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第684章 文氏母子

华贵的马车在燕王府前停下。

宫人前去敲门,王府门仆一看来人身份,甚至省去通传流传,直接将贵人往府里迎。

“太夫人,请随仆来。”

“我儿今日休沐?”

文绮罗说起话来很随性,后天尊贵之人毕竟与从小长在深宫中的人不太一样。

“是。”家仆点头。

“在做什么呢?”

“大王今日辰时不到就起了,这时候应当还在后院锤炼武艺。”

“哟,这小子难得休沐也不闲着?”文绮罗继续走着,不自觉加快了步子。

家仆不知这话该怎么接,讪讪一笑,跟在后面。

校场上,夏侯度手持长弓,手肘抬至与肩齐平,整个身形恍若一张拉满的月弧。

嗖!

指节松开弦扣的瞬间,空气里爆发出一阵锐响,箭尖直指七十步的木桩。

箭头扎在木桩的“左下腹”,稍稍偏了一些,没有射中它的“心脏”。

抬手又一箭,这次射中的位置偏上,但也是成功击中目标,算是造成杀伤。

对于一个十六岁的男子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他还在长身体呢,未来可期!

文绮罗这般想着,悄然走到儿子身后。

又是一箭稳稳射中木桩后,夏侯度注意到身后的动静,回头看了一眼,随即把弓收起来。

“阿母。”

“度儿。”

“阿母,儿加冠了,您可以唤儿的表字。”

“文恭不如度儿叫着亲切。”

“好好,都听阿母的。还说阿母怎么来王府了?”

“我想度儿了呗。”文绮罗叉着腰,有些幽怨:

“以前我们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倒没觉得什么。但自从搬进宫里,我们母子聚少离多,你也不知道进宫探望,只能阿母亲自前来了。”

“阿母....”夏侯度说,“月初的时候,儿就入宫探望过您,这才不到半月。”

“啊,是么。”文绮罗顾左右而言他,调侃道:“反正阿母印象里你许久没来了,你个不孝子。”

是是是,夏侯度作揖赔礼。

文绮罗时常纳闷,明明自己挺受陛下宠爱,每回也是满满当当,可始终没动静。

她现在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可谓是把所有的爱都给他了。

目光不经意间看向远处的木桩,文绮罗忽然想起了一件往事。

那是与郎君初相识的那一天,她和兄长文钦在淮南太守府的校场,他拿着魏明帝赐的宝弓问她射哪里?

她指了指远处的木桩,表示就那里吧。

当时质朴纯真的她压根没觉得有什么,但多年后回想这件事的时候就不忍直视了。

最害羞的是,郎君还总在那种时候问她同样的问题。

不答还不行!

夏侯度见母亲脸红彤彤的,担心她中暑,开口建议道:“阿母,天气炎热,要不回堂内歇息一下?我叫后厨备你爱喝的酸梅汤。”

“噢,好,记得加冰块。”文绮罗咬了咬嘴唇,让自己清醒,不去想和陛下之间的那些情事。

不多时,母子二人来到燕王府正堂。

文绮罗坐在主位,燕王则是于席间就坐。

“太夫人,请慢用。”

女婢跪在身旁,将盛着冰镇酸梅汤的碗从木盘上拿出,放在文绮罗面前的案上。

文绮罗其实是喜欢加冰块的,不过她怀疑郎君是某一次看到她口中含冰,才发明了那种玩法,于是乎不敢在郎君面前吃了。

但在儿子这里,她无所畏惧。

“唉,她们太夫人、太夫人得叫着,显得我很老似的。”文绮罗放下调羹,突然幽怨一句。

“只是个称呼而已吧。”夏侯度随口道。

“你不懂!”文绮罗白了儿子一眼。

“叫太妃呢?”夏侯度想了想,随即摇头沉吟道:“呃....好像不行,儿是始封的王爵,他们不能唤阿母‘太妃’,要么唤‘太夫人’,要么唤阿母封号。”

“罢了。”文绮罗不再纠结,说道:“反正我也不常来你这燕王府。”

堂内安静了片刻,只能听到调羹碰撞汤碗的声响。

“对了阿母。”夏侯度突然问道:“七皇弟叫什么名字?前几次进宫,儿竟然都忘记问。”

“评,夏侯评。”文绮罗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

“平安的平?”

“评价的评。”

“嗯。”

夏侯评便是王元姬幼子,如今三个月月龄。

“你父皇近来常夜宿中宫,抱着你七皇弟逗乐,对他爱不释手呢。”

文绮罗这话其实没别的意思,只是随口一提,但夏侯度还是很有眼色地说道:

“父皇对儿子也很是恩宠,儿的才能远不及诸位兄长,父皇却委以重任,让儿受宠若惊。儿只有加倍努力才能不负皇恩。”

文绮罗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接话,儿子似乎是误会自己了。

要知道,自己在陛下妻妾中,出身是最低的一档,哪里敢有别的奢求啊。

陛下的儿女多了,总有偏爱。

譬如那刘淑媛和她的儿子赵王夏侯维就不太受宠。

阿维那孩子从小就是个闷葫芦,一问一个不吱声,她都怀疑陛下是否还记得这个儿子。

所以对于文绮罗而言,她和儿子能得到陛下如此恩宠,她已经很知足了,哪怕日后自己失宠也无妨,儿子这么优秀早晚能独当一面。

二人又聊了些宫中闲事。

放下汤碗,她用丝绢擦拭嘴角,余光瞥见窗台边的桌上放着一张奇怪的面具,好奇问道:“那是何物?”

夏侯度顺着看去,脸色变得尴尬:“没什么。”

文绮罗却不理他,径直起身往那边走去。

“阿母!”夏侯度也赶忙起身。

但已经来不及了,只见阿母拿着那个怖人的面具,眉头一皱。

那面具白面獠牙,额间双角,宛如地狱的恶鬼,让人不寒而栗。

文绮罗蹙眉问道:“你戴的?”

“嗯...”夏侯度弱弱点头。

“太丑了吧。”文绮罗一脸嫌弃,“我儿如此俊朗,为何要戴这么难看的面具,莫非你是有什么怪癖?”

“儿没有!”夏侯度首先否认怪癖行径,随后就是一顿解释,把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

文绮罗听完,笑了起来:“阿鸯这臭小子,他怎么不戴?”

夏侯度说道:“阿鸯长相似舅父,往那一站就凶相...就威严毕露。儿就没那个气势。要怪就怪儿继承了阿母的绝世容颜。”

文绮罗不吃他这一套:“长得好看也是缺点?”

夏侯度不正面回答,拐着弯说道:“阿母知道吗?儿在入屯骑营之前,同辈士子竟有人夸儿有何晏之风,这样的评价让儿很不舒服啊。”

“何晏?”

文绮罗一惊,她记得那可是谋逆之人,早就被陛下流放,就算陛下登基后大赦得免,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这样的人,怎么能和我的儿子相提并论?

“阿母,儿子此举并非全是为了那个。”

夏侯度趁热打铁,说道:“你看这面具它只露双目,作战时虽然可能会影响部分视线,但问题不大,而它带来的面部防护却是实打实的。”

“儿在想,若是人和战马皆披铁甲,骑士再戴铁面.....战场冲杀之时岂不是无惧箭雨,所向披靡?”

文绮罗想了想,似乎有点道理。

但还是觉得那面具太过丑陋,跟儿子的气质全然不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