”
——“我要是有刘姥姥的情商就好了,要是我就不知道要咋说(尴尬)。”
【周端家的带着刘姥姥出了贾府后,这才说道:“哎哟我的娘诶,见了她呀,你怎么倒不会说话了呀。”】
【“一开口就是你的侄儿。”】
【“说句不怕你恼的话,就是亲侄儿,也得说得和软些。”】
【“那小蓉大爷,才是她的正经侄儿呢。”】
【周端家的指着板儿,嫌弃道:“她怎么又跑出这么个侄儿来了。”】
【刘姥姥尴尬笑着:“我的嫂子,一见着她呀,我这心眼儿里爱都爱不过来啦,哪儿还能说得上话来呢,嘿嘿……”】
——“刘姥姥很会说话的了,以她的成长环境,情商算很高了。”
【送走刘姥姥,周瑞家的去见王夫人回禀这件事。】
【在薛姨妈屋前见到了王夫人的大丫鬟金钏,周瑞家的猜到王夫人在薛姨妈屋里,便走了进去。】
【来到薛姨妈门口,见屋里王夫人还在和薛姨妈谈话,周瑞家的就先到西屋薛宝钗房里闲坐。】
【“宝姑娘好。”周瑞家的一进屋就热情道。】
【“周姐姐,你坐。”丫鬟莺儿见周瑞家的来了,立刻将薛宝钗对面的位置让了出来。】
【周瑞家的坐下后,笑着对薛宝钗说道:“这有两三天没见到那边逛逛去,只怕是你宝兄弟冲撞了你了?”】
【正在写字的薛宝钗放下毛笔,客气道:“哪儿的话呢。”】
【“这两天,我那病又发了,所以也没出屋子。”】
【周瑞家的问道:“姑娘有什么病根儿?”】
【“也该趁早请个大夫来,好生开个方子,认真吃几剂,一势儿除了根儿才是啊。”】
【“小小年纪,倒坐下病根儿,也不是玩的。”】
【薛宝钗道:“再别提吃药了。”】
【“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
【“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
——“怎么都是药罐子?”
——“林黛玉:有被冒犯到。”
【薛宝钗整理着炕桌,说道:“后来,多亏了一个癞头和尚,说了副海上方。”】
【“倒也奇了,吃了倒真是有效验呢。”】
【周瑞家的好奇问道:“不知是什么海上方。”】
【“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
【“说与别人知道,倘遇上这样的病,也是行好的事。”】
——“关键人物2号——癞头和尚。”
——“这两个神仙在玩什么,竟然把这几家子串联起来了。”
【“唉……”薛宝钗叹口气道,“不用这方还好,若用了这方,真真把人给琐碎死了。”】
【“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是难得可巧二字。”】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
【“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
【“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
【“冬天开的白梅开花蕊,十二两。”】
【“将这四样花蕊,到了第二年春分这一天晒干,和上药末子,一起研好。”】
【“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呢。”】
【“哎哟。”周瑞家的一听这方子,感叹道,“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啊。”】
【“倘若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么办呢?”】
【薛宝钗一边做着女红,一边说道:“所以说,哪里有这样可巧的雨。”】
【“没有雨,只好再等。”】
【“咳咳……”薛宝钗咳嗽了两声,周瑞家的端上茶水。】
【薛宝钗翻了翻茶盖,继续说道:“还有呢,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
【“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
【“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
【“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上药。”】
【“再加上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
【“完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儿底下。”】
【“到了发病的时候,拿出来吃上一丸。”】
【“用十二分的黄柏煎汤送下。”】
弹幕:
——“感觉吃了能上天成神仙哈哈哈。”
——“我也想吃,感觉很好吃。”
——“癞头和尚的头,十二个。”
——“惊蛰的海蜇头,十二条。”
——“癞头和尚幸运数字:12。”
——“你这哪是熬药,是在炼仙丹。”
——“和尚:我就是委婉地告诉你,治不好了。”
——“薛宝钗在开玩笑吧,这药也太难制作了。”
——“相信科学,去医院挂个号吧。”
【“阿弥陀佛。”周瑞家的感叹,“真坑死人的事。”】
【“十年未必有这样巧的事。”】
【“这药,可有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