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里谁不服 第534章 初见港城

“陈建业同志,你发明的热得快,放在港城非常畅销,预计可以为国家创造起码三百万的外汇进账。”

“领导都高兴坏了,上报到国武院那边,这件事算是我们对外贸易部今年最大的惊喜。”

“比一万吨粮食还让人高兴。”

章君钢说道。

“是啊,一万吨粮食得多少农民种地,收割,打包,累死多少人。”

“热得快只要轧钢厂生产就行,一天能干几百个,一个月就是几万个,咱们能赚几十万的外汇。”

“这比种地来钱快太多了。”

曹柴接话。

“领导说要发展科技,我之前一直不懂,这次看到热得快的效果,我全懂了。”

“种地一百年也比不上搞研究,陈建业同志,你真的是天才。”

龙启文一脸敬佩道。

“你们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热得快能够研发成功,是项目团队成员的功劳。”

陈建业客套。

通过和三人的沟通,陈建业了解了很多,收获颇丰。

也更加坚定了他要继续研发,帮助国家赚取外汇的想法。

对于他来说,只是把后世的一些产品提前放到这个时代落地。

但对于国家来说,简直是天降甘露。

火车抵达天津,四人找了个饭店吃了顿饭,坐上前往港城的轮船。

“咱们要在轮船上待二十个小时,水面不平稳,你要是觉得不舒服,可以多待在房间内。”

章君钢担心陈建业晕船,提醒。

“谢谢。”

陈建业点点头。

很多北方人晕船,因为他们从小接触水的机会不多。

人站在船板上,船一直处于飘荡的状态,晃晃悠悠的,让人找不到脚踏实地的感觉,心里发慌。

有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晕船。

几人上了船,大部分时候都在自己的小屋里面待着,缓解因为船体飘荡带来的身体不适感。

直到第二天早上。

陈建业躺在小床上,听到外面的喊声。

“到了,那边就是维多利亚港。”

“嘿,这么大的港口,要是在天津就好了。”

“得了吧,每次你都这么说。”

“咱们天津以后也会变成这样。”

众人看着远处高耸的建筑,激动议论。

陈建业走出小屋,来到船舷上。

“陈建业同志。”

章君钢打招呼。

“章君钢同志,我们到港城了吗?”

陈建业问道。

“再过十多分钟就到了,你看,那就是维多利亚港。”

章君钢伸手指着远处的建筑。

陈建业看着维多利亚港,脑海中浮现很多名字。

六十年代的港城,是一片富饶沃土,遍地黄金。

由于国家大力发展,需要非常多的物资,同时对外销售大量物资。

这些物资都从港城进出。

小小的港城吞吐海量物资,极大的促进了港城繁华。

再加上大量沿海居民偷渡,十年间,总计数百万壮丁涌入港城,为港城提供了非常多的廉价劳动力。

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哪怕港城什么都不做,也会被背后的大陆推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这便是港城经济腾飞的基础。

且在未来三十年时间内,不会变动。

所以,陈建业一定要来港城,在这里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天时地利人和,他都要揽在手里。

轮船缓缓靠岸。

陈建业跟随章君钢,来到排队检验口。

港城边防警察要检查每一个进入港城的人,防止偷渡或者黑户。

陈建业等人都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可以在港城合法停留为期半个月的交流时间。

在半个月内,他们停留港城是合法的。

过了时间,他们要是还留在港城,就是黑户。

被港城警察抓到,丢入牢里打一顿,然后遣散回大陆。

这些都是章君钢跟陈建业说的。

他担心陈建业第一次来港城不懂规矩,特意跟他说了很多,免得陈建业犯错。

“要是半个月期限到了,我们的工作还没干完,就得去续签停留时间。”

章君钢提醒。

陈建业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明白了。

检查完毕,四人走出港口,步行前往对外贸易部在港城设立的办公地点。

陈建业打量着周边环境。

很多搬运工在港口装卸货物,他们穿着一条裤衩,肩膀上抱着麻袋,把重重的货物扛在肩膀上。

麻袋能够有效的降低货物对肩膀的摩擦,防止肩膀和后背被擦伤。

不远处,有很多士多店,茶餐厅。

士多店里摆放着香烟,啤酒,各种生活物资。

茶餐厅里吊着烧腊,白切鸡,烧鹅等肉食,上面冒出细密的油光。

自行车在这里随处可见。

四个轮子的汽车一点都不稀罕。

行人穿的衣服比较简单,但颜色很多。

有人坐在门口,电风扇悠悠转动。

“建业同志,你是第一次过来港城吗?”

章君钢笑着问道。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