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当即宣判:“薛冯两家人命一案,皆因拐子而起。”】
【“拐子拐卖幼女,丧尽天良,又致两家人命惨祸,罪属十恶不赦。”】
【“准律,处以极刑!”】
【贾雨村抽出法签:“即刻验明正身,绑赴法场,明正典刑!”】
【拐子被衙役拉了出去,贾雨村继续宣判:“薛蟠行凶斗狠,纵奴仆打死冯渊,准斗杀律,处以绞刑。”】
【薛家几个老族人一听这话,吓得晕了过去。】
【冯家仆人擦擦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门子不可思议地看向贾雨村。】
弹幕:
——“大快人心!”
——“就该这么判,谁也别想逃。”
——“接下来就是对付四大家族了吧。”
——“我估计斗不过,最后还是得请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来帮忙。”
——“甄士隐已经成为了跛足道人的弟子,贾雨村为了救她女儿公正执法,得道的甄士隐肯定要来帮忙的。”
——“贾雨村:律法也是法!”
【“然而。”贾雨村话锋一转,“薛犯已于半年前暴病身亡,冤债已经了结。”】
【“姑念冯家贫弱无助,判薛家赔冯家烧埋费五百两,当堂付清。”】
【一听这话,薛家几个老族人苏醒了过来,连忙磕头认罪认罚:“是。”】
【“退堂!”判完案子,贾雨村当即宣布退堂。】
弹幕:
——“????真信了半年前就死了的鬼话?”
——“开棺验尸啊,验都不验就宣判,雨村你怎么回事?”
——“拐子:不是要审人命案吗???怎么就死我一个?”
——“虽然拐子被处于极刑是大快人心,但薛蟠就这么逃过一劫真是气人。”
——“贾雨村都知道拐卖儿童当处以极刑。”
——“雨村,你在玩什么,不管是英莲了吗?不要怕,有癞头和尚、跛足道人还有甄士隐当你后盾,别怕什么四大家族。”
——“卧槽,直接就放过薛蟠了?这样的主角我不认可!”
巡视一圈的评委,看完其他几位选手的小说,又巡回到了《红楼梦》。
“诶,这些谐音,你们看出来没?”姜汶问道。
“谐音,哪里有谐音?”韩鳕好奇道。
郭静明不屑道:“不就是谐音嘛,这也不高明嘛。”
“甄英莲——真应怜,本来是个大小姐,结果却被拐卖了,确实够可怜的。”
姜汶道:“还有甄士隐——真事隐,红尘事情全部隐去,自个儿修道去了。”
“贾雨村——假语存,说假话才能继续当官。”
“元宵夜抱甄英莲的仆人霍启——祸起,一切灾祸因他而起。”
“先不说这故事怎么样,名字起得倒是很有意思。”
郭静明道:“姜导,您想说的是?”
看到弹幕里,有许多对贾雨村断案不满的观众,姜汶说道。
“我们一开始可能就搞错了,苏辰虽然以神仙背景开题,但至今为止,从来没写什么神仙法术、救世济民。”
“那两个神仙,癞头和尚、跛足道人,一直都是书中的边缘人物,并不是主角。”
“他们两个,更像是我们观众,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红楼梦》这个故事。”
“观察,但不介入。”
“所以,我个人认为,《红楼梦》并不能当成《西游记》那样的神话故事来看。”
“从甄家的遭遇与贾雨村的抉择,我个人觉得,苏辰想要写的是尘世的无常与艰难。”
“没有神仙、没有救世主,一切只能靠自己。”
王橸摸摸下巴:“姜汶老师说得在理,如果按照我们之前的猜想——《红楼梦》是修仙小说的话,不可能这么长的篇幅,都不出现修仙的内容。”
“唯一的解释就是,修仙只是幌子,苏辰从来没想蹭《凡人修仙传》的流量来写修仙文。”
韩鳕也赞同道:“从苏辰细腻的文笔和故事中人物的无奈,确实不像是《凡人修仙传》那样的爽文。”
“从他的文字和故事中,我反而看到了一股淡淡地苦涩,一种对世道无奈的抉择。”
“是吗?我怎么没看出来。”郭静明道,“也许苏辰剑走偏锋,在最后关头才写修仙呢。”
“毕竟是由两个神仙引出的开篇,不写修仙的话,他写两个神仙干嘛,这不是给读者错误的期待吗?”
姜汶道:“郭静明你有些先入为主了。”
“《西游记》还是从猴子写起的呢,难道《西游记》是写动物世界的故事?”
一提起猴子,郭静明气不打一处来:“行行行,你们都有理好吧。”
“我不说了,我继续看小说。”
“我就不信,苏辰写两个神仙当摆设!”
【“老爷、太太,金陵薛姨太太全家快来了,已经到了宁荣街。”】
【贾府,丫鬟进屋向贾政和王夫人禀报。】
【“孽障!”贾政怒气冲冲地责怪了几声。】
【宁荣街。】
【薛蟠坐在大马之上,得意洋洋。】
——“你特么不是死了吗?”
——“鬼魂游街啦。”
——“蟠:有钱就是任性。”
【薛姨妈、薛宝钗坐着轿子,陪着薛蟠来探亲。】
【甄英莲被薛家赐名香菱,也坐着轿子来到了贾府。】
【薛家从侧门而入,薛姨妈带头进宅:“姐姐。”】
【“妹妹。”王夫人带着众人出门迎接。】
【“姐姐好吗?”】
【“好着呢。”】
【“走吧,进屋去说。”】
【“宝钗妹妹。”王熙凤欢笑着跑过去,牵起薛宝钗的手一起进内院。】
【“给您请安。”内院里,薛姨妈见了贾母,立刻上前行礼。】
【“好好,快起来吧。”贾母扶起薛姨妈。】
【薛姨妈笑搭着贾母的手:“老太太,多年不见,您还是这么硬朗,越发像老寿星了。”】
【贾母客气笑着:“托福,托福。”】
【“姨太太一向可好。”】
【“好,好。”薛姨妈笑着。】
【贾母拍着薛姨妈手背:“到底把你给盼来了。”】
——“托你的福,雅你的思。”
【众人笑过一阵,薛姨妈叫来女儿:“宝钗,给老太太请安。”】
【丫鬟在贾母跟前铺好垫子,薛宝钗走过来,跪在垫子上:“给您请安。”】
【贾母满意地点点头:“好,快扶她起来。”】
【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欢快地跑过来:“哈哈,姐姐你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