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世争锋 第881章 【公子又见公子】

【公子又见公子】

王学谦一脸的惴惴,心说:“幸好自己不是什么狗屁倒灶的四大公子,要不然……和卢筱嘉相提并论,压力是很大的。…w.”

可是卢筱嘉吃惊的看了一眼张学良之后,随即终于笑起来了:“你们不会以为我缺心眼吧?”

张学良沉默不语,他一开始被卢筱嘉拉住的时候,确实言辞躲闪,不愿意多说。

但是王学谦是后来的,不过他不关心这些,也是一笑了之。

反倒是卢筱嘉自顾自的说了起来:“你小子终于承认了自己是张学良,我就纳闷了,你小子毛都没有‘褪干净’凭什么和我们相提并论?”

“说清楚点,是你,不是我们。这里没有我什么关系。”王学谦提醒卢筱嘉,你们说你们的,别把他扯进去。

卢筱嘉一脸坏笑道:“子高,你就别谦虚了,你今年也当选了。”

民国四大公子,一直都是上海风月小报的热门话题,过个两年就回评选一次。这次评选,显然是新鲜出炉的。卢筱嘉自认为两界蝉联,他的公子名声应该是众望所归。

但是把张学良和他相提并论,他的落魄文人,根本没办法接触那些豪门公子。只能坐在亭子间的冷板凳上,拿出风月宝鉴之类的书,对照的抄上两段敷衍了事,很多都是子虚乌有的事。

王学谦原本以为自己的名声挺不错的,至少他也是有羞耻感的,羞于和卢筱嘉为伍的。

“我能有什么事?”

卢筱嘉得意的道:“子高,没想到啊!真没想到,你还有那段过去……”

“不过先不说这些,张学良你不觉得自己读书很厉害吗?告诉你。这没用,看看这位,正儿八经的庚子生,留洋的博士。你再用功。也没用,你家祖坟上没冒青烟,还没有要出读书人嘞。”卢筱嘉的扭头:“子高,你背一本书要多长时间?”

“报纸上到底说了什么?”

“你先告诉我?”

“十万字的。大概要三四遍吧?”

“啥意思?看三四遍,五六个时辰,《孟子》之类的应该能背下来。”张学良原本以为自己还算是聪明伶俐。很自觉地张开了嘴巴,然后低下脑袋,显然是受刺激了。

不过,王学谦还谦虚的一笑道:“你认识的那个卫挺生,真是过目不忘,十万字的一本书,在他手里最多一个半时辰,就能熟背。”

张学良很快对学习有些迷茫起来,他的教育是源自家庭教育,张作霖还会请一些家庭教师,来拓展张学良的眼界。而张学良因为是长子,本来就大一些,而且懂事也比较早,所以表现的一直可圈可点,至少在张家同龄的几个儿子中,他是最优秀的。

不过,张学良还是有些不甘心,他抬起头,问了卢筱嘉一句:“你背《孟子》要多少时间?”

这个问题让卢筱嘉无比的纠结!

首先,他是从十岁开始读书的,有点晚。没办法,打小他就在乡下生活,卢永祥那时候领兵在外,家里也没有一个读书的氛围,那么就玩吧!

后来十岁开始读书,到十六岁,卢永祥已经可以确信卢家绝对不可能出读书人。这中间六年时间里,《孟子》他确实背过,还背诵了三年,他怎么有脸说,一本《孟子》他背了三年还没有背下来?

“不说读书的事,说多了,岂不是让你绝望?”卢筱嘉似乎像是一个傲视群雄的大人物,乜斜的看了一样张学良,之后才开口道:“大公子,在生活上要不羁一点,你逛过窑子吗?”

这个问题让张学良很紧张,这样的表情就出卖了他的内心。

卢筱嘉看了一眼王学谦,这让张学良有些好奇,毕竟他才二十岁,装出来的大人样,实际上心性还是非常容易走神的。

难不成王学谦堂堂博士,也喜欢这个调调,也去过?

张学良一直认为,军人去逛窑子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没老婆。但是世家大族的公子,在没有结婚之前出入风月之地,容易被人指指点点。小声的问:“他难道去过?”

卢筱嘉故作神秘的一笑,一开口,却颇有些让人失望:“这个我真不知道。”

随后却含笑道:“不过我知道,这位差点和广州的孙文成连襟!”

“孙文?临时大总统的那个孙文?”

“还能有谁?”卢筱嘉不屑道。这要是小人物,他也不屑去说啊!

王学谦这才明白,确实有小报记者败坏他的名声了,这下子火气顿时涌上心头,杀气腾腾道:“卢筱嘉,不要说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最近阅读