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官人 第五五八章 议察厅

议察厅

二月初七便是会试开考的日子。才丑时满天繁星,京城各处的会馆旅舍便灯火通明热闹起来。不一会儿,一夜无眠的举子们,用罢壮行的酒饭,揣着忐忑壮志,坐上车马或是步行,在书童或家人的陪同下,浩浩荡荡从四面八方往贡院汇集而去……只见他们身后的书童或家人,扛着铺盖卷,提着大大小小的考篮考箱之类,那架势看上去就像逃难一样。

因为举子们是要在考场中过夜的,而且二月份的京城一早一晚还是春寒料峭,所以除了必要的考试物品和吃食之外,铺盖棉衣暖炉之类都是少不了的。当然这也跟考生们的身份今非昔比有关,历来只有酸秀才,没有穷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老爷,就算原先家里一贫如洗,这会儿也都发达了,有的是同乡缙绅贴补帮衬、锦上添花,所以都带着书童,顾着脚夫,应考物品也准备的齐全周到,跟乡试时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等到了贡院前的广场时,不少人就后悔了,因为考场不许闲杂人等入内,一应物品只能由考生一人携带。举子们只好将被褥大衣抗在肩上,背上背着考箱,手里提着考篮和考凳……之所以要带凳子,是因为数千名考生入场点名、搜检是十分耗费时间的,头一天从天不亮到黄昏,全都用来于这个。如果考生运气不好,凌晨等候,黄昏才入场的话,没个凳子坐坐怎么撑得住?

除此之外,他们脖子上还挂着卷袋……顾名思义,卷袋是用来装试卷的袋子。当考生通过点名搜检进入考场后,便可以领取答题卷了,但那时候两只手都占满了,根本腾不出手来拿卷子,而且答题卷可是考生们的命根子,容不得半点污损,于是挂在脖子上的卷袋便应运而生了,领到卷子可以直接往卷袋一塞,而且卷带中间有一层油布可以防雨。到了号房中句、程文窗课背得滚瓜烂熟了,其实根本用不着带小抄。无非是觉着别人带了小抄也没人抓,自己不带小抄进去总觉着是吃亏了,出于这种心理才会夹带的。

好在举子们大都还算识时务,也算自己没白摆出一副磨刀霍霍的架势,这下大多数人应该可以过关了,王贤这才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搜检了。

那些兵士见筐子里已经堆满了小抄,心里都在滴血……这可都是钱啊,要是王大人不来这一手,俺们岂不发大财了?不过,这下更得好好搜查了,不能让任何一个带着小抄家伙漏网,尽量弥补下大家的损失。

在搜检官兵眼中,举子们已经成了摇钱树。将一棵棵摇钱树……哦不,一个个举子请到议察厅中,官兵们便开始细致的搜检起来。加上一名在旁边监视的军官,便是三名官兵搜查一名举子,而且查得极细致,唯恐出现遗漏……那可都是钱啊

他们严格按照王贤制定的流程来搜查,基本上一遍搜查下来,那些举子便成了鞋儿破、帽儿破,被褥全都被撕破的乞丐样。更别说他们携带的点心、灯台、砚台、毛笔之类的能隐藏纸条的物品……

然而最让举子们接受不了的,是官兵们居然要求他们脱下衣服,连内衣裤也不例外……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